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征管成本

稅收征管成本,是指稅務行政機關在稅收管理過程中所付出的人財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稅收征管成本
  • 簡介稅務行政機關在付出的人財物。
  • 成本的類型:人員經費、公用經費、
  • 衡量指標:總體指標和個體指標。
稅收征管成本的類型,稅收征管成本衡量指標,影響稅收征管成本的因素,降低稅收征管成本的意義,

稅收征管成本的類型

按稅收征管成本的預算類別稅收成本可劃分為人員經費、公用經費、財產購置費和稅務事業費。
人員經費是指稅務管理部門支付給管理人員勞動報酬津貼補貼獎金福利待遇等。
公用經費是指稅務管理部門為完成稅收管理任務而用於公共消耗的支出,主要包括公費、設備購置費、業務費、修繕費和其他有關費用。其中,公務費、是指稅務管理部門在日常管理中所需的辦公費、郵電費、會議費、公用取暖費、差旅費、市內交通費、家具設備車船租賃費。設備購置費,是指購置低於基本建設投資標準的固定資產的開支,通常包括一般設備購置辦公用的桌、椅、床、車輛及其其他家具器具的開支和專業設備購置費,如購置用於教學培訓、科研、檢測等專業用的器件設備、儀表、掛圖和專業圖書等開支。業務費,是指為了開展業務活動所需的專項費用,如大宗帳簿、表冊、票證、規章制度資料的印刷費。修繕費,是指公用房屋、建築物的維修保養費用。
財產購置費是指稅務管理部門為實施稅收管理職能而購置的固定資產,包括建築物和大型的專用設備、設施(含軟體)等。
稅務事業費是指稅務管理部門用於科研、業務培訓方面所發生的費用。

稅收征管成本衡量指標

稅收征管成本衡量指標可劃分為總體指標和個體指標。
稅收征管成本的總體指標是衡量全國或者某一地區稅收征管總成本的有關指標,主要衡量指標有兩個:
(1)每百元稅款的徵收成本=稅務徵收總成本/稅收收入總額*100
每100元稅款的徵收成本越低,說明徵管效率越高。
(2)人均徵收稅額=當期稅收收入總額/征管人員總數
人均徵收稅數越高,說明徵管效率越高。
稅收征管成本的個體指標是衡量某一征管部門或某一稅種的征管總成本的有關指標。這些指標一般可根據管理的需要設定。在衡量某一稅種的征管成本時,難點在於準確核定該稅種在征管過程中實際發生的費用。當一個部門同時征管多個稅種時,則可以根據各稅種在各項成本費用中應占的傳輸權數來確定。個體指標的構成原理與總體指標的基本一樣。例如:
百元查補稅款的稽查成本=
稽查總成本
X 100
查補稅款額
人均查補稅款額=
當期稅款查補額
稽查總人數
 

影響稅收征管成本的因素

1.經濟因素。經濟發展水平對稅收征管成本產生影響。一般情況下,在稅收制度既定時,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決定了稅源多少。在稅收征管成本的絕對量上,隨著經濟的發展,呈現出一種正相關的關係。以我國為例,1978年GDP 為3624.10億元,同期稅收收入為519.28億元,稅務人員為17萬人;1988年GDP為14928.30億元,稅收收入為2390.47億元,稅務人員為50萬人;1998年GDP為79395.70億元,稅收收入為9262.80億元,稅務人員為99萬人。在人均徵稅量上,1978年為 30.5萬元,1988年為47.8萬元,1998年為87.29萬元,呈一種上升趨勢。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性導致了稅收征管成本的地區不均,沿海發達地區與內陸欠發達地區的差距明顯。
2.財政因素。財政收入財政支出政策導向對稅收征管成本有著重要的影響。稅收收入的取得是為了滿足政府職能需要。如果政府對稅收收入的需求增加,勢必會影響稅收征管成本,稅務機關往往會投入更多的成本去取得增量收入。稅務經費支出也是按照稅收收入的一定比例來安排的,在財政狀況較好的地方相對充裕,反之則經費缺乏,這無疑也會造成徵稅成本的損耗。
3.稅收制度因素。總體上看,簡單而嚴密的稅收制度,能使稅收征管成本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在具體的實踐中,主體稅種選擇尤其是流轉稅所得稅的選擇對稅收征管成本的高低有著顯著的影響。流轉稅是以商品或勞務的流轉額徵稅,較所得稅的征管難度要小,因此,以流轉稅為主體稅的征管成本小於以所得稅為主體稅種的選擇。就是在流轉稅內部,增值稅營業稅也由於其運行機制的不同而使征管成本處於不同的水平上。另外,一個穩定、公平的稅收制度也是保持征管低成本的關鍵所在。這是因為頻繁變動的稅制帶來了巨大的“適應性”成本,而不公平的稅收制度將對納稅人的行為選擇產生消極影響,使行納稅人利用各種機會來逃避納稅,這明顯會加大稅收征管成本。
4.組織機構效率和人員素質影響征管成本。不可否認,高效機構帶來的必然是低成本耗費。而人員素質是人力資本價值體現,高素質的人員也是降低征管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
5.社會因素。按照新制度經濟學的一般理論,制度是由正式規則、非正式規則和實施機制三部分組成。正式規則指的是成文的稅法及相關法規、規章,實施機制則是稅收征管活動。在這三部分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是非正式規則,它是正式規則形成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實施機制能否有效發揮作用的保障。社會因素就可以概括為非正式規則的集中體現,它包括在思想、文化、傳統、道德、意識形態中,是在人類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潛規則”,如守法、誠實、守信等。這些 “潛規則”具體到稅收活動中則表現為公民的納稅意識、社會成員的道德水平以及社會各階層對稅收活動的理解等。“潛規則”從意識上影響著納稅人的遵從程度,進而影響著稅收征管的成本。

