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秧歌劇
- 類別:地方戲曲
- 誕生時間:抗戰時期
- 內容:大生產運動、參軍、學文化
秧歌劇是一種劇目類別,在民間秧歌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新型小歌劇,音樂吸收了戲曲中的郿鄂,道情和陝北民歌。劇情較為簡單,主題集中,有兩、三個角色。反映邊區人民的...
中所秧歌劇又稱中所秧歌戲,起源於河北省赤城縣鎮寧堡鄉中所村,有上百年的歷史。據資料記載,幾百年前,由於戰亂和災荒,有一場從山西大榆樹的移民大遷徙,一些...
新秧歌運動與秧歌劇是抗日戰爭時期在延安發起的文藝普及運動,是當時延安的文藝工作者,首先是魯迅藝術文學院的師生學習了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之後,所...
《孟母三遷》秧歌劇是由山西省晉中市文廣新局、太谷縣委宣傳部、太谷縣文廣新局、山西田森集團在2012年編排的秧歌劇。新版《孟母三遷》秧歌劇是由太谷縣文化局與...
陝北秧歌劇是由秧歌演變、發展而成的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的傳統戲曲劇種。其流行地域主要是陝西北部各縣。...
《看秧歌劇》是現代畫家趙望雲於1951年創作的一幅紙本水墨設色畫。...... 《看秧歌劇》是現代畫家趙望雲於1951年創作的一幅紙本水墨設色畫。 [1] ...
秧歌戲是在中國廣泛流行的一種傳統戲曲藝術,主要分布於山西、河北、陝西及內蒙古、山東等地。它起源於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在田間地頭勞動時所唱的歌曲,後與中國民間...
秧歌是中國(主要在北方地區)廣泛流傳的一種極具民眾性和代表性的民間舞蹈的類稱,不同地區有不同稱謂和風格樣式。在民間,對秧歌的稱謂分為兩種:踩蹺表演的稱為“...
沁源秧歌是在沁源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傳統歌舞小戲,形成於抗日戰爭時期。沁源秧歌的音調,具有熱情、豪放的特點。唱腔常襯以“啊、哈、喲”等虛詞。其結構特點...
定州秧歌戲又稱定縣大秧歌,主要流行於華北平原中西部一個古老的傳統戲劇曲種,因發源地在保定定州而得名。據傳其源頭是一種民間小調,經過宋代文學家蘇軾整理而流傳...
山西秧歌種類較多,較為出名的為祁太秧歌、祁縣過街秧歌、泌源秧歌、臨縣“傘頭秧歌”、原平“鳳秧歌”、繁峙秧歌、地秧歌、燈歌等。...
沁源秧歌,是一種傳統戲曲劇種,是在沁源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歌舞小戲,形成於抗日戰爭時期。...
新秧歌運動:是延安文藝座談會以後,《講話》精神在文藝上顯示的最初成績。文藝工作者改變了輕視民間文藝秧歌的態度,與民眾一起,指導改造了舊秧歌,使之成為反映階級...
華州秧歌戲是一種陝西省華縣的地方傳統戲劇。最初是一種地攤子的表演形式,過去的演唱比較簡單,只是鑼鼓、大釵伴奏,沒有弦樂,敲敲唱唱,唱唱敲敲,藝人中流傳著這樣...
2002年,首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期間,中國民俗學會命名慶陽市為“徒手秧歌之鄉。”...
膠州秧歌又稱地秧歌、跑秧歌,當地民間稱扭斷腰、三道彎,是山東省的傳統民俗舞蹈之一,屬於三大秧歌之一。膠州秧歌有230多年的歷史,清代膠州包煙屯趙姓、馬姓兩家...
石家莊秧歌又稱西調秧歌。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流布於石家莊地區的井陘,正定、平山、無極、深澤、新樂、行唐、藁城、欒城、靈壽、趙縣等縣。...
王芝蘭,女,漢族,秧歌戲(蔚縣秧歌)傳承人。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秧歌又稱秧歌舞,甘肅慶陽地方民間舞蹈,是一種鑼鼓伴奏下既歌又舞的表演。它起源於北方,是產生於農田裡的一種歌舞。因勞動強度大,需長時間弓背彎腰,為了消除疲勞...
20世紀40年代,首先在延安掀起。在舊秧歌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新的人物形象,從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民間形式。...
太原秧歌是流行在太原市南北郊區(舊太原縣和陽曲縣)農村的一個民間戲曲劇種,當地民眾叫“社兒”,祁縣太谷一帶的民眾叫“上路秧歌”。過去一度曾把太原秧歌和祁太...
小秧歌又稱二人轉、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有300多年歷史。小秧歌屬走唱類曲藝,流行...
黃河大秧歌,是一種集歌、舞、戲於一體的民間藝術,它以豪放、古樸的藝術表演風格、輕鬆活潑的氣氛,贏得廣大百姓的喜愛。黃河大秧歌分:綢子秧歌、子秧歌、花轎秧歌...
邱金蘭(1937-1979)女,乳名巧蘭,山西平遙沿村堡鄉沿村鋪人。出身貧寒,幼年喪父,以至一度與母親乞討為生。15歲時拜秧歌名藝人“文明醜”為師,以其圓潤的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