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長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西吉縣、固原縣。
2001年6月25日,秦長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長城遺址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西吉縣、固原縣
- 所處時代:戰國
- 保護級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長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西吉縣、固原縣。
2001年6月25日,秦長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長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西吉縣、固原縣。2001年6月25日,秦長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開始在北邊修築長城。5秦...
秦昭王長城遺址,築於秦昭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為防禦匈奴族南下侵擾而修建。延安境內的戰國秦長城,西起吳起縣廟溝鎮郝林溝村南,經長官廟鎮和吳起街道境內,進入志丹縣順寧鎮,復入吳起縣吳起街道境內,經五穀城鎮邊緣地帶,進入榆林地區的靖邊縣紅柳溝鎮,全長約235公里。簡介 渭源境內的秦長城,是戰國...
蒲城縣秦長城遺址又稱戰國秦長城遺址、秦東長城,位於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境內,這段長城遺址修築於戰國秦簡公時期,北起蒲城縣西頭鄉,向南經東陳莊、平路廟至鈐餌鄉,全長約50公里。當時秦國為加強防禦,保障國內改革而修築長城,它是戰國時期最早的長城,也是秦國數條長城中的重要長城。信息簡介 在蒲城縣平路廟...
岷縣秦長城遺址是指秦長城西端甘肅定西市岷縣境內的一段。為長城之首。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將蒙恬率三十萬眾,築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延袤萬餘里史稱秦長城。很多人將古之臨洮混淆為今之臨洮,史學根據是不足的。現今臨洮有一段秦長城遺址,但那是秦昭王所築的,而始皇所築之城,則由於...
福星鄉馬蓮峴到魚家咀俗稱長城梁,為戰國時代築的秦長城遺址,長約15華里,殘垣高1——2米,頂部寬約1——4米,基部寬6——9米,兩側有壕溝,共寬50米,遺址中有大量繩紋板瓦、筒瓦、盆、磚罐等殘片。距縣城東北約百里的烏龍溝長城遺址,牆土呈黑褐色,猶如烏龍,翻山越嶺,蜿蜒于山巒之間,雄偉壯觀。秦...
固陽秦長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北97千米處的固陽縣,地處陰山山脈。1962年,翦伯贊先生在內蒙訪古時發現。固陽秦長城遺址由色爾騰山(屬陰山山脈)自東而西,經銀號、東勝永、九分子等鄉,然後折而向西北,經壩梁和西斗鋪鄉抵達烏拉特前旗的狼山,累計長度為120千米。1996年11月20日,固陽秦長城遺址被...
秦長城遺址最西端再甘肅臨洮縣城東23公里堯甸長城坡。南北向,黃土板築,殘高1米左右。是秦代長城西端的起點,斷斷續續經渭源,隴西,通渭,會寧,靜寧等8縣入寧夏後,又回到甘肅境環縣,慶陽縣入陝西省,翻山越嶺,飛渡溝壑,穿沙漠草原,蜿蜒東去,止於鴨綠江畔。據《元豐九域志》載:"熙州(現今臨洮)無古蹟...
秦長城遺址最西端再甘肅臨洮縣城東23公里堯甸長城坡。南北向,黃土板築,殘高1米左右。是秦代長城西端的起點,斷斷續續經渭源,隴西,通渭,會寧,靜寧等8縣入寧夏後,又回到甘肅境環縣,慶陽縣入陝西省,翻山越嶺,飛渡溝壑,穿沙漠草原,蜿蜒東去,止於鴨綠江畔。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將蒙恬率...
是秦代駐軍的營墊,或屯墾百姓的城邑,從 這段長城的烽煙和城障遺址中,常可找到戰國,秦至西漢初年的陶片。固陽縣境內的秦長城,長達120公里。秦長城尚未建造,杞梁之妻哭倒長城之說,在時間上難以成立。關於孟姜女的民間傳說,雖然說法種種,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個故事再現了當時數十萬勞工築長城時餐風露宿,艱難...
吳起戰國秦長城遺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吳起縣。為防禦匈奴南下侵擾,築於秦昭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82年)。延安境內的戰國秦長城,西起吳起縣廟溝鄉郝林溝村南,經長官廟鄉和吳起鎮境內,進入志丹縣紙坊鄉,復入吳起縣薛岔鄉境內,經五穀城鄉邊緣地帶,進入榆林地區的靖邊縣紅柳溝鄉,全長約235公里。現為全國文物...
甘肅靜寧秦長城遺址 西南與通渭縣寺子鄉秦長城相接,在靜寧縣田堡鄉梢家灣入境, 經四河, 紅寺、高界鄉,在原安鄉李保村北面,與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蔣台一段相接,全長62公里。大部分城址已不明顯,唯田堡鄉陸家灣村的烽墩樑上,以及附近農民周姓住宅南側,城牆基尚存。塌陷斷面,土質堅硬,板築痕跡...
蒲城縣戰國秦長城遺址,又稱秦東長城。位於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境內,這段長城遺址修築於戰國秦簡公時期,北起蒲城縣西頭鄉,向南經東陳莊、平路廟至鈐餌鄉,全長約50公里。當時秦國為加強防禦,保障國內改革而修築長城,它是戰國時期最早的長城,也是秦國數條長城中的重要長城。遺址介紹 在蒲城縣平路廟鄉後阿坡...