降低稅收征管成本的意義

稅收征管成本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經濟現象,就如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一樣,不能避免,更不可忽視。從提高稅收征管效率的根本要求出發,加強稅收征管成本的控制意義重大。從根本上來講,降低稅收征管成本的必要性主要在於:
(一)降低稅收征管成本是導入稅收征管企業化經營理念的必然要求
縱觀當前一些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優秀民營企業,其成功的主因就是擁有良好的經營管理理念。其中最主要的一條,便是強調資本的運作效率,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利潤空間,增強市場競爭力。當前,我國有不少政府部門均提出了要以企業化的經營理念來指導行政機關的日常工作,以此來控制政務成本,提高行政效率。肩負為國聚財職責的稅務機關,導入企業化經營理念,就必須壓縮機構層級,減少管理環節,把降低稅收征管成本作為根本出發點,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征管效率,打造精簡、務實、高效的稅務形象。
(二)降低稅收征管成本是緩解新形勢下行政經費壓力的有效途徑
以餘姚市國稅系統為例,我市國稅納稅人從1995 年國稅成立初的1.9萬戶增加到了2004年底的2.9萬戶,可謂增長迅速。2002年開始的新辦內資企業所得稅和2005年開始的車輛購置稅歸劃國稅部門征管後,使國稅系統的工作量更是大幅度增加,使得經費支出與日俱增。但是隨著各種代征手續費的取消,國稅系統的經費來源卻日益減少,客觀上給我們日常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大困難。為有效解決收入來源與費用支出之間的矛盾,就必須堅持開源節流。而在經費來源受限制的前提下,降低稅收征管成本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
(三)降低稅收征管成本是提高管理水平促進工作目標實現的銳利武器
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使稅收目標由單純的追求利益最大化過渡到了納稅人價值的最大化,並形成了新的稅收觀。新的稅收觀,把稅務機關看作是為最終滿足納稅人需要而設計的“一系列征管”的集合體,形成一個由此及彼、由內到外的“征管鏈”。每完成一項征管需要消耗一定的資源,而征管的產出又形成一定的價值。按此逐步推移,直到把最佳的服務提供給納稅人,以滿足他們的需要。在稅務生產過程中,所有的征管都可以劃分為“可增強價值的征管”和“不增加價值的征管”。降低稅收征管成本,有助於在索本求源的前提下,儘可能地消除“不增加價值的征管”,對“可增加價值的征管”,也通過儘可能地減少為完成每一項征管所消耗的資源,並以此貫穿始終,促進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的不斷提升,最終有效完成各項稅收工作目標。
(四)降低稅收征管成本是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的重要體現
建設節約型社會是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求。建設節約型社會,就必然要求我們稅務機關牢固樹立科學的稅收發展觀,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益為核心,強化節約意識,完善征管結構,推進技術進步,建立健全節約型的稅收征管機制和體系,不斷降低稅收征管成本,把節約理念貫穿於稅收征管工作的全過程,全面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