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頂䳭

白頂䳭

白頂䳭(學名:Oenanthe pleschanka)為鶲科、䳭屬小型鳥類,體長14-17厘米。雄鳥頭頂至後頸白色,頭側、背、兩翅、頦和喉黑色,其餘體羽白色,中央一對尾羽黑色,基部白色,外側尾羽白色具黑色端斑。雌鳥上體土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尾白色具黑色端斑,頦、喉褐色或黑色,其餘下體皮黃色。特徵明顯,野外容易識別。中國還未見有與之相似種類。

白頂䳭主要棲息乾旱荒漠、半荒漠、荒山、溝谷、林緣灌叢和岩石荒坡等各類生境中,尤以有稀疏植物的戈壁灘、貧瘠而多礫石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帶較常見,也出入於平原草地、田間地頭、果園、甚至城市公園和居民點附近。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地棲性,多在地上奔跑覓食,也常棲息於岩石或灌叢上,發現食物後再突然飛去捕之。主要以甲蟲、金龜蟲、象甲、蝗蟲、蝽象、螞蟻、鱗翅目幼蟲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實和種子。繁殖於中國、歐洲南部,從葡萄牙、西班牙、法國南部、阿爾卑斯山、羅馬尼亞,往南到地中海沿岸、地中海中的西西里島、北非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往東到小亞細亞、高加索、敘利亞、中東、伊朗、阿富汗、中亞,一直到貝加爾湖南部。冬季遷往阿拉伯半島和非洲。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世界,中國,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動物學史

關於白頂䳭的分類和亞種分化,尚有不同意見。Dement’ev and Gladkov(1954)將原白頂䳭(後稱黑耳䳭)分為4亞種,即Oenanthe hispanica hispanicaOenanthe hispanica melanoleucaOenanthe hispanica cypriacaOenanthe hispanica pleschanka。Vaurie(1959)卻將上述4亞種分別歸併為兩個獨立種,即白頂䳭(Oenanthe pleschanka)和黑耳䳭Oenanthe hispanica)。前者包括了一個亞種Oenanthe hispanica cypriaca,分布於從羅馬尼亞和俄羅斯南部往東到中亞和貝加爾;後者包括一個亞種Oenanthe hispanica melanoleuca,分布於西南歐、北非,往東經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到高加索。 Howard and Moore(1980,1991)又進一步將白頂䳭(Oenanthe pleschanka)的兩個亞種指名亞種(Oenanthe pleschanka pleschanka)和賽普勒斯亞種(Oenanthe pleschanka cypriaca)亦分別作為兩個獨立種白頂䳭(Oenanthe pleschanka)和賽普勒斯䳭(Oenanthe cypriaca)而為單型種。其中白頂䳭(Oenanthe pleschanka)分布從東歐到中國西部,後者分布於賽普勒斯。Flint et al.(1984)則又將白頂䳭(Oenanthe pleschanka)併入黑耳䳭(Oenanthe hispanica)作為同一種的不同亞種,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在這兩個類型之間找到了雜交類型。然而Panov(1986)通過對雄性雜種的研究,發現它對雌鳥已不能表現出純正的雄性特徵。Cramp(1988)認為儘管存在著雜交種,但那是相當有限的一條窄帶,因此他仍將白頂䳭(Oenanthe pleschanka)和黑耳䳭(Oenanthe hispanica)分別作為兩個不同的種。鄭作新(1976,1987,1991)、鄭作新等(1995)等中國學者,均按Dement’ev and Gladkov(1954)的意見,將白頂䳭(Oenanthe pleschanka)併入黑耳䳭(Oenanthe hispanica)作為同一種而分為4亞種。然而後來多數學者均將白頂䳭(Oenanthe pleschanka)分別作為一獨立種 (Vaurie 1959;Watem 1980;Howard and Moore 1980,1991;De Schauemee 1984;Cramp 1988;Jonsaon 1992;Viney & Phillipps et al. 1996;Inskipp,Lindsey & Duckworth 1996),因此,按此意見,將白頂䳭(Oenanthe pleschanka)作為一獨立種。

形態特徵

雄鳥夏羽前額、頭頂、枕、後頸白色,有時前額基部黑色,背、肩黑色,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尾白色具黑色端斑,中央一對尾羽黑色端斑較大,約占尾羽長度的一半,外側尾羽黑色端斑較小,但最外側一對尾羽黑色端斑亦較大,約占尾長的1/4或1/2,兩翅黑褐色。眼先、耳羽、頭側、頦、喉和上胸黑色,下胸、腹和尾下覆羽白色,翅下覆羽白色,腋羽黑色。秋季換羽後的冬羽夏羽基本相似。但背部黑色部分綴有赭色或棕褐色羽緣,內側初級飛羽和外側次級飛羽具窄的白色端斑。頭頂微沾灰赭色,頦、喉、上胸的亦具赭色羽緣。
雌鳥頭頂至後頸灰褐沾棕,其餘上體土褐或暗棕褐,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兩翅暗褐色。尾同雄鳥。頰棕白色,頦、喉黑色,羽端淺灰棕褐色。胸皮黃色或淡棕色,其餘下體白色或淡葡萄酒色。秋季換羽後腹亦為土褐色,但較上體淡,飛羽褐色具淡色羽緣,其餘同夏羽。
幼鳥和雌鳥相似,但較斑雜,翅上淡色羽緣亦較寬。
虹膜暗褐色或紅褐色,嘴、腳黑色。
大小量度
性別
體重
體長
嘴峰
跗蹠
雄性
14-20克
135-175毫米
11-17毫米
86-98毫米
59-72毫米
20-25毫米
雌性
15-20克
135-160毫米
10-14毫米
75-95毫米
58-71毫米
21-24毫米

