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擬小鯢

秦巴擬小鯢

學名Pseudonhynobius tsinpaensis(Hiu and Hu) Tsinpa Salamander,雄鯢全長119毫米-142毫米,頭體長62毫米-71毫米。約3.2億年誕生,比恐龍還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巴擬小鯢
  • 外文名:不詳
  • 誕生:約3.2億年
  • 分布陝西
形態特徵,生物學資料,種群狀態,地理分布,生長環境,生活習性,生長繁殖,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雄鯢全長119~142 mm,頭體長62~71 mm,雄鯢尾長為頭體長的95%。頭部扁平呈卵圓形,頭長大於頭寬;吻端鈍圓, 無唇褶; 有前頜囟, 犁骨齒列較短, 呈 “”形,每側有齒7~10枚。軀幹略呈圓柱狀,背腹略扁; 尾略短於頭體長; 尾基部較圓,向後逐漸側扁,尾末端多鈍圓。皮膚光滑,眼後有一條細縱溝; 體背中央脊溝略顯; 肋溝13條; 頭體腹面光滑,頸褶明顯。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末端僅相遇; 掌、跖部無黑色角質層,前足4個指,後足5個趾。體尾背面金黃色與棕黑色交織成雲斑狀; 腹面藕荷色,雜以細白點。雄鯢頭體及四肢上無白刺,肛孔前緣有一個淺色乳突。卵呈圓形,卵徑5mm左右,動物極淺灰色,植物極淺黃色。幼鯢體和四肢背面為淺藕荷色或棕黃色,背脊兩側有黑褐色斑或有點斑,體側為銀白色,尾鰭褶上有大小黑點; 腹面乳白色; 外鰓3對; 指、趾末端有黑色角質層似爪狀。
秦巴擬小鯢秦巴擬小鯢
秦巴擬小鯢秦巴擬小鯢

生物學資料

該鯢生活于海拔1 770~1 860 m的小山溪及其附近。成鯢營陸棲生活,白天多隱蔽在小溪邊或附近的石塊下。成鯢主要捕食昆蟲和蝦類。5~6月為繁殖期,雌鯢產卵袋一對,一端相連成 “柄” ,黏附在石塊底面,另一端漂於水中。卵袋長39~79 mm,中段直徑10~11 mm,其自然彎曲似香蕉狀形; 卵粒單行排列在卵袋內,每一袋內有卵6~11粒,每一雌鯢產卵13~20粒。幼體全長達60 mm以上時,外鰓逐漸萎縮至變態成幼鯢。
秦巴擬小鯢秦巴擬小鯢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種群數量較少。受脅等級: 易危VU。

地理分布

分布於陝西(周至、寧陝)、四川萬源、通江)。

生長環境

秦巴擬小鯢生活在秦嶺、大巴山海拔1770~1860m的小山溪及其附近。
流溪水量小,坡度不大,在階梯式的低凹處為淺水凼,溪水清澈見底,pH5.5~6.0,水底
多碎石,並雜有少量淤泥和落葉;溪邊以草本植物和灌叢為主,植被茂密,十分陰濕。
晝伏夜出,成體不直接生活在水中,白天大多隱蔽在溪邊或乾涸的溪底大石塊下或碎石
坭縫中。幼體多在石塊下遊動或匍匐在淤泥上,幼鯢亦活動在岸邊石堆中;行動敏捷,
受驚擾後即迅速進入其他石塊下或石縫中。
秦巴擬小鯢秦巴擬小鯢

生活習性

棲息地在海拔1770米-1860米的山區。成鯢營陸棲息生活,白天多隱蔽在小溪邊或附近石下。捕食昆蟲和蝦類

生長繁殖

5-6月為繁殖期,卵鞘袋成對粘附在水盪內石塊下,每一袋內有卵6-11粒,雌鯢產卵13-20粒。幼體全長60毫米以上逐漸完成變態。5~6月在溪內發現卵膠袋和大量幼體。卵膠
袋成對,一端相連成“柄”粘附在石塊下面,另一端細尖而游離於水中,彎曲呈香蕉狀
或“C”形。曾見到在溪底一塊30×10cm2的石塊下貼上著5對卵膠袋,袋內的胚體大多
數已出現3對外鰓。根據5~6月在同一環境中採到的成鯢、幼體和卵膠袋中正在發育的胚胎等情況分析,
估計該鯢繁殖期較長,可能在4月末至6月下旬,5月為產卵盛期。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