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馬赫迪

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馬赫迪

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馬赫迪(英文:Muhammad Ahmad Mahdi;1848-1885)蘇丹馬赫迪起義領袖。原名穆罕默德·艾哈邁德(Muhammad Ahmad)。1881年稱馬赫迪(伊斯蘭教救世主),號召均貧富,反壓迫,反對英、埃(及)統治,領導人民起義。1883年全殲英將統率的軍隊一萬人。1885年攻克喀土穆,擊斃總督查理·喬治·戈登。統一分散的部落,為馬赫迪國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馬赫迪
  • 外文名:Muhammad Ahmad Mahdi
  • 別名: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麥海迪
  • 國籍:蘇丹
  • 民族:阿拉伯人
  • 出生日期:1848
  • 逝世日期:1885
  • 主要成就:領導反英起義,統一分散的部落,為馬赫迪國家建立奠定基礎
造船工世家,純潔的教士,社會的黑暗,自稱救世主,馬赫迪起義,奪取喀土穆,內政和死亡,

造船工世家

1844年8月,艾哈邁德出生在蘇丹棟古拉省拉巴卜島。他的父親阿卜杜拉,是一個貧苦的造船工。他有三個兄弟和一個妹妹。造船工家庭的生活是不安定的。哪裡林木茂盛,哪裡需要造船,艾哈邁德一家就往哪裡搬遷。如此年復一年,他們全家的足跡遍及尼羅河中游兩岸。艾哈邁德的童年和少年就是在這種不斷搬遷,飄泊不定的生涯中度過的。這使他從小嘗到勞苦大眾的苦難艱辛,豐富了他的社會閱歷。

純潔的教士

艾哈邁德在青年時期就胸懷大志。他的三個兄弟先後繼承父業,以造船為生。唯獨他有志於神學的研究,立志要復興“純潔”的原始伊斯蘭教義,革除種種宗教惡習和社會弊病。據說他在伊斯蘭教學校就讀時,不吃教長供給的飯食。他認為教長領取的政府津貼,是從窮苦百姓身上搜刮來的。他嚴格遵循古蘭經的教義,潔身苦修,敢於藐視和反對宗教權貴對古蘭經妄加解釋。他拜蘇菲教派著名教長穆罕默德·沙里夫為師以後,並不因沙里夫在宗教界德高望重,而對他失之檢點的奢侈鋪張生活保持緘默。相反,他公開表示異議,當面進行規勸。結果觸怒了師長,被革出蘇菲派的教門。但他這一舉止受到了許多同輩人的讚賞。

社會的黑暗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初,艾哈邁德修完了神學課業,取得了教士身份,被派往全國各地從事傳教活動。他得以深入民間,廣泛接觸下層勞苦民眾。當時,蘇丹處在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封建專制政權的統治下,蘇丹人民和埃及人民一樣,苦於封建官吏、地主貴族和宗教僧侶的剝削壓迫。七十年代以後,隨著英國等殖民主義勢力的滲透和控制,埃及逐漸喪失政治上的獨立,變為英國殖民主義的勢力範圍,埃及的赫迪夫實際上成了英國的傀儡。受埃及管轄的蘇丹,也被視為英國殖民主義的勢力範圍。
艾哈邁德在傳教活動中,耳聞目睹廣大農牧民和手工業者因官府和教會的苛捐雜稅,橫徵暴斂,被搜颳得一無所有,不少人家落荒逃難、賣兒鬻女;而在喀土穆等城鎮裡的歐洲人和本地富商,以及一小撮封建官吏和宗教權貴,卻過著花天酒地的寄生生活。這種鮮明的對照激起艾哈邁德的忿憤不平,堅定了他改革這個充滿劣政惡習的世道,剷除人間不公平現象的決心。1877和1878年,達爾富爾省和加扎勒河省的農牧民自發舉行武裝暴動,艾哈邁德感受到在廣大勞苦民眾中蘊藏著的力量。
從此,他在宣講伊斯蘭教的原始教義時,有意識地賦予現實內容,把他所見所聞的外國剝削者、富豪和權貴貪婪殘暴、欺壓百姓的惡行一一加以揭露。在針砭時弊的同時,他大力宣傳原始伊斯蘭教義的平等原則,
主張“把古蘭經和先知的聖訓作為社會的指導原則”。這個主張的提出顯然是針對任意解釋古蘭經,來為自己的反動統治辯護的統治階級。