棲息環境

白頂䳭主要棲息乾旱荒漠、半荒漠、荒山、溝谷、林緣灌叢和岩石荒坡等各類生境中,尤以有稀疏植物的戈壁灘、貧瘠而多礫石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帶較常見,也出入於平原草地、田間地頭、果園、甚至城市公園和居民點附近。

生活習性

行為: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地棲性,多在地上奔跑覓食,也常棲息於岩石或灌叢上,發現食物後再突然飛去捕之。棲勢直,尾上下搖動。從棲處捕食昆蟲。雄鳥在高空盤旋時鳴唱,然後突然俯衝至地面。
食性:主要以甲蟲、金龜蟲、象甲、蝗蟲、蝽象、螞蟻、鱗翅目幼蟲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實和種子。
叫聲:叫聲包括乾硬的“trritt-tack”聲。鳴聲短促悅耳,帶有短促唧唧叫及模仿叫聲,於岩石棲處或于飛行時作叫。較穗䳭多叫聲。
遷徙:白頂䳭在中國主要為夏候鳥,每年3-4月遷來中國繁殖。10-11月遷離中國。

分布範圍

世界

存在(居住地):亞塞拜然、查德、中國、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衣索比亞、印度、伊朗、以色列、日本、肯亞、科威特、利比亞、馬爾地夫、阿曼、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索馬里、斯里蘭卡、蘇丹、坦尚尼亞、烏干達、葉門。
存在(繁殖地):阿富汗、亞美尼亞、保加利亞、賽普勒斯、喬治亞、希臘、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蒙古、黑山共和國、北馬其頓、羅馬尼亞、俄羅斯(東亞俄羅斯、歐洲俄羅斯、中亞俄羅斯)、塞爾維亞、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
存在(非繁殖地):南蘇丹。
存在(通道):巴林、伊拉克、黎巴嫩、卡達、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遊蕩:奧地利、丹麥、芬蘭、法國、德國、中國(香港)、匈牙利、愛爾蘭、義大利、韓國、朝鮮、盧森堡、馬爾他、摩洛哥、尼泊爾、荷蘭、挪威、波蘭、南非、瑞典、英國。

中國

在中國繁殖於遼寧西北部(義縣、朝陽)、河北(東北部承德、西部)、北京、河南北部、陝西北部、寧夏南部、青海(東部、東北部)、甘肅(西北部、西部和南部)、內蒙古(東南部、中部伊克昭盟和西部阿拉善)、新疆(東部洛浦湖、北部準格爾、福海、阿勒泰、西部天山、喀什、阿克蘇、西南部和中部吐魯番及和靜),偶見於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
白頂䳭
白頂䳭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4月中下旬即開始求偶活動,雄鳥站在石頭或灌木上高聲嗚叫,鳴聲尖細清脆,富有變化,而且能模仿其他鳥的叫聲,嗚叫時抬頭翹尾。4月末5月初開始營巢,營巢由雌鳥承擔。巢呈碗狀,主要由枯草莖、葉和草根等材料構成,有的巢內墊有細草莖、獸毛或羽毛。通常置巢於岩坡、堤壩岩石縫隙或石隙間。也在廢棄的鼠洞中營巢。巢的大小為外徑12.1厘米×12.1厘米,內徑6.94-6.89厘米,巢高4.78厘米,巢深3.46厘米。每窩產卵4-6枚。卵鴨蛋青綠色、綠藍色或淡藍色,具紅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卵橢圓形,卵的大小為15.2(15-15.6)毫米×20.1(19-21.2)毫米,重2.55(2.4-2.7)克。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雛鳥晚成性。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附錄Ⅱ。
列入《伯爾尼公約》(Bern Convention)——附錄Ⅱ。
列入《歐盟鳥類指令附屬檔案》(EU Birds Directive)——附屬檔案Ⅰ。

種群現狀

在歐洲,估計繁殖種群數量為23700-107000對,相當於47500-215000隻成熟個體(國際鳥類聯盟2015年)。歐洲約占全球數量的10%,因此對全球數量規模的初步估計是47.5-21.5萬個成熟個體,儘管這一估計還需要進一步驗證。據估計,在中國的種群數量約為100-100000對繁殖對,約50-10000隻遷徙個體(巴西,2009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