普利寺塔

普利寺塔

普利寺塔又名萬佛塔、臨城縣舍利塔,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市臨城縣城關東北部,是我國惟一保存的北宋方形密檐式仿木磚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普利寺塔
  • 地理位置:河北省邢台市臨城縣城關東北部
  • 別稱:萬佛塔、臨城縣舍利塔。
  • 類別:北宋方形密檐式仿木磚塔
  • 始建年代:北魏太武帝年間
  • :33米
簡介,主要結構,地理位置,建造年代,重大秘密,臨城八景之一,現狀,

簡介

據普利寺建於北魏太武帝年間,距今已有1580年的歷史。唐朝時重修。北宋皇祐四年在寺內建舍利塔,因落在寺內而得名普利寺塔,明朝時曾經修葺此塔。
普利寺塔
公元1110年夏,北宋趙佶皇帝北巡晉地時,路經臨城,曾在普利寺內駐足停留,看著此處的山景秀色,一時高興,命宰相蔡京書寫“爽亭”二字刻於碑上。現普利寺已廢,僅存普利寺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結構

此塔為磚結構樓閣式,平面方形,高33米,共8層。首層塔身南面辟門通塔心室,外壁各面略向內凹作弧狀。各壁面砌千佛龕,每龕內浮雕坐佛一軀,一層塔身共有佛像1016尊。二層塔身坐於斗拱出挑的平座上,各面分別浮雕四尊羅漢像,轉角處飾有力士。二層以上為密檐六層,各層檐下均有磚制斗拱。

地理位置

臨城縣境北部北魏時為房子縣,屬中山國管轄;南部為趙郡管轄。房子縣北面是贊皇,贊皇縣北面是井陘縣。井陘素有“太行八陘之第五陘,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稱,是通往晉地、出走燕、代古地的要衝,是歷代兵家必爭的關喉。當初後趙王朝、北魏帝國進犯邢襄,入侵中原時,臨城古地就曾是他們南行的路線。
在臨城這個南來北往的要津處修建寺廟,一方面是政治的考慮,由它作為北魏帝國倡導佛教的南下出口,以此標誌為起點,由太行山東麓進入中原;另一方面是軍事的考慮,北魏王朝以臨城普利寺為聯絡南北方的支點或是說接力站,構建太行山東麓南北之間軍事聯接的通道;再一方面是佛教傳播的考慮,出井陘西行北上,便是佛教聖地五台山,北魏太武帝繼位之初,雖然重視佛教並對佛教的利用政策深思遠慮,但國力和民情都非如願,還達不到後來的北魏文帝重金建設五台山的盛舉,但太武帝已經把臨城的普利寺納入了南北佛教傳播聯繫的大布局。

建造年代

臨城普利寺塔建於宋朝。首先反映了宋朝佛教文化復興的趨勢,宋朝前半期,是中國科技、文化復興的一個重要時期,佛教作為華夏文化中的一個基本核心,在宋代文化復興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
其次也順應了宋朝對北方地區軍事統治的要求,趙匡胤建立宋朝後,由他而始,經太宗、真宗直到1064年仁宗去世,在104年中,邢州、趙州、冀州、貝州(現清河縣)四地一直是宋朝與遼國打仗對峙的地帶,為穩定民心,營造邊屯地區祥和的氣氛,宋朝在臨城普利寺內建造高塔,政治、軍事目的兼之。

重大秘密

臨城普利寺塔隱藏著佛教史上的重大秘密。史書記載:宋仁宗在臨城普利寺內建造方塔,塔成後有異僧奉舍利入內。古稱“異僧”,多是西域“洋僧”,為佛教高僧,大宋王朝把如此重大的佛事活動交給一個“異僧”辦理,想必這個“異僧”非同一般。
異僧所奉舍利,應當是唐武宗滅佛“法難”中被僧人們冒險轉移、保護,歸隱山野的極其珍貴的國寶級的舍利。從異僧奉送舍利入塔的時間安排上看,行蹤十分神秘,塔建好了送舍利的異僧準時到了,時間上沒有任何的空隙。這說明臨城普利寺塔是專門為國寶級的“舍利”而建的。

臨城八景之一

該塔坐北向南,塔的基層磚牆上刻有974個小佛像,內壁四周磚刻佛像40個,故又名千佛塔、萬佛塔。塔內有井,井內葬有志雲異僧佛牙舍利,故又稱舍利塔。塔居城北崗南,依坡就崗,塔基為高10米、南北長28米、東西寬23米的石砌方台。
塔身呈正方形,磚砌而成,高33米,九級八檐,大型飛檐斗拱,頂端有金屬塔剎,每層四角原均有玲瓏鐵鐘一掛,晚風徐徐,叮噹悠遠,“普利晚鐘”為臨城八景之一。
臨城是山城,整個縣城依偎在太行山的臂膀里,俯視著東部的整個平原。普利寺塔位於城的高處。每當入夜,塔上的燈光在數十里外就可見,故有“夜觀塔燈晨聞鍾”一說。

現狀

一九五九年該塔遭一次雷擊,塔頂稍向東斜。1981年國家撥款對塔身進行了維修。1991年,塔台東壁石牆遭暴雨沖毀,省文物局撥款進行了搶修。 2001年6月25日,普利寺塔作為北宋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