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田壩組

秧田壩組,是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甘肅省地質局綜合地質大隊西秦嶺地質隊於1964年命名。主要成分有變質岩屑砂岩、變岩屑長石砂岩、變雜砂岩與變粉砂岩、砂礫質千枚岩、粉砂質千枚岩及絹雲千枚岩。其下部與下伏的碧口群白楊組假整合不整合接觸;上與上覆關家溝組亦為角度不整合。分布於文縣尚德—康縣豆壩以南至文縣橫丹—康縣三河壩以北地帶及武都洛塘、姚渡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秧田壩組
  • 外文名:Yangtianba  Fm
  • 階代碼:Qb
  • 地區代碼:37
命名,沿革,發現,爭議,特徵,構成,接觸關係,分布,備考,

命名

甘肅省地質局綜合地質大隊西秦嶺地質隊1964年命名,甘肅區域地層表編寫組1980年發表。命名剖面位於甘肅文縣秧田壩。

沿革

發現

本組原系葉連俊關士聰1944年命名的碧口系(廣義的)的一部分;1961年中科院蘭州地質所將碧口系下部稱為前震旦系碧口群(狹義碧口群)而將上部單獨分出震旦系、寒武系;1963—1964年甘肅局西秦嶺隊改狹義碧口群時代為下古生代,並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岩組分別命名為秧田壩組、火山岩組及陽壩組;甘肅區域地層表編表組(1980)將秧田壩組置於震旦亞界,王明嘉、李耀敏等(1991)定本組時代為青白口紀,均歸屬於碧口群的一部分;秦克令等(1991)將其從碧口群中分出,時代置於早震旦世並認為屬下冰成岩。

爭議

對本組沉積特徵及時代目前尚有不同認識,認為屬巨厚含冰海沉積物的濁積岩復理石建造,相當於揚子區下冰磧岩,時代為早震旦世,屬狹義碧口群以上的蓋層(秦克令等,1990);另外認為系一套不成熟陸源為主的陸源碎屑岩,時代為青白口紀歸於碧口群內(李耀敏等,1991)。

特徵

構成

本組為一套低級變質的陸屑復理石建造,其碎屑粒度自下而上由細變粗,其下部為淺綠灰—淺灰綠色變質岩屑砂岩、變岩屑長石砂岩、變雜砂岩與變粉砂岩、砂礫質千枚岩、粉砂質千枚岩及絹雲千枚岩等組成的不同比例的薄互層,夾有變礫岩及變玄武岩和綠泥片岩凸鏡體,底部為一層底礫岩;上部為灰—深灰色變質中細粒岩屑砂岩、粉砂質板岩、絹雲千枚岩互層夾凸鏡狀或不規則變礫岩。鮑馬序列發育。在本組上部板岩中產微古植物:Trachysphaeridium dengyingense, T. Simplex, Leiofusa naviculara, Lophominuscula sp., Bavlinella faveolata, Paleamorpha punctulata等。

接觸關係

其下部與下伏的碧口群白楊組假整合不整合接觸;上與上覆關家溝組亦為角度不整合,厚度較大可從0—5000m以上。

分布

該組分布於文縣尚德—康縣豆壩以南至文縣橫丹—康縣三河壩以北地帶及武都洛塘、姚渡等地。

備考

編撰者:高振家、范國琳
作者1:甘肅省區域地層表編寫組
年份1:1980
系名: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