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史(細講中國歷史叢書之一,馬孟龍著)

秦漢史(細講中國歷史叢書之一,馬孟龍著)

本書是《細講中國歷史叢書》中的一冊。

“細講中國歷史叢書”是一套面向大眾的、可信的、通俗化的中國歷史。由著名歷史學家李學勤和著名出版家郭志坤聯合主編,由12位學者合力奉獻,一套12冊。

開放的時代:秦漢史——秦王政“振長策而御宇內”,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漢承秦制,在四百四十餘年間“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漢統治者雖然倡導“獨尊儒術”,實則是“霸”、“王”二道並用。秦漢是開放的時代,絲綢之路的開通,佛教的傳人,皆在其時。

基本介紹

  • 書名:秦漢史 
  • 又名:細講中國歷史叢書·秦漢史
  • 作者:馬孟龍 
  • ISBN:978-7-2081-2630-5 
  • 類別:歷史通俗讀物
  • 頁數:237頁 
  • 定價:48元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720×1000 1/16
  • 叢書名:細講中國歷史叢書 
  • 主編李學勤 郭志坤 
  • 總策劃:郭志坤
  • 策劃:上海文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監製王興康 朱錦川
  • 特約編輯:郭泳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作者評說,作品系列,

內容簡介

本書從秦始皇統一天下落筆,至漢獻帝禪讓帝位而終,記述了帝國興起、發展至衰亡的全過程,對秦漢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狀況皆有涉及。全書以重要歷史人物權力迭興為主要線索,以通俗的筆觸,圖文並茂的形式,對秦漢歷史的發展脈絡做了深入淺出的展示。秦王政“續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漢承秦制,在四百四十餘年間“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漢統治者雖然倡導“獨尊儒術”,實則是“霸”、“王”二道並用。秦漢是開放的時代,絲綢之路的開通,佛教的傳入,皆在這一時期。書後附有秦漢大事記、秦漢皇帝世系表、主要參考書目、秦時期形勢圖、西漢時期形勢圖、東漢時期形勢圖。
本書是《細講中國歷史叢書》中的一種。這套叢書自史寫到史,共分12部,作者由來自復旦大學等高校的歷史研究專家組成。他們根據需要,選擇對某些人和事加以細講,其中有解疑釋惑,有糾正誤解,有典故分析。堅持真實可信與通俗易懂的標準,行文強調平易流暢,每一部正文前置彩色插頁4面,正文配圖200餘幅左右,正文後附有大事年表、帝王世系、歷史地圖以及重要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馬孟龍(《秦漢史》作者)
秦漢史
歷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秦漢史、歷史地理出土文獻。曾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考古》、《文史》、《中華文史論叢》、《歷史地理》、《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出版學術專著一部。曾獲第四屆“譚其驤禹貢基金青年歷史地理論著獎”論文類三等獎。現為復旦大學歷史系講師。

