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客群論:從霍爾到莫利的伯明罕範式》是2010年由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惠敏。本書主要推演出了一個社會本體論的“客群”概念。
基本介紹
- 書名:積極客群論:從霍爾到莫利的伯明罕範式
- 作者:金惠敏
- ISBN:9787508731872, 7508731875
- 頁數:159
-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04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圖書目錄,評價,
圖書信息
ISBN: 9787508731872
開本: 16開
定價: 26.00 元
作者簡介
作者金惠敏,河南淅川人,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理論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學位委員,陝西師範大學曲江學者特聘教授,國際權威期刊Theory, Culture & Society (London: Sage)編委,北美國際東西方研究學會副會長。主編《差異》學術叢刊(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起)。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外人文思想研究中心執行主任(1998-2007),上海外國語大學211講座教授(2009-2012),河南大學黃河學者(2004-2006)、省(政府)特聘教授(2006-2011)。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文化理論。
內容簡介
《積極客群論:從霍爾到莫利的伯明罕範式》內容簡介:積極客群論是伯明罕學派對電視研究的一大貢獻,而從廣義的大眾文化研究看,也是對法蘭克福學派“文化工業”論的一個重大突破。現今,積極客群論已成為英國文化研究的基本庫存,以及當代傳播學研究的基本定理。
《積極客群論:從霍爾到莫利的伯明罕範式》從對霍爾的解碼\編碼模式的分析中,尤其是從對莫利的人種志研究和有關理論闡說的細讀中,批判了其間所存在的在話語層面尋找積極客群的不徹底的路子。它假定,客群是因其作為社會本體的存在而具備為“抵抗”所凸顯的積極反應的能力的;或者,更可以不無馬克思或弗洛伊德地說,客群的“物質性存在”才是其積極或抵抗的最終解釋。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客群之作為話語主體
第二章 掙扎在話語的鐵屋子裡
第三章 邁向社會本體論的客群
餘論 中國例子
外篇
第四章 聽霍爾說英國文化研究——斯圖亞特·霍爾訪談記
第五章 霍爾的文章,麥克羅比的眼睛——霍爾文化研究三大主題平議
第六章 一個定義,一種歷史——威廉斯對英國文化研究發展史的理論貢獻
附錄
積極客群論與英國文化研究——戴維·莫利教授訪談錄(英文)
文化研究的若干理論問題——金惠敏教授訪談錄
後記
評價
金惠敏在《積極客群論》一書中對英國文化研究理論家霍爾的解碼/編碼模式進行了分析,緊接著在對莫利人種志研究和有關理論闡述的細讀中,批判了其從話語層面尋找積極客群的方式所導致的理論不徹底性,從而推演出一個社會本體論層面上的“客群”概念。他指出,客群是因其作為社會本體的存在而具備“抵抗”的積極反應能力的。由此,我們可以說,客群的“物質性存在”是其“衝破話語鐵屋子”的根本保障,也是其“抵抗”媒介算計和機器役使的最後堡壘。
在談到客群積極性的根源時,金惠敏指出,莫利曾強調其積極性不是來自於“看電視”這樣的主體與認識性活動,而是來自於“不看電視”那一群客群的日常生活實踐。這個結論看似荒誕不經、有悖常理,似乎是非常之論,但它正好提醒我們:一些人因盲從於現代性哲學,忽視了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原本的統一。書中有許多類似的見解深刻的論斷,其中作者對身體和日常生活實踐與積極客群關係的論述尤為精彩。
2005年和2009年,金惠敏曾赴英國訪學與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在此期間,他收集的許多第一手材料,為這本著作提供了有益的學術資源。這本書把我們帶到“積極客群”理論的源頭英國,著者帶著問題和這個理論的兩位關鍵人物的交談,開了中國學界和西方學界就文化研究話題對話的先河。金惠敏所掌握的翔實資料和與國外一流學者的對話,對國內文化研究很有價值。
在時下這個西方中心主義的時代,中國學者的著作能夠得到西方前沿學者的認可和好評殊為不易。一些活躍於西方學界的學者對《積極客群論》的評價值得關注。德語世界傳媒理家論雷納·溫特(Rainer Winter)教授指出,金惠敏通過將“積極客群”概念置於哲學語境中,對英國文化研究作出了頗富洞見和啟迪的闡釋。他說:“這將是走向一個新版本的文化研究的第一步。”加拿大著名雜誌評論欄目主編謝少波指出,如果說莫利在電視傳媒客群研究方面辟出了另一條途徑,那么金惠敏對莫利的闡釋,將為中國當下的電視傳媒研究劃出一片嶄新的思想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