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洮
隴西境內的長城是由渭源縣鄭家坪村段家岔進入隴西北方向的德興陰山,經福星、高塄、雲田、渭陽,從和平鄉的沙川里入通渭縣四羅坪,全長130多華里。遺址沿梁傍崖,蜿蜒起伏,斷斷續續,殘缺不全。溝谷地帶經多年水蝕風剝,遺蹟消失;沿山樑地段遺蹟明顯,夯築的土層清楚,走向脈絡清晰可見。福星鄉馬蓮峴到魚家咀俗稱長城梁,為戰國時代築的秦長城遺址,長約15華里,殘垣高1——2米,頂部寬約1——4米,基部寬6——9米,兩側有壕溝,共寬50米,遺址中有大量繩紋板瓦、筒瓦、盆、磚罐等殘片。
距縣城東北約百里的烏龍溝長城遺址,牆土呈黑褐色,猶如烏龍,翻山越嶺,蜿蜒于山巒之間,雄偉壯觀。
秦長城對防禦匈奴的侵擾,保障邊地人民生產生活的安全起了重要作用。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一項傑出創造,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之一,也是中華民族文明悠久的象徵。
渭源
渭源縣境內
長城自堯甸進入渭源縣黎家灣公社的竇家灣、康家山南面,沿關山南下,過盧家後灣、白崖[上丿下山],到城關公社新林大隊老虎灣,沿山樑插向大石岔南面,經七聖公社所在地及汪家山達於“城濠隊”,北過方家梁、紅峴林場上高咀山,轉向東到池坪梁,再北經祁家坪南面之史家溝梁(史家莊東面),北到康家崖灣北面,從上鹽灘、下鹽灘中間穿過,由野狐灣梁進入隴西縣境內。
通渭
在榜羅公社四羅坪南面山脊到平道大隊許家堡子山脊上,長城遺蹟十分明顯,並於夯層上發現直徑30厘米的方形抹角夯窩。這些地段暴露豐富的紅褐色、青灰色不規則繩紋、搓板狀弦紋瓦片(圖一八)。瓦片厚1.3至1.8厘米。在榜羅一農民處還徵集到長城下出土的一塊完整的繩紋筒瓦,直徑17、長67厘米(圖一二)。在四羅坪徵集到一塊長城建築用水管,直徑27、殘長48厘米(圖一三),此種水管使用時應以兩塊合為一圓桶狀。許堡大隊峴背後四面有一烽燧,上呈半圓形,直徑5.2、斜高8、底周長約45米。長城從峴背後下山後,過馬家河、澗灘崖邊下,翻桃園子梁,經下店子“城濠地”、四灣川,翻牛夢頭梁過大河灘進入文樹公社境,呈南北走向。然後,經焦家山從莊灣南面下山,由潘家河西面上“城濠梁”,飯梁經盧家咀當莊,從涸澇來西面上山。山頂上長城有一墩台,當地人稱望兒台。翻山後從樹兒[上丿下山]東邊下山過李家溝,此段長城走向為東偏北30度。過李家溝後,從紅溝東面上何家坪的“長城坡”,進入第三鋪公社“城濠灣”大隊姚灣。在“長城坡”山樑上有一段“丁”字形城牆,因部分已平為耕地,僅殘留三個大墩,故名墩墩梁。其夯層分別為8、10、13厘米,殘高3米。周圍暴露許多繩紋瓦殘片和繩紋灰陶器殘片。姚家灣以北到郭家山一帶長城遺蹟不明顯。到郭家山西面翻野韭菜灣即為第三鋪的“長城灣”,約有40米長的長城殘跡,高2米以上(圖一四)。由於風雨剝蝕,其東側露出十分清晰的夯層,每層厚8厘米,夯窩亦很明顯,略呈方形,四角稍圓,似為木夯之印。此處暴露的繩紋瓦內側飾規整的菱形格紋,與臨洮“長城嶺”上採得的極為相似。從“長城灣”翻山到郜家岔梁後經郭家山,過牛谷河,上史家山進入錦屏公社店灣的“城濠梁”,下山過大河溝上陽坡了[上丿下山],經硬灣、賈岔、郭家岔到李家川。賈岔西面長城遺蹟不明顯,現狀為一小路。但耕出的青、紅二色繩紋瓦較多,其內側為素麵、布紋兩種。從長城斷面上可看出其基部深下地表1米以上。由此往東北經權家山、楊家咀、盧家河、翻剪子壑峴梁,過北城公社周家咀、黃家灣南面的“長城梁”到陳家上灣,有一長城遺蹟稱“小壑城門”(圖一六)。長城翻過李家岔南面的那坡山後,即沿北城鋪梁(樑上全平為耕地,僅有繩紋瓦殘片暴露)北經“鮮家城濠”、朱家灣溝、灣兒來、郭家山。過山從華刺溝東面進入寺子公社境內。上吊咀山,可見四條壕溝、三道凸起呈南北走向。越過王兒河後在潘家峽西面上“長城梁”,經白崖■、過賈家溝的“長城灣”。這一帶長城遺蹟明顯,沿線暴露遺物較多。潘家峽曾出土數塊完整的繩紋板瓦及殘筒瓦,板瓦寬37、長53、筒瓦直徑17.5、殘長39厘米。繩紋瓦內側飾菱形格紋。賈家溝“長城灣”約有300米的一段長城,其南側夯層清晰,厚8至10厘米,城牆殘高2米左右(圖一七)。“長城灣”山樑頂上有兩道凸起的城牆遺蹟和一道壕溝,城牆基部寬10米以上。長城由此處翻山後從“長城渠”下山,過宋家河灣經山坪大隊上大營梁到張家灣。此地有一座圓形烽燧遺蹟,並有繩紋瓦殘片暴露。長城從張家灣翻山後進入靜寧縣田堡公社陸家灣,經馬家堡子高廟梁一直向東北延伸。
