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秧歌是在沁源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傳統歌舞小戲,形成於抗日戰爭時期。沁源秧歌的音調,具有熱情、豪放的特點。唱腔常襯以“啊、哈、喲”等虛詞。其結構特點主要是四句式的,如《趙州橋》等,二句式的極少見。有時為了渲染氣氛,活躍情緒,在四句的基礎上運用變化反覆的手法加以擴展,使曲調更加清新、活躍,從而也更加豐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泌源秧歌
- 地理標誌:山西省沁源縣
- 基礎:沁源小調
- 形成時期:抗日戰爭時期
- 結構特點:四句式
當時,沁源縣是太岳區(晉冀魯豫所屬軍區)的中心,該縣的“綠茵劇團”,經常利用沁源一帶的小調編演秧歌劇,宣傳抗日,教育民眾,受到廣大軍民的喜愛,因而用沁源小調編演秧歌劇的活動遂逐漸普及起來,民眾也逐漸習慣地把它稱之為“沁源秧歌”了,“綠茵劇團”也被呼為“沁源秧歌劇團”了。至今該縣劇團仍沿用此名並保持著演秧歌劇的傳統。“沁源秧歌”的曲調,被當作曲牌用於某一齣戲時,雖然因不同的歌詞或不同的情緒 ,必然在其原型的基礎上有某些改動 ,但總起來看,它們還沒有改變小調的性質。有的戲是採取單一曲牌形式,即全劇用一個曲調唱到底,有的則採取將幾個曲牌組合起來而成為聯曲體。“沁源秧歌”的音調,具有熱情、豪放的特點。唱腔常襯以“啊、哈、喲”等虛詞。其結構特點主要是四句式的,如《趙州橋》等,二句式的極少見。有時為了渲染氣氛,活躍情緒,在四句的基礎上運用變化反覆的手法加以擴展,使曲調更加清新、活躍,從而也更加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