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積石州
- 1182年:升積石軍置,
- 1227年三月:突厥蠻人撒拉爾部攻克
- 明洪武四年:改置積石州千戶所
積石州,金大定二十二年()升積石軍置,治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文都鄉文都古城。屬熙秦路(後改臨洮路)。...
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隸屬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是甘肅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縣,位於甘肅省西南部,臨夏州西北角小積石山東麓,處於東經120°41′—103...
《元史·百官志》卷八十七記載:“積石州元帥府,達魯花赤一員,元帥一員,同知一員,知事一員,脫脫禾孫一員。”②積石州即今青海循化地區,這裡的“積石州元帥...
而後,蒙古大軍十分順利地攻占積石州、西寧等地。直到此時,蒙古大軍只差西夏最後領土——都城中興府仍未失陷。1227年,末帝出城投降,西夏正式宣告滅亡,而歷時22年...
東鄉族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境內洮河以西、大夏河以東和黃河以南的山麓地帶,其餘分別聚居在和政縣、臨夏縣和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在甘肅的...
明為積石州千戶和歸德守御千戶所轄。清屬欽差辦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務大臣和循化廳管轄。 澤庫縣景色(6張) 民國十八年(1929年)置同仁縣。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
明為積石州千戶和歸德守御千戶所轄。清屬欽差辦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務大臣和循化廳管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置同仁縣。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今同仁、澤庫兩縣的大...
蒙軍包圍中興府,並且分兵南下攻陷積石州(青海循化)、西寧(青海西寧)等西夏領地,並駐夏六盤山。西夏只剩中興府,公元1227年夏末帝在中興府被圍半年後投降蒙古,...
經積石州(今青海循化),攻入臨洮路(治所臨洮,今屬甘肅)。七月,攻下京兆(西安)。年邁多病的成吉思汗終因積勞過度,在六盤山的營帳里離開了人世。...
保全族聚居的大河家地方,散居在臨夏回族自治州其它各縣和蘭州市以及青海、新疆等...積石山縣內凡有穆斯林聚居的自然村都建有清真寺,保全族聚居的保全三莊都有自己...
蒙軍包圍中興府,並且分兵南下攻陷積石州(青海循化)、西寧(青海西寧)等西夏領地,並駐夏六盤山。西夏只剩中興府,保義二年(1227)夏末帝在中興府被圍半年後投降...
1981年6月,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所轄的“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經國務院批准,從臨夏縣析出成立,成為撒拉族的又一民族自治縣[1] 。...
金代仍置懷羌縣,屬積石州管轄。[4] 清初,屬循化理蕃廳,轄南蕃21寨,以其吏治歸循化,軍事屬河州。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拉卜楞寺建立,周邊寺院陸續歸附,...
東部與甘肅省的天祝、永登、永靖、臨夏、甘南等州(市)、縣毗鄰,其它三面分別與...特別在公元735年至749年,衝突逐步升級, 在廓州積石屯田區(今循化、化隆一帶)...
李德明在夏、綏二州建驛館,在子山造宮室;又在靈州懷遠鎮(今寧夏銀川)築城,...寶義二年(1227)初,成吉思汗留蒙古軍一部繼續攻城,他本人南下克積石州,進掠...
東部與甘肅省的天祝、永登、永靖、臨夏、甘南等州(市)、縣毗鄰,其它三面分別與本省海北、湟中、黃南等州縣接壤。東西長200公里,南北寬180公里,總面積1.32萬平方...
[10] 九月,李乾順遣使攜帶重金到金,請求熙、秦河外諸州地歸夏,金允將樂州(今青海樂都)、積石州(今青海貴德境)、廓州(今青海化隆境)等三州割讓給夏國。 [...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大軍最後一次征伐西夏,他領兵渡河攻占積石州、臨洮府和洮河、西寧二州後,回師六盤山,破德順等州後,盛夏時節避暑養病於今涇源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