定西
定西地區境內的長城遺蹟確係秦昭襄王時所築。史載))秦向西擴展疆土主要有三次:一次是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秦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4];再一次是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又使司馬錯伐隴西”[5];第三次是昭襄王三十七年(前270年)“滅義渠”[6]。前兩次未言築長城事,而“滅義渠”後有築長城的記載。如《史記·匈奴列傳》:“秦昭王時,義渠戎王玉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秦之隴西郡轄有今臨洮、渭源、隴西、通渭、天水等地,北地郡轄有今靜寧、固原、平涼、鎮原、慶陽、環縣、合水等地,上郡轄有今榆林、延安、綏德等地。秦昭襄王時修築的長城恰在隴西、北地、上郡三郡的外圍地帶,其西起臨洮縣新添公社三十墩南坪望兒咀,經渭源、隴西、通渭、靜寧、西吉、隆德、固原、合水、環縣,到陝北靖邊、橫山、榆林,“於神木縣北窟野河側傍”“而達到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東北的十二連城”,“隔著黃河,和托克托縣遙遙相對”[7]。這整段長城屬於寧夏、隴東到陝北所轄的地段,史籍有所記載[8]。寧夏、陝北地段基本上已調查清楚,屬於甘肅平涼、慶陽二地區所轄地段需待進一步調查。
前述諸家之說,涉及一重要問題,即秦長城是否首起岷縣。秦長城首起臨洮(即今岷縣)說,最早見於司馬遷《史記》,稍後見於西漢淮南王劉安《淮南子·人間訓》漢代高誘注“西起隴西臨洮”,再後見於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築長城起自臨洮,至於碣石”。而認為秦之臨洮即為岷縣之說,最早見於唐初李泰、蕭德言所修《括地誌》,其中說:“秦隴西郡臨洮縣即今岷州城,本秦長城首,起州西二十里。”此後,一般史籍和有關學者多沿襲此說。如唐杜佑《通典·州郡典》和鄭郡岷州條云:“岷州,春秋及七國時並屬秦,蒙恬築長城之所起也。註:屬隴西郡,長城在郡西二十里崆峒山,自山傍水而東,即秦之臨洮境在此矣。”南宋馬端臨《文獻通考》亦沿其說。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臨洮府岷州衛溢樂縣條云:“今衛治本秦臨洮地,西魏置溢樂縣”。清康熙四十一年版《岷州志》古蹟條載:“秦蒙恬築長城自岷州始。”《甘肅輿地記》岷州條載:“秦長城在縣西。”顧頡剛先生曾於1937年至1938年親臨岷縣調查,而“達岷後,叩城址,無能舉者”,未發現任何秦長城遺蹟,但在渭源、臨洮見“慶坪(渭源轄)之東北山峰峭削,其上長城隱約可辨,窯店(今臨洮堯甸)之西北即長城坡也,若斷若連,與慶坪同”[9]。據我們不完全的調查,不管從今岷縣至渭源(如《中國歷史地圖集》所繪)還是從今岷縣到今臨洮之間,均為發現早期秦長城遺蹟。甘肅省武都地區文化教育局於1982年10月編印的《武都地區文物概況》載“岷縣文物單位”第九號秦代“鐵關門長城遺址”,僅備註“有殘城”,但並無任何科學的考古說明。“鐵關門”是否為秦以後的城堡關隘,似可存疑,從《武都地區文物概況》載的文物分布圖上看,“鐵關門”位於岷縣城西十里公社的洮河南岸,很可能是據史籍記載的“秦長城在縣西”而判斷為秦長城遺蹟德。《狄道州續志》曾對秦長城首起岷縣說提出質疑:“《括地誌》云:臨洮即今洮州,是移長城於洮州矣。《文獻通考》云:秦之(臨)洮即今岷州,是又移長城於岷矣。是皆未目睹夫長城行由起,故不覺言之恍惚也。《舊志》:長城在臨洮城東三十五里,今考其地,在東峪溝北山蒼鷹咀起點(按:據實地考察,長城首起三十墩南坪望兒咀,從蒼鷹咀以東糖房灣東側蔡家嶺經過)至翠屏鋪太平灘山出境,歷五十餘里。”另外,秦昭王時在隴西、北地、上郡之外圍修築長城,目的是防範北方、西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秦置隴西郡,郡治狄道,即今臨洮,西有洮河天險,北有長城護衛,防守有恃。如長城自岷縣沿洮河通往臨洮,而竟在沿洮河北上一段後,又向東繞一個大圈,而將作為政治軍事中心的隴西郡治狄道擯於其東側城外,這不論在戰國還是秦統一之後似都難以令人信服。