目錄

序一
序二
秦漢史
導語
第一章 秦朝的建立
第一節 新制度的創立
第二節 統一戰爭的進一步擴大
第三節 展示帝國實力的偉大工程
第二章 秦朝的滅亡
第一節 帝位更替
第二節 關東的義軍
第三章 楚漢之爭
第一節 項羽集團的崛起
第二節 劉邦集團的崛起
第三節 楚漢決戰
第四章 西漢的建立
第一節 天下秩序的重建
第二節 漢朝與周邊民族政權的關係
第五章 文景之治
第一節 呂氏集團的覆滅與文帝即位
第二節 文帝的“寬嚴兼濟”
第三節 景帝面臨的挑戰
第六章 武帝勵精圖治與西漢盛世
第一節 初露鋒芒
第二節 反擊匈奴
第三節 開疆拓土
第四節 經營西域
第五節 新的經濟、財政政策
第六節 強化皇權與統治政策的轉變
第七節 文化繁榮與宗教改革
第七章 武帝末年的統治危機
第一節 全新的帝國
第二節 對外征伐的失利
第三節 皇室內亂與地方叛亂
第八章 霍光專政與宣帝中興
第一節 昭帝時代的“與民休息”政策
第二節 霍光權勢的確立
第三節 霍氏覆滅與宣帝親政
第四節 邊疆秩序的重新安定
第九章 儒學治國
第一節 元帝、成帝對儒學的推崇
第二節 儒家學術的繁榮
第三節 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
第十章 王氏專權與短命的“新朝”
第一節 王氏外戚勢力的確立
第二節 王莽篡漢
第三節 新朝:遵循儒家理念構建的理想國家
第四節 新朝滅亡
第十一章 東漢的建立
第一節 劉秀的發跡
第二節 經略河北與劉秀稱帝
第三節 天下的重新統一
第四節 東漢新政
第十二章 東漢的復興
第一節 重塑皇權
第二節 儒學的重新定位
第三節 中原王朝威望的重建
第十三章 東漢的衰落
第一節 外戚、宦官專權
第二節 士人集團的形成與黨錮之禁
第三節 北疆統治秩序的崩潰
第十四章 東漢的滅亡
第一節 地方門閥與經學世家的崛起
第二節 黃巾起義
第三節 群雄紛起與漢室流亡
附錄
附錄一 秦漢大事記
附錄二 秦漢皇帝世系表
附錄三 主要參考書目
秦時期形勢圖
西漢時期形勢圖
東漢時期形勢圖
結束語

作者評說

“統一”是秦漢帝國留給我們的最大遺產。我們雖然距離秦漢時代已有兩千年之遙,但我們仍然在使用秦人的文字,自稱“漢人”,甚至還在遵循秦漢時代形成的生活方式。秦漢帝國雖已遙遠,但依然親切,我們不妨一起翻開《秦漢史》一起去尋找那個逝去的偉大時代。
以往通行的幾種《秦漢史》主要是以王朝的建立、繁榮、衰落、滅亡作為主線進行敘述。我感覺這種寫法很容易給讀者造成一種錯覺,即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專制歷史似乎是按照同樣發展規律而進行的王朝周期循環。 所以我在寫作這本書時,很留意強調秦漢王朝自身歷史發展的“個性”。例如西漢建立之初,面臨匈奴、諸侯王國和功臣軍功集團三方面的威脅,西漢初年的幾任皇帝一直在尋找應對上述危機的方法,直到武帝才通過中央集權的方式解決了這些問題,從而引領西漢王朝走向全面興盛。但是高度集中的皇權,又給外戚干預政治創造了機會,所以西漢後期的朝廷政治基本是皇權與外戚勢力之間的博弈。我感覺抓住這些歷史發展的脈絡,是我們深入理解秦漢歷史的鑰匙。
另外,書中也融入了我個人對秦漢歷史的理解。
像秦代非常著名的“焚書坑儒”,前人大多認為是秦始皇暴虐統治的體現,但我卻嘗試解釋導致該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秦國能夠在兼併戰爭中占得優勢,主要依靠的是高度集權的專制體制,這種專制體制在秦國統一天下後達到頂峰。而當政治專制達到一定規模後,必然要向思想領域滲透。“焚書坑儒”的出現,其實正是專制體制試圖控制思想領域的結果,是一種思想專制。
又如秦王朝的對外擴張,以往多與秦始皇“窮兵黷武”相聯繫。但我覺得這種英雄人物決定歷史的說法過於簡單。在這本書中,我強調在戰國末年的兼併戰爭中,秦國存在著一個因軍功而獲益的龐大軍事利益集團。一旦戰爭停止,軍功利益集團便失去了晉升和壟斷國家資源的途徑。所以秦國在完成兼併戰爭後迅速走向對外擴張,正是軍事利益集團推動的結果。
當然這些只是我的一家之言,講得是否有道理,還需要讀者和專家們評判。

作品系列

夏史》——郭泳
殷商史》——王進鋒
西周史》——黃愛梅
春秋史》——陳雪良
戰國史》——於凱
《秦漢史》——馬孟龍
魏晉南北朝史》——陳雪良、張德文
宋史》——余蔚
元史》——溫海清
明史》——張海英
清史》——馮賢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