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䳭(學名:Oenanthe oenanthe)是鶲科、䳭屬小型鳥類,體長14-16厘米。雄鳥由頭頂至腰灰色,眼先和頭側黑色,眉紋白色,兩翅黑色,尾上覆羽為白色,中央尾羽黑色,基部白色,外側尾羽白色具寬闊的黑色端斑,下體白色,雌鳥上體灰褐色,耳羽、頭側、眼先、頭側黑褐或深棕,兩翅黑褐色,尾上覆羽白色,中央尾羽黑褐色,基部白色,外側尾羽白色具黑色端斑,眉紋皮黃色。下體白色沾棕。
穗䳭主要棲息於乾旱草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區,尤其喜歡有稀疏植物的、多礫石的開闊草原地帶,也棲息于海拔2500-3000米的亞高山草甸草原和森林草原。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即使遷徙期間亦很少見成群。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實與種子。分布廣泛,幾乎遍及及歐洲、非洲、亞洲北部和西南部以及北美東北部。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世界,中國,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保護措施,
形態特徵
雄鳥夏羽前額基部白色,一條長的白色眉紋從前額基部兩側開始沿眼上到枕側,眼先、頭側、耳羽黑色,前額、頭頂、枕、後頸、頸側、肩和背、腰灰色,翅上覆羽和飛羽黑色。中央一對尾羽黑色,基部白色,其餘尾羽白色,帶有黑色端斑。下體白色,喉、胸微綴棕色,腋羽白色。翼下覆羽黑色而具白色羽緣。冬羽上體灰色多被赭褐色或土褐色取代,翅具淡色羽緣,下體赭色,腹中部白色。
雌鳥上體灰褐色,眉紋皮黃色,眼先和頭側黑褐色或深棕色,兩翅黑褐色,羽緣皮黃色,尾上覆羽白色,中央一對尾黑褐色,基部翻迎白色,其餘尾羽白色具寬闊的黑色端斑。下體白色沾棕。
幼鳥上體褐色,羽緣暗色形成斑駁狀。下體乳白色。喉和胸具暗色羽緣亦形成斑駁狀。翅上覆羽和飛羽黑色具寬的栗色或土色羽緣,尾和成鳥相似,但具黑色亞端斑和淺栗色或土色端斑。秋季換羽後和成鳥冬羽相似。
虹膜黑棕色,嘴、腳黑色。
性別 | 體重 | 體長 | 嘴峰 | 翅 | 尾 | 跗蹠 |
---|---|---|---|---|---|---|
雄性 | 21-29克 | 141-158毫米 | 13-15毫米 | 94-99毫米 | 54-65毫米 | 27-30毫米 |
雌性 | 19-30克 | 124-145毫米 | 12-15毫米 | 87-95毫米 | 52-56毫米 | 26-29毫米 |
近種區別
雌性穗䳭和沙䳭(Oenanthe isabellina)、白頂䳭(Oenanthe pleschanka)、漠䳭(Oenanthe deserti)羽色很相似,野外容易混淆,但穗䳭雌鳥上體為灰褐色,與漠䳭、沙䳭明顯不同,野外亦不難煮循格區別。
棲息環境
穗䳭主要棲息於乾旱草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區,尤其喜歡有稀疏植物的、多礫石的開闊草原地帶,也棲息棄乎境于海拔2500-3000米的亞高山草甸草原和森林草原。曾偶見於長白山海拔800-1800米間針闊混交林帶路旁。
生活習性
行為: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即使遷徙期間亦很少見成群。地棲性,多在地上或灌叢中活動和覓食。常停息在突出的石頭上或灌叢上,尾慢慢地上下擺動,當發現地面或空中有獵物出現時,則立刻飛去姜辨再想挨騙宙捕獵,然後又飛回原處。領域性強。站勢高,機警自信。常點頭和撲翼。行走及並足跳均可。飛行快而低,落地前撲翼。
叫聲:尖厲哨音“heet”,告警時作生硬的“chak”聲。鳴聲為短而脆的快速音節間雜哨音heet“”,於岩石棲處或于飛行時作叫,又常在夜裡鳴叫。繁殖期間亦能鳴唱,鳴聲多變,亦能模仿其他鳥鳴。
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實與種子。據錢燕文等(1965)剖檢的11隻鳥胃。所吃食物主要為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昆蟲。據鄭強等(1991)於5-8月剖檢的39隻鳥胃。動物性食物占89.4%,植物性食物占3.9%,其他6.7%為小石礫。
遷徙:穗䳭在中國是夏候鳥,春季4月份遷來中國繁殖,秋季於10月份遷走。
分布範圍
世界
存在(繁殖):阿富汗、阿爾巴尼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比利時、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加拿大、中國、克羅地亞、賽普勒斯、捷克、愛沙尼亞、法羅群島、法國、喬治亞、直布羅陀、格陵蘭、匈牙利、冰島、愛爾蘭、以色列、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爾他、摩爾多瓦、摩納哥、蒙古、黑山共和國、荷蘭、北馬其頓、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東亞俄羅斯、歐洲俄羅斯、中亞俄羅斯)、聖馬利諾、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英國、美國、烏茲別克斯坦。