至於秦滅六國後“北遂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險制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10]者,正確的解釋是連線舊有的長城,並在新擴的地域如蘭州地區(隴西郡轄)、河套地區(即河南地)構築新塞[11]。在秦的西疆則利用洮河、黃河險要“因河為塞,築四十四縣城臨河,徙適戎以充之”[12]。總之,秦長城起首今岷縣西二十里之說是否為史籍的誤記或誤斷,西起岷縣沿洮河是否有一條連續不斷的長城“達於黃河之濱”,這裡都只能暫時存疑,有待今後進一步的考察和研究。
岷縣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將蒙恬率三十萬眾,築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延袤萬餘里。哪裡是秦長城西端起首之處?關於這個問題,近年來臨洮的學者作了一些有益的考察,成績是可喜的。但是,有些同志將古之臨洮混淆為今之臨洮。史學根據是不足的。我們不否認,現今臨洮有一段秦長城遺址,但那是秦昭王所築的,而始皇所築之城,則由於拓地甚廣,把起點延伸到了現今岷縣城西。
據《元豐九域志》載:"熙州(現今臨洮)無古蹟,秦長城在岷州界。"在唐代的《元和郡縣誌》、宋代的《太平寰宇記》、明代的《讀史方輿紀要》和今人王國良的《中國古長城考》等各種文獻都說:"秦長城的 起點在岷縣"。杜佑《通典·州郡典》岷州條下說:"秦長城在郡西二十里之崆峒山,自山旁洮水而東,即秦之臨洮郡至此矣。"崆峒山即岷縣城西大溝寨的五台山。這裡是洮河轉彎處,與岷山鄉的跌馬遺址相對,大溝寨山下之鐵關門村,就是秦長城的起點。這裡在過去都有標誌,後被鄉人毀掉。
秦長城起於岷縣,有大量的遺物、遺址可證。一是岷縣有大量的秦國貨幣。公元1947年,岷縣中堡村發現一秦代窯藏,出土的秦半兩銅錢達數萬枚;二是有分布廣泛的秦瓦遺存。大量的秦瓦布點頗廣。城東的龍望台、白塔寺以及城北岷山鄉的板達溝,都屢見不鮮。岷縣城內,冶家崖文化堆積層(今岷縣醫院內),秦瓦更多,歷歷可數;三是岷縣北部山區遺存有大量的人工壕溝。卓坪壕溝位於卓坪西北側,距縣城約40公里。壕坎由兩部分組成,一條沿山脊西南側向下延伸,過二級台地直達洮河灘頭,長約4公里,當地民眾稱其為"古城壕"。另一條位於山腳前緣,在溪溝邊與古城壕相接,向西北延伸至馬連灘村南,長約1.5 公里,當地民眾稱為"胡道"。古城壕寬5-11米,深度多在5米以上,壕底被村民開墾,闢為農田。當地村民言稱"古城壕亘古就有",我們從採集到的瓦片推斷,這是秦人的遺 址。秦長城起點在十里鄉之鐵關門,卓坪一帶的壕溝則為有力的證據。長城遺址在岷縣,起首處也在岷縣,不容置疑。
相關內容
關於戰國秦長城的起點、走向問題,見於專著、論述的意見頗不一致。一般都根據史籍所載,認為起點在今岷縣。張維華先生《中國長城建置考》(上編)認為,秦昭王時所築長城“首起於今甘肅岷縣之西南,北行徑臨洮、渭源之境,直達皋蘭。再由皋蘭東行,越隴山,入固原縣境”,並附有戰國秦長城圖(圖一九)。1975年中華地圖學社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1982年地圖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及四川南充師院編《中國古代歷史地圖集》中都將戰國秦長城的起點標示在今岷縣,自此沿洮河北行,連線渭源,經臨洮縣城東側抵黃河,沿黃河東北行經蘭州、靖遠,至祖厲河中游向東與固原長城相接(圖二0)。
史念海先生雖亦持戰國秦長城首起今岷縣說,但所述走向與以上諸家不同,他認為戰國秦昭王所築上郡、北地、隴西三郡長城“以理度之,當起於今甘肅岷縣”;今臨洮縣是兩條長城的分岔處 ,其中“趨北方的為秦始皇時的長城”,即由臨洮向北抵洮河口,再沿黃河北達河套;“趨東南再折東而行的則是秦昭王時的長城”,它由岷縣沿洮河東岸“到今臨洮縣境,繞縣城東行”,經渭源與寧夏固原縣境的昭王長城連線[3]。在所附《秦昭襄王時長城圖》中,此段長城由甘、寧二省區交界的“城背後”起繪,與西南渭源縣北長城相連線(圖二一)。
以上諸說,均未涉及我們調查發現的渭源以東經過隴西,通渭和靜寧縣的這段長城。史念海先生所述長城大體走向較為明確,但圖中今臨洮至“城背後”的一段與實際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