自稱救世主

在完全伊斯蘭化的蘇丹,政治、法律和教育等同神學融為一體,神學在整個意識形態領域中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司掌神學的教會自然成為封建統治的支柱。要對封建世俗社會的弊病實行哪怕是微小的改革都必然地要採取神學的形式。對於完全受宗教影響的民眾的感情說來,要掀起巨大的風暴,就必須讓民眾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現。在蘇丹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艾哈邁德,也舉起宗教的旗幟,以復興早期伊斯蘭教的教義為號召。後來,他還借用在穆斯林中流傳的關於“馬赫迪”(救世主)降世以推行公正和平等的傳說,宣稱他自己就是“眾所期待的馬赫迪”,從而鼓舞和組織勞苦民眾起來反對壓迫他們的封建主義、殖民主義邪惡勢力。
1881年6月間,經過長期的宣傳和準備,艾哈邁德在阿巴島公開豎起起義的大旗。在起義宣言中,他譴責赫底威專制政府對百姓的殘酷剝削和壓迫,號召廣大農牧民和手工業者抗捐抗稅,號召各個社會階層參加起義,殺掉那些“異教徒”(外國殖民者)和“叛教者”(反動官吏),推翻“叛教”的專制政府。宣言中宣布,要在世上建立“普遍平等、處處公正的美好社會”。艾哈邁德還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寧拼千條命,不繳一文稅”。

馬赫迪起義

蘇丹反動當局得知馬赫迪在阿巴島發動起義的訊息,急忙派出200多名討伐隊前往鎮壓。沉著機智的馬赫迪當即指揮一支由農民、漁民和小手工業者300多人組成的隊伍,對討伐隊出其不意給予迎頭痛擊,打得敵人潰不成軍,丟下100多具屍體狼狽逃去。阿巴島一仗揭開了全國武裝起義的序幕。
馬赫迪富有軍事才能。他從發動起義的那天起,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領導武裝鬥爭方面。阿巴島首戰告捷後,為了避免在起義力量不足時,過早地與反動當局的強大武裝交鋒,馬赫迪果斷地率領起義隊伍向西部的卡迪爾山區轉移,並在那裡建立根據地。卡迪爾山區位於科爾多凡省境內,地勢險要,民眾基礎也好。因為這個地區有相當多的居民是從東部或尼羅河三角地帶逃荒來的農民。馬赫迪姻親所屬的強大的巴卡拉部族就居住在科爾多凡省。據有關材料記載,在發動起義之前,馬赫迪曾兩次到過這一帶,考察地形民情。事後證明,起義軍在這裡,既可以深入發動該省及其毗鄰地區的部族民眾,壯大起義隊伍,又能憑據險要地勢,成功地抵禦政府討伐軍接二連三的圍剿。起義軍壯大後,從卡迪爾根據地出擊,攻城克池,把武裝鬥爭推向全國。
從建立卡迪爾根據地到1882年年底這一段時間內,起義軍人數發展到幾萬人,但武器裝備和戰鬥力還很差。馬赫迪在軍事上採取以防禦為主的方針。對前來圍剿的政府討伐軍,避實就虛,依靠廣大山區人民和充分利用山區崎嶇的地形,四處騷擾、襲擊敵軍,使敵人疲於奔命,乘機擊潰之。他還加強軍事訓練,不斷提高起義軍的軍事素質和戰鬥力,並廣泛開展宣傳工作,派密使到全國各地發動民眾,爭取一些中上層人士同情和支持他們的鬥爭。
1882年末,在起義軍完成了進攻的準備以後,馬赫迪親自率領主力部隊向西南地區的重鎮,科爾多凡省會烏拜伊德發動攻擊。烏拜伊德是蘇丹第二大城市,也是科爾多凡省政治、經濟的中心。攻占這個城市,意味著在實際上控制全省,會對蘇丹其他地區發生重大影響。1883年初,起義軍攻占烏拜伊德。該城守軍,除少數罪惡昭著者外,都受到了寬大待遇。其中3千多士兵被編入了起義軍隊伍。攻克烏拜伊德,以及馬赫迪對敵軍官兵採取寬大政策,加速了敵軍的分化瓦解,有力地推動了全國武裝鬥爭的發展。
英國殖民當局和赫迪夫政府,為了重新奪回烏拜伊德,剿滅起義軍,調集了一支裝備精良,包括步、騎兵和炮兵在內共1萬2千人的遠征軍,由英國軍官希克斯上校統率,向科爾多凡省進發。馬赫迪和他的將領們分析了敵情,決定堅壁清野,誘敵深入,對運動之敵施以突然襲擊,來消滅這支遠征軍。1883年11月5日,在馬赫迪的指揮下,起義軍把希克斯遠征軍誘至烏拜伊德以南的希甘,以勇猛頑強的戰鬥,一舉殲滅了這支敵軍。希克斯被當場打死。希甘戰役的勝利,使起義軍在人員素質和武器裝備方面超過了敵軍,促進了社會各個階層反對殖民主義、反對赫迪夫專制政府的聯合陣線的形成。

