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人物成就,主要作品,人物評價,
人物簡介
秦嶺雲先生出生於一個民間畫工之家,在畫行的作坊里度過童年,從小對傳統的壁畫、燈畫、泥塑、剪紙等造型藝術有濃厚興趣;國小畢業後,因為家貧,考進一所位於本城的省立第五師範學校,使他有機會接受從北京、上海學習回來的美術教師們的教導,對繪畫產生了日益強烈的愛好;1934年7月考入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繪畫系西畫組,學習素描、油畫三年。
抗日戰爭爆發後,秦嶺雲到湖南沅陵國立藝專繼續學習;1938年3月起,他在重慶等地歷任國民黨中央陸軍軍校政治部新生社藝術幹事、國立第十五中學教師、國民政府教育部重慶青木關民教館藝術主任、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附中及國立第十中學教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供應社組長;1950年參加文化部出版局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工作。以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從事美術教育、編輯、考古工作,並致力於繪畫的研究工作,1974年退休;1987年2月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秦嶺雲先生生前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山水畫研究會藝術指導、北京美術學會理事、《詩書畫》叢刊主編、《中國畫》月刊編委,中山書畫社副社長、炎黃書畫院副院長,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理事。
2008年1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人物成就
幾十年來,他刻苦鑽研了古代和近代的繪畫理論和著名畫家的作品,對兩宋的山水畫以及宗教藝術接觸更多,但他在繪畫實踐中有自己獨到的心得。他說:“筆為骨,墨為肉,要筆法剛健,墨氣要活脫”;“用墨講究用水,以墨為形,以水為氣,利用水的溶化,充分發揮墨的光彩韻致。”他時常說起,要把山水畫畫好,一定要處理好情景之間、意趣之間的關係,追求情景交融,以情促景,景中寓情;追求形神兼備,形外有神;追求意在筆先,有法有趣,趣見法外。寥寥幾句話,概括了他所體會的傳統中國畫的妙理。
秦嶺雲力求以新的面貌,立足於中國畫壇。他認為今天的山水畫應有今天的神髓和風貌,不應完全雷同於前人,語言應該是自己的,思想情感應該是自己的,在立意、取材、筆墨、章法、皴染、點景上應該甩開手走自己的道路。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作的,1950年後,他由於工作關係,有條件“行萬里路”,瀏覽了幾乎所有的名山大川。下
秦嶺雲對寫意山水畫論述十分精闢;他在《寫意山水畫技法》中談到,寫意山水要求富有畫家的情性,形神兼備、象外有形、情景交融、法趣俱有、趣出法外,方稱高手。他告訴初學畫的人,要想升堂入室,步步升高,就要在磨練筆墨技法的同時,注意內在修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畫家不喜讀書,不出家門,前途是不會寬廣的。只有深入持久地到生活中去體驗感受,才可能日新月異、自立門庭。
主要作品
秦嶺雲先生不僅是山水畫家,還是一位用功極勤的中國美術遺產整理者和介紹者,先後出版了《民間畫工史料》、《永樂宮》、《法海寺壁畫》、《中國壁畫藝術》、《趙佶的畫》、《鄭板橋》、《揚州八家叢話》等著作和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