存在(非繁殖地):阿爾及利亞、貝寧、布吉納法索、蒲隆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民主共和國、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甘比亞乘拜悼拘、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肯亞、賴比瑞亞、利比亞、馬拉威、馬里、摩洛哥、尼日、奈及利亞、盧安達、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里、南蘇丹、蘇丹、坦尚尼亞、多哥、突尼西亞、烏干達危估巴、西撒哈拉、尚比亞、辛巴威。
存在(通道):巴林、維德角、約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卡達、沙烏地阿拉伯、西班牙(加那利群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存在(居住地):丹麥、芬蘭、德國、希臘、伊朗、伊拉克、義大利、黎巴嫩、茅利塔尼亞、阿曼、敘利亞、烏克蘭、葉門。
遊蕩(通道):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
遊蕩:巴貝多、百慕達、博內爾、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波札那、葛摩、古巴、庫拉索、象牙海岸、加彭、印度、日本、韓國、馬來西亞、馬爾地夫、墨西哥、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波多黎各、塞席爾、聖馬丁島(荷蘭部分)。
中國
在中國分布於內蒙古東北部呼倫貝爾盟,往西到阿拉善、山西北部、新疆北部阿勒泰、西部天山、喀什和中部吐魯番盆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主要營巢於開闊草原上齧齒動物洞中,也在懸崖岩石洞穴中或岩石間營巢。據鄭強等(1991)在新疆天山森林草原和亞高山草甸草原的觀察,穗鵬常將巢築在長尾黃鼠和旱獺等齧齒動物的洞中。巢的大小據8個巢的測量為外徑12.2(11.5-15.0)厘米,內徑7.3(6.5-7.0)厘米,高6.4(4.5-5.0)厘米,深3.6(2.5-4.0)厘米,巢距地面高度27.5(20-34)厘米。每窩產卵4-7枚,卵天藍色,為鈍卵圓形,大小據20枚卵的測量為22.4(20.25)毫米×15.1(13-16)毫米,卵重2.8(2.3-3.0)克。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4±1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經過14-15天的餵養,雛鳥離巢。
亞種分化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分布範圍 |
---|---|---|---|
穗䳭北美亞種 | Oenanthe oenanthe leucorhoa | Gmelin,1789 | 分布於格陵蘭和加拿大東北部,越冬於西歐和西非。 |
穗䳭南歐亞種 | Oenanthe oenanthe libanotica | Hemprich & Ehrenberg,1833 | 分布於歐洲南部和非洲西北部。 |
穗䳭指名亞種 | Oenanthe oenanthe oenanthe | Linnaeus,1758 | 分布於中國內蒙和新疆外,也分布於歐洲北部和中部以及亞洲北部,越冬於非洲北部和中部。 |
穗䳭北非亞種 | Oenanthe oenanthe seebohmi | Dixon,1882 | 分布於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 |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附錄Ⅱ。
列入《伯爾尼公約》(Bern Convention)——附錄Ⅱ。
種群現狀
在歐洲,估計繁殖種群數量為5280000-1580000對,相當於10600000-31500000隻成熟個體(國際鳥類聯盟2015)。據估計,中國有100-10000對繁殖對和50-1000隻個體在遷移,在俄羅斯有100-100000對繁殖對和50-10000隻個體在遷移(巴西,2009年)。全球種群數量可能在10000000-500000000隻成熟個體。
保護措施
在俄羅斯和大多數歐洲國家,該物種受到了保護,並且在某些分布範圍內(例如在英國),已經建立了人工築巢地點,導致這些地區的繁殖鳥類數量增加(Kren和Zoerb,1997)。
叫聲:尖厲哨音“heet”,告警時作生硬的“chak”聲。鳴聲為短而脆的快速音節間雜哨音heet“”,於岩石棲處或于飛行時作叫,又常在夜裡鳴叫。繁殖期間亦能鳴唱,鳴聲多變,亦能模仿其他鳥鳴。
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實與種子。據錢燕文等(1965)剖檢的11隻鳥胃。所吃食物主要為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昆蟲。據鄭強等(1991)於5-8月剖檢的39隻鳥胃。動物性食物占89.4%,植物性食物占3.9%,其他6.7%為小石礫。
遷徙:穗䳭在中國是夏候鳥,春季4月份遷來中國繁殖,秋季於10月份遷走。
分布範圍
世界