榜羅鎮境內有蜿蜒20公里的戰國秦長城,是在甘肅境內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段。通渭榜羅鎮戰國秦長城是保存得相對完整的部分。雖然已經過去2000多年,但秦長城的遺蹟仍依稀可見。秦長城其形制,由長城、烽火台、塢堡3部分組成。長城為主體,烽火台為接點,塢堡則在長城內側,為駐營地。秦長城皆土築,其築法,先開地基...
臨洮縣戰國秦長城遺址首起於縣城北15公里的新添鄉南坪村殺王坡,(《乾隆狄道州志》有長城在州北三十五里的記載),然後由南坪北莊山頂而下,經過長城巷(村名,由長城而得名),峽口鄉灣腦、長城嶺、八里舖鄉、沿川子鄉、塔灣鄉蔡家嶺、堯店鄉花麻溝、石家樓鄉、楊家山,到長城坡關門前咀,過夾槽梁、老王...
蒲城戰國秦長城遺址,位於陝西渭南市蒲城境內的這段長城遺址修築於戰國秦簡公時期,北起蒲城縣西頭鄉,向南經東陳莊、平路廟至鈐餌鄉,全長約50公里。當時秦國為加強防禦,保障國內改革而修築長城,它是戰國時期最早的長城,也是秦國數條長城中的重要長城,又稱秦東長城。遺址結構 蒲城段長城遺址共發現兩處:一處位於...
巴彥淖爾市境內秦長城遺址分布較廣,約占全自治區1/3,東起烏前旗小佘太鎮,西至烏後旗潮格溫都爾鎮,全長240千米,其中小佘太鎮查斯太山一段保護最完好,長達2000餘米,始建於贏政28年(前219年)。簡介 該段長城位於烏前旗原小佘太鄉東北部,整段長城就地取材,所用石料基本是人工敲砸而成的條狀、長方體...
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承德城北圍場縣境內。東起與赤峰市接境的三義永鄉,西至老窩鋪鄉,或顯或隱,縣境內長約192.5公里。燕秦長城初由戰國時期的燕國為防禦東胡匈奴擄掠而修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沿用加固,並與其它新築長城連線。現存明顯遺址29段,約6.5公里。主要分布在地勢較高的山脊。多由土築,...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對象固原戰國秦長城正遭當地農民墾荒蠶食,有的地方已經被夷為耕地。 在福銀高速路口處,一段秦長城已消失變為耕地。固原市原州區清河鎮明莊村處的戰國秦長城遺址,長城內外全是農田,兩邊沒有任何防護設施以界定遺址的保護範圍。當地一農民正駕耕牛播種,新翻出的土地已與戰國秦長城形成了近一米...
戰國時的秦長城,據史念海《黃土高原森林與草原的變遷》一文所載:“為了防禦匈奴,秦昭襄王三十五年開始修築了一條長城,這條長城西起今甘肅省岷縣(秦時臨洮縣),經臨洮、渭源、隴西、通渭諸縣,越過六盤山再往寧夏固原,甘肅鎮原、環縣,陝西吳旗、綏德諸縣而止於無定河西岸”。吳旗縣境內的這段古長城遺址,從...
站在高處,依然可見長城順著山勢上下,狀若游龍,每隔一段尚能辨清古代烽火和障城的遺蹟,在包頭秦長城內外,留有8-9座古城遺址,其中,常可找到秦國至西漢初年的陶片。秦長城不僅在構築方法上有自己的風格,而且在防禦設施的建置也有一定的特色,秦長城以石築見稱,雄偉壯觀,漢代沿用,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
上林湖越窯遺址 露天青瓷博物館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 中國白酒文化的“無字史書”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 黃河上的第一座浮橋 秦代造船遺址 2000多年前的造船工廠軍事遺址 釣魚城遺址 東方麥加城 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 目前保存最好的漢長城 固陽秦長城遺址 秦代軍事防禦工事 黃河棧道遺址 沿用2000年的運輸要道 劍門蜀道...
長城在渭源境內,經過4個鄉鎮14個村,蜿蜒起伏37千米進入隴西縣境,全長39.2千米。這段古長城大部分地段殘高在3米左右,少數地段超過8米,每隔0.5千米有一小烽燧,5千米有一大烽燧。城垣下板築夯層清楚,瓦礫遍地。大部分牆體及附屬物為黃土夯築,部分為紅砂土夯築而成。現存渭源段戰國秦長城遺址主要由牆體、敵台...
秦長城遺址,是戰國時期秦為了防禦鄰國進攻和東胡、匈奴侵擾而修築的軍事設施。主要分布在明長城以南,在白于山區考古發現的長城遺蹟主要是秦昭襄王時為防禦匈奴圻築的隴西、北地、上郡三郡之地的長城,由甘肅的岷縣沿洮河而經臨洮、寧夏的固原、甘肅的環縣至陝西的志丹和安塞後,一支經綏德達榆林,一支經靖邊而北折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