奪取喀土穆

1884年初,全國出現了武裝鬥爭的高潮。馬赫迪為了早日奪取全國的勝利,開始考慮攻占首都喀土穆的計畫。喀土穆城池堅固,防守嚴密,城周圍鹿砦遍布,壕溝縱橫。馬赫迪和將領們經過周密研討後,制定了一個長期圍困,最後攻城的方案。1884年5月,他們先出兵占領喀土穆以北的戰略要地柏伯爾,切斷了由柏伯爾通往紅海港口薩瓦金的交通幹線,使英埃聯軍不能從海路通過這條幹線前來救援喀土穆等城鎮的敵軍。接著又陸續調動部隊集結在喀土穆城南和東南一帶,完成了對喀土穆的包圍,為攻克首都準備了條件。
面對馬赫迪武裝起義迅猛發展的形勢,英國政府深知使用武力鎮壓已經無濟於事。它不甘心失去蘇丹這個重要的勢力範圍,決定改變策略,擬定了一個“和平解決”的方案。這一方案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公開宣布要從蘇丹撤走全部英埃駐防軍,企圖以此平息蘇丹人民的不滿;二是暗中進行分而治之的活動,即把蘇丹南部併入英占東非殖民地,
在北部和中部建立英國政府“保護下的獨立政府”。英國政府還決定委派“蘇丹通”戈登前去執行這個事關英國利益的重大使命。
查理·喬治·戈登參與過鎮壓中國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1874年曾任蘇丹赤道省省長。1884年初他躊躇滿志重返蘇丹,一方面施展種種陰謀手段,拉攏地主分子、氏族貴族和教長,成立“地方自治政府”,藉以瓦解和破壞蘇丹各階層已經形成的聯合陣線。一方面企圖用高官厚祿收買馬赫迪和他的將領們。這一年的2月中旬,戈登給馬赫迪寫了一封信,允諾委任他為科爾多凡省的蘇丹,表示要與馬赫迪化干戈為玉帛,共謀蘇丹的和平與安定。隨信還送了一份官方委任狀和一套華貴的長袍。戈登此舉所包藏的禍心,馬赫迪洞若觀火。他在親筆覆信中,嚴詞痛斥戈登的偽善言詞和卑鄙行徑,要求戈登交出喀土穆,向起義軍投降。馬赫迪還派人給戈登捎去一件“苦修僧”的長袍,要他棄惡從善,改宗穆斯林。儘管戈登詭計多端,但在馬赫迪的鬥爭下,他的種種陰謀一一宣告破產。同年年底,這個雙手沾滿了中國人民和蘇丹人民鮮血的劊子手,在蘇丹人民革命鐵拳的打擊下,終於變成了齏粉。1885年1月26日,在馬赫迪親自部署和指揮下,起義軍以排山倒海之勢,一舉攻占喀土穆城。至此,除赤道省和薩瓦金等少數地區外,蘇丹擺脫了英埃的控制,成為獨立的馬赫迪國家。

內政和死亡

馬赫迪在領導武裝鬥爭的4年裡,表現了治國理財方面的才幹。早在卡迪爾時期,馬赫迪就制定了財政、稅收、生產和外貿等各項政策,支持武裝鬥爭。其中值得特別指出的是,設立了“比特馬勒”即中央金庫,來管理起義軍民的全部經濟生活。“比特馬勒”收入的主要來源是戰利品,其次是沒收官吏、貴族地主和犯罪者的房屋、土地等財產;提取販賣象牙、奴隸等國家專賣事業的利潤,以及居民按伊斯蘭教“聖律”規定交納的少量稅額。馬赫迪根據原始伊斯蘭教義關於公正與平等的原則,多次下達命令並闡明,中央金庫的財富歸整個社會所公有,起義隊伍上自最高將領,下至普通戰士,都是平均分配。他宣布,任何個人不得盜用公有財富,違者嚴加懲罰。馬赫迪還鼓勵農牧民,努力發展糧食作物,發展棉花和甘蔗等經濟作物的生產,以滿足起義隊伍的需要。
馬赫迪制定和實行的一系列措施,雖然沉重地打擊了封建專制制度,卻沒有從根本上觸動整個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而這正是馬赫迪及其領導的武裝起義所具有的局限性。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樣:“所有這些在宗教的外衣下進行的運動都是由經濟原因引起的;可是這些運動即使在獲得勝利的情況下,也把原有的經濟條件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這樣,一切又都照舊,衝突就成為周期性的了。”
馬赫迪攻占喀土穆之後,繼續推進武裝鬥爭,以期完成全蘇丹的獨立和統一大業,開始著手建設新生的馬赫迪國家。就在這個重要時刻,馬赫迪竟於1885年6月在恩圖曼不幸病逝。遵照他留下的遺囑,他的未完事業,由他最親密的助手阿卜杜拉希繼續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