存在(繁殖):阿富汗、阿爾巴尼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比利時、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加拿大、中國、克羅地亞、賽普勒斯、捷克、愛沙尼亞、法羅群島、法國、喬治亞、直布羅陀、格陵蘭、匈牙利、冰島、愛爾蘭、以色列、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爾他、摩爾多瓦、摩納哥、蒙古、黑山共和國、荷蘭、北馬其頓、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東亞俄羅斯、歐洲俄羅斯、中亞俄羅斯)、聖馬利諾、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英國、美國、烏茲別克斯坦。
存在(非繁殖地):阿爾及利亞、貝寧、布吉納法索、蒲隆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民主共和國、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甘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肯亞、賴比瑞亞、利比亞、馬拉威、馬里、摩洛哥、尼日、奈及利亞、盧安達、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里、南蘇丹、蘇丹、坦尚尼亞、多哥、突尼西亞、烏干達、西撒哈拉、尚比亞、辛巴威。
存在(通道):巴林、維德角、約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卡達、沙烏地阿拉伯、西班牙(加那利群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存在(居住地):丹麥、芬蘭、德國、希臘、伊朗、伊拉克、義大利、黎巴嫩、茅利塔尼亞、阿曼、敘利亞、烏克蘭、葉門。
遊蕩(通道):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
遊蕩:巴貝多、百慕達、博內爾、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波札那、葛摩、古巴、庫拉索、象牙海岸、加彭、印度、日本、韓國、馬來西亞、馬爾地夫、墨西哥、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波多黎各、塞席爾、聖馬丁島(荷蘭部分)。
中國
在中國分布於內蒙古東北部呼倫貝爾盟,往西到阿拉善、山西北部、新疆北部阿勒泰、西部天山、喀什和中部吐魯番盆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主要營巢於開闊草原上齧齒動物洞中,也在懸崖岩石洞穴中或岩石間營巢。據鄭強等(1991)在新疆天山森林草原和亞高山草甸草原的觀察,穗鵬常將巢築在長尾黃鼠和旱獺等齧齒動物的洞中。巢的大小據8個巢的測量為外徑12.2(11.5-15.0)厘米,內徑7.3(6.5-7.0)厘米,高6.4(4.5-5.0)厘米,深3.6(2.5-4.0)厘米,巢距地面高度27.5(20-34)厘米。每窩產卵4-7枚,卵天藍色,為鈍卵圓形,大小據20枚卵的測量為22.4(20.25)毫米×15.1(13-16)毫米,卵重2.8(2.3-3.0)克。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4±1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經過14-15天的餵養,雛鳥離巢。
亞種分化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分布範圍 |
---|---|---|---|
穗䳭北美亞種 | Oenanthe oenanthe leucorhoa | Gmelin,1789 | 分布於格陵蘭和加拿大東北部,越冬於西歐和西非。 |
穗䳭南歐亞種 | Oenanthe oenanthe libanotica | Hemprich & Ehrenberg,1833 | 分布於歐洲南部和非洲西北部。 |
穗䳭指名亞種 | Oenanthe oenanthe oenanthe | Linnaeus,1758 | 分布於中國內蒙和新疆外,也分布於歐洲北部和中部以及亞洲北部,越冬於非洲北部和中部。 |
穗䳭北非亞種 | Oenanthe oenanthe seebohmi | Dixon,1882 | 分布於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 |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附錄Ⅱ。
列入《伯爾尼公約》(Bern Convention)——附錄Ⅱ。
種群現狀
在歐洲,估計繁殖種群數量為5280000-1580000對,相當於10600000-31500000隻成熟個體(國際鳥類聯盟2015)。據估計,中國有100-10000對繁殖對和50-1000隻個體在遷移,在俄羅斯有100-100000對繁殖對和50-10000隻個體在遷移(巴西,2009年)。全球種群數量可能在10000000-500000000隻成熟個體。
保護措施
在俄羅斯和大多數歐洲國家,該物種受到了保護,並且在某些分布範圍內(例如在英國),已經建立了人工築巢地點,導致這些地區的繁殖鳥類數量增加(Kren和Zoerb,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