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波亭位於邢台市臨城縣城西護城石堤上,南臨泜河,俗稱八卦亭,占地32平邢台·息波亭方米。舊志載,明萬曆十六年知縣程鵬摶建,清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宋廣業重修。亭呈八角形,高5.5米,內施斗八藻井,外為八角攢尖布瓦頂,造形精美。外八柱以上以隸、楷兩體刻著14條古文名句,字型豐潤勁媚。亭內有石桌石凳,古時是文人雅士邀朋聚會之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息波亭
- 地理位置:邢台市臨城縣
山海經,建立的因果,宋中尊招集息波亭觀水限陽字,
山海經
“息波”二字暗對咫尺相望的泜河。泜河古名泜水,《山海經》載“敦輿之山,泜水出其陰,”源自臨城西部山區,自古常泛濫成災。為防水患,自明嘉靖十五年至萬曆二十五年,一條長約千米的護城石堤修築完成。如今泜水猶在,石堤卻已掩於土下,惟有息波古亭舊貌宛然,歲歲年年,聽泜水潺潺,盼波平浪靜。
建立的因果
息波亭建立的因果要從馳名天下的邢窯說起,邢瓷最早出現於公元575年,北齊至隋是邢瓷的發展前期;唐代邢窯處於成熟時期,在邢台臨城縣~內丘縣一帶形成南北約30公里長的邢瓷“工業園區”;五代(公元907—960年)仍有邢瓷燒制,之後逐漸走向衰落,到清朝周圍地區如井陘等地仍然在燒制白瓷。唐代的邢瓷有何特色呢?陸羽《茶經》評道:“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瓷類雪,越瓷類冰”。皮日休《茶甌詩》寫道:“邢窯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墜,輕如雲魄起。”說明唐代的制瓷業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越瓷與邢瓷平分天下。30公里長的窯場,供應大唐帝國以及大唐的附屬國,每天需要燃燒多少木柴才夠燒制那么多貴賤不一的瓷器呢?想想30公里長的窯場,天天濃煙瀰漫,一直持續了至少五百年,要燒去多少的樹木,可想而大體知道了。古時交通不便,邢窯的瓷器所需要的燃料是就地取材,因此,邢窯依賴吞食南太行山的樹木森林才支撐起“北白”的名譽。邢窯的發展,對邢台森林生態系統的破壞是相當嚴重的,破壞了臨城泜河流域的植被。到了南宋後期、明朝早中期,泜河流域,一旦暴雨襲來,沒有足夠的樹木花草以及植被之下的土壤來吸水、蓄水,就勢必形成洪水,洪峰咆哮,直衝城池,危害極大。臨城城池緊靠泜河沿岸,自以泜河為患。明代隆慶三年(公元1570年)始築護城石堤,已明顯感覺泜水的洪害。明萬曆年間,臨城的水患更為嚴重,明朝政府極為重視,接連派三任知縣在十年的時間內(萬曆十五年至萬曆二十五年)修堤防洪。萬曆二十五年,方修成長800米,高3米,寬2.4米的石堤,也許能防範百年一遇的洪水吧。
宋中尊招集息波亭觀水限陽字
隨之防洪石堤的完工,知縣程鵬搏大鬆一口氣,便於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建息波亭紀念。亭為石木結構,呈八角形,亭頂由12根石柱支撐,外八柱的內外均鐫刻有古人詩句14條,如“秋月揚明輝,春水滿四澤”,“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如風雲變態中”等,表達了對風調雨順、吉泰平安的企盼。 然而,隨著氣候變遷,北方普遍乾旱,程鵬搏剛修成石堤,已感嘆泜河已無波瀾。之後若干年更覺乾旱異常。明代進士喬乙百在息波亭上所作的題為《宋中尊招集息波亭觀水限陽字》詩,可見大旱遇雨的異常欣喜——
甘雨初晴水脈長,群賢畢至看汪洋。
數年不睹波濤跡,今日重登潤澤場,
堤上牛羊欣得牧,亭中餚核競傳觴。
晚來更覺雲霞好,山色波光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