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都紅薯

秦都紅薯

秦都紅薯,陝西省鹹陽市秦都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秦都紅薯,明清時期已有種植。2001年開始,初步形成了以馬莊、雙照為主的紅薯產業基地,逐漸成為農民民眾發展家庭經濟的支柱產業。秦都紅薯種植區域位於鹹陽北塬的馬莊鎮和雙照街道辦,距鹹陽市區15公里。秦都紅薯皮紅條正,口感乾麵,味道香甜,適合烤、蒸。

2013年12月30 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秦都紅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都紅薯
  • 產地名稱:陝西省鹹陽市秦都區
  • 品質特點:皮紅條正,口感乾麵,味道香甜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第2046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3年12月30日
產品特點,感官品質,品質指標,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感官品質

秦都紅薯形狀美觀,長條形;粗細均勻,大小適中,單重0.3-0.4千克;皮紅條正;口感乾麵、味道香甜,適合烤、蒸。

品質指標

秦都紅薯富含澱粉、膳食纖維、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其中每100克中含維生素C34.50-36.64毫克,乾物質30.2-32.3克;每公斤含鈣444.5-471.9毫克。營養價值高,被營養學家們稱為營養最均衡的保健食品。

產地環境

秦都紅薯種植區域位於鹹陽北塬的馬莊鎮和雙照街道辦,距鹹陽市區15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08°37′-108°45′,北緯34°18′-34°26′。東到三合村,南到下帝王村,西到龍北村,北到將相村,轄57村,總面積2萬畝。
秦都紅薯生產基地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土壤偏沙,土質疏鬆,無工業污染,對發展紅薯生產非常有利。地下水資源豐富,以自然降雨和渠、井水灌溉為主,灌溉便利,是種植紅薯的天然寶地。

歷史淵源

秦都紅薯,明清時期已有種植。民國十八年(1929年)關中大旱,紅薯以其“一季紅薯半年糧”的糧食屬性,解決了成千上萬三秦兒女的飢餓之苦;20世紀六、七十年代,糧食供求緊張時期,紅薯在解決民眾溫飽、渡過饑荒上發揮了很大作用。2001年開始,初步形成了以馬莊、雙照為主的紅薯產業基地,逐漸成為農民民眾發展家庭經濟的支柱產業。

生產情況

從2001年開始,秦都區委、區政府推廣地膜紅薯栽培技術,初步形成了以馬莊、雙照為主的紅薯產業基地,種植面積達到2萬多畝,占兩個鎮辦耕地面積的20%,逐漸成為農民民眾發展家庭經濟的支柱產業。
秦都紅薯秦都紅薯

產品榮譽

2008年,秦都紅薯以其皮紅條正,品質好,口感乾麵、味道香甜及富含澱粉、膳食纖維、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的特徵榮獲第十五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后稷獎”。
秦都紅薯秦都紅薯
2013年12月3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秦都紅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鹹陽市秦都區的馬莊鎮和雙照街道辦,東到三合村,南到下帝王村,西到龍北村,北到將相村,共57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08°37′-108°45′,北緯34°18′-34°26′。

質量技術要求

  • 安全要求
秦都紅薯的產地環境嚴格按照部頒NY5332-2006無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產地環境條件要求標準執行,農藥殘留檢測嚴格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進行處理;產品標準符合NY5304-2005《無公害食品薯》。
  • 特定生產方式
品種選擇:秦都紅薯主栽品種為栗子香,占總種植面積的70%。
秦都紅薯秦都紅薯
種植技術:從2009年起,秦都區莽塬紅紅薯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甘薯研究課題組簽訂技術契約,引進脫毒優質薯苗技術和高壟覆膜技術,從選苗、整地、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生產和技術環節,總結出了一套先進的地膜紅薯規範化栽培模式。 1、脫毒優質薯苗技術:選擇具有本品種特徵、薯皮光滑、皮色鮮艷、薯塊均勻、大小適中、無病無傷、未受冷害和濕害、白漿多的0.15-0.5公斤薯塊作種薯。按每畝地32公斤紅薯種用量,用51-54℃的溫水浸10分鐘即可。或用50%多菌靈加水500倍,或用70%甲基托布津加水700倍浸種10分鐘。 按背風向陽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原則準備苗床,要求床土疏鬆、肥沃、無病菌,5-8公分厚,內施一定量腐熟農家肥和硫酸銨,按大薯密排、小薯稀排、排時上齊下齊的原則使用薯塊上面覆土一致,出苗均勻整齊。 2、高壟覆膜技術: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通氣性好、無工業污染源、有排水條件的沙壤土;3月初前後擇雨後晴天翻耕土地,畝施腐熟農家肥2000-3000千克、硫酸鉀肥20-30千克、磷肥50千克;耕深20-25厘米,整碎耙平,開好排水腰圍溝,溝深30厘米、寬40厘米,溝底平直,做到明水能流、暗水能排;起寬80厘米、高30厘米左右的栽培壟和寬40厘米、高30厘米左右的壟溝;壟溝應與腰圍溝相通。選幅寬1.2-1.5米的薄膜,逐壟覆蓋,膜周邊用土塊壓實壓嚴;在有薯秧處扎一個小孔,將薯秧摳出薄膜外,並用細土將膜口封嚴,防風吹起薄膜,影響覆膜效果和傷苗。當栽後的薯藤長至30-40厘米時,進行手提薯藤蔓理順到兩壟間的壟溝內;及時防治病蟲害和做好抗旱排澇工作。同時,通過測土取樣,對不同地塊進行肥力評估,按實際需要,進行肥料配比。除施足底肥外,還要施好窩肥、催苗肥、促薯肥及後期葉面追肥等。
收穫適期:秦都紅薯的收穫適期一般是在氣溫下降到15℃時開始收刨,氣溫在10℃以上或地溫在12℃以上寒露前後收刨完畢。秦都紅薯高壟覆蓋地膜栽培,能增加地溫,延長生產期,通風透光,利於保墒。經實地測產結果表明,每畝增產30%以上。

專用標誌使用

秦都紅薯的生產經營者在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前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交使用申請書、生產經營者資質證明、生產經營計畫和相應質量控制措施、規範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書面承諾以及其他必要的證明檔案和材料。
秦都紅薯秦都紅薯
經審核符合標誌使用條件的,秦都紅薯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持有人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標誌使用申請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定,在協定中載明標誌使用數量、範圍及相關責任義務。
秦都紅薯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定生效後,標誌使用人方可在農產品或者農產品包裝物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並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活動。
秦都紅薯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要建立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檔案,如實記載地理標誌使用情況,並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督。
秦都紅薯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檔案需保存五年,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持有人和標誌使用人不得超範圍使用經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