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紅鸛

秘魯紅鸛

秘魯紅鸛(學名:Phoenicoparrus jamesi):又名秘魯火烈鳥。體長90-92 厘米,體重2千克。體大而甚高,是一種體羽偏粉色的水鳥。嘴粉紅而端黑,嘴形似靴,頸甚長,腿長,紅色,兩翼偏紅。亞成鳥淺褐色,嘴灰色。

棲息於人跡罕至的寬闊淺水域。常結成數十至上百隻的大群一起生活,飛行時頸伸直。多立於鹹水湖泊,嘴往兩邊甩動以尋找食物。在淺灘用蘆葦、雜草、泥灰營造圓錐形巢穴。性機警、溫和,善游泳,但很少到深水域,飛行慢而平穩。以水中甲殼類、軟體動物、魚、水生昆蟲等為食。

秘魯紅鸛分布在很小的範圍內,在安第斯山脈,秘魯通過玻利維亞西部和阿根廷西北部至智利北部南端。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秘魯紅鸛
  • 拉丁學名:Phoenicoparrus jamesi
  • 別稱:秘魯火烈鳥、詹姆斯火烈鳥、蓬那紅鸛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紅鸛目
  • 紅鸛科
  • :紅鸛屬
  • :秘魯紅鸛
  • 命名者及年代:Sclater, 1886
  • 英文名稱:Puna Flamingo
  • 英文名稱:James's Flamingo
  • 英文名稱:lesser Andean flamingo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集群,食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秘魯紅鸛體長90-100厘米,體重1.5-3.0千克,翼展1.0-1.6米。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較大成槽狀;秘魯紅鸛的鳥喙比大多數火烈鳥品種短,但比較頭部仍然顯得十分巨大。頸長而曲;腳極長而裸出,向前的3趾間有蹼,後趾短小不著地;翅大小適中;尾短;體羽白而帶玫瑰色,飛羽黑,覆羽深紅