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伯休父

程伯休父

程伯休父(生卒年不詳),風姓,程氏,西周宣王時人。字休父,一作休甫,休父為其字。重黎之後,伯符(一名喬伯)的玄孫,襲程國君主。程,伯爵,周朝畿內諸侯,國都在今陝西鹹陽東北。官司馬,曾奉龕充率六師出征徐國。見《詩經·大雅·常武》。

周宣王時官至大司馬,掌國家軍隊,佐政輔國,因從征淮夷有功,克平徐方,功勳卓著,改封“安定王”,為程氏和司馬氏的始祖,到晉朝時司馬炎感念先祖聖德,追尊廟號為始祖,諡號為元武皇帝

基本介紹

  • 本名:程伯休父
  • 字號:字休父
  • 所處時代:西周
  • 出生地:陝西鹹陽東北
  • 出生時間:公元前800年左右
  • 去世時間:不詳
  • 主要成就:曾奉龕充率六師出征徐國
  • 官位:畿內諸侯
周宣王之時,重黎的裔孫程伯休父入朝為大司馬,後又因攻占徐方(今山東滕州東南薛故城)有功,被封到程邑(今陝西鹹陽市東,也有人說在今洛陽市東),他的子孫有一部分人以地為姓稱程姓。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載,公元前11世紀時,周公旦公封諸侯,周文王第10子(一說第17子)受封於郇(近山東省臨猗縣),史稱郇侯、郇伯。春秋時,郇國為晉國所並,其子孫以原國名“郇”為氏,後去邑旁,加草頭為“荀”氏,春秋時,晉國公族叔受封於荀邑(今山西省正平縣西),其後以邑名“荀”為氏。又據《左傳杜預注》所載,春秋時,晉國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長子或妾生子)食采於程邑(今山西省新絳縣東北),其後以邑為氏,稱程氏,是為山西程氏。西周后期,周厲王好利。他以榮夷公為卿士,拚命對百姓進行搜刮。他的奢貪暴虐,激起了國人的不滿。他又派衛巫監視國人,一旦發現有非議時政的人就加以殺害。在這種專制高壓之下,國人在路上見面不敢互相打招呼,只好用眼睛示意。國人忍無可忍,終於拿起武器圍攻這位貪暴的國君。厲王逃到彘(今山西霍縣)邑,不久死去。他的兒子姬靜繼承王位,史稱周宣王。宣王在位時,周公和召公輔政,整飾政務,諸侯來朝,史稱“宣王中興”。周宣王在 國力有所恢復之後, 曾親自領兵征伐東南方的淮夷,程國的國君程伯休父也參加了這場戰爭。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大雅·常武》篇記載了這場戰爭,寫道:“王謂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陳行,戒我師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處,三事就 緒。”詩句的意思是,周宣王親自領兵征伐時叛時服的淮夷,派遣大臣尹吉甫為使者任命程伯休父為大司馬。讓他在左右擺布 陣勢,監戒軍隊。程伯休父隨周宣王出征, 在對淮夷的戰爭中建立了顯著的功勳。後來程伯休父到達都城鎬京,在朝廷中擔任大司馬,封地改在鹹陽附近的程邑。程伯休父擔任大司馬以後,他子孫中的一部分又以他的官職—司馬為氏,於是形成了司馬氏。因此,程伯休父是程氏和司馬氏共同的得氏始祖。 昔在顓頊,命重黎以司天,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後,使復典之,至於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後也。當周宣王時,失其守而為司馬氏。司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間,司馬氏去周適晉。晉中軍隨會奔秦,而司馬氏入少梁。自司馬氏去周適晉,分散,或在衛,或在趙,或在秦。其在衛者,相中山。在趙者,以傳劍論顯,司馬蒯聵,司馬昂,司馬錯,程昱,程普,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其後也。在秦者名錯,與張儀爭論,於是惠王使錯將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錯孫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陽。靳與武安君坑趙長平軍,還而與之俱賜死杜郵,葬於華池。靳孫昌,昌為秦主鐵官,當始皇之時。蒯聵玄孫昂為武信君將而徇朝歌。諸侯之相王,王卬於殷。漢之伐楚,卬歸漢,以其地為河內郡。昌生無澤,無澤為漢巿長。無澤生喜,喜為五大夫,卒,皆葬高門。喜生談,談為太史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