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紋枯病

稻紋枯病

稻紋枯病是水稻發生最為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早稻重於晚稻,嚴重時可引起植株倒伏枯死, 又稱雲紋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稻紋枯病
  • 外文名:Rice sheath blight
  • 又稱:雲紋病
  • 情況分析:一般早稻重於晚稻
  • 病菌:層蕈科薄膜革菌屬稻紋枯病菌
  • 防治方法:打撈菌核、加強肥水管理等
簡介,主要症狀,發生規律,防治方法,打撈菌核。,加強肥水管理,藥劑防治。,

簡介

稻紋枯病由層蕈科薄膜革菌屬稻紋枯病菌引起的一種真菌性病害。病菌除為害水稻外,還可侵染大麥、小麥、高粱、玉米、粟、茭白、甘蔗、甘薯、豆類、花生、黃麻、稗草、馬唐、李氏禾等15科的植物。全國各水稻區均有發生,70年代前以早稻和單季晚稻受害較重,70年代中期後,雜交水稻發生普遍,已上升為水稻主要病害。

主要症狀

一般在分櫱期到抽穗期盛發,先在近水面的葉鞘上出現暗綠色水侵狀小斑點,以後逐漸擴大呈長橢圓形的紋狀病斑。病斑邊緣呈褐色,中央淡褐色到灰白色,潮濕時病斑呈灰綠色,水侵狀半透明。以後病斑逐漸增多,互相連成一片不規則的雲紋,向稻株上部發展。病部表面可形成由菌絲集結交織成的菌核。

發生規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稻田裡越冬,成為第二年發病的初侵染源。稻草和田邊雜草上越冬的菌絲和菌核也可成為初浸染源,春耕灌水時,越冬菌核與浮屑、浪渣混雜漂浮在水面上。漂浮菌核粘附在稻株基部的葉鞘上,溫濕度適宜時萌發菌絲,經葉鞘縫伸入葉鞘內側,從表皮的氣孔侵入葉鞘組組或直接刺破表皮侵入葉鞘組織,擴展蔓延,為害形成病斑。病斑表面產生氣生菌絲,擴展蔓延,氣生菌絲通過接觸侵染鄰近稻株和在稻叢間擴展蔓延。病部形成的菌核落入田中,隨水漂浮。粘附稻株上萌發,也可進行再侵染。被為害稻株4-5天后表現症狀。水稻抽穗前病部新生菌絲以橫向蔓延基部葉鞘為主;抽穗後主要沿稻稈表面向上部葉鞘、葉片蔓延侵染,孕穗至抽穗期侵染最快,抽穗至乳熟期單株病害向上蔓延最快。早稻菌核成為晚稻主要的病源。
菌核數量是決定病害流行的基礎。每畝殘留菌核量達6萬粒以上時會引起早稻紋枯病大流行,菌核生活力強,在乾燥田裡5個月仍有90%以上存活,21個月後還有50%以上存活,水淹半年也有33%存活。病菌侵染和菌核生長適溫28-32℃,10℃以下或38℃以上菌絲停止生長。菌核在12-15℃時開始形成,在30-32℃時形成最多,超過40℃很難形成。菌核在27-30℃和相對濕度95%以上時,1-2天就可萌發成菌絲,6-10天后又可形成新菌核,日光能抑制菌絲生長和促進菌核形成。
因此氣溫在20℃以上,田間濕度達90%時開始發病,氣溫上升到28-32℃,且連續幾天降雨,田間濕度在96%以上,最有利於病害的發展和流行。當氣溫下降到20℃以下或長久不雨,田間相對濕度在85%以下,不利於病菌的生長發育,則停止發病或發病遲緩。長期深水灌溉,增加田間濕度,影響水稻根系活力,降低稻株自身抗性;使懸浮水面的菌核萌發侵染部位提高,故發病嚴重。重化肥輕有機肥、偏氮少磷鉀的施肥方法,都會促使水稻生長繁茂、組織柔軟、封行早、田間鬱閉往好,濕度大,十分有利於紋枯病的發展蔓延。

防治方法

打撈菌核。

應在灌水整田栽培前,撈去下風頭田邊,田角水面的浪渣,燒毀或深埋,可消滅大量菌核。

加強肥水管理

。施足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灌排做到前期淺水分櫱,中期夠苗曬田,後期濕潤長穗。

藥劑防治。

發病一般的田,掌握在拔節於孕穗期當病叢率達20%時施藥防治,發病早而重的田,掌握在分櫱末期當病叢率達10~15%時即施藥防治。常用藥劑為井岡黴素50單位溶液,即5萬單位的商品加水1000倍液噴霧;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望佳多可濕性粉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來源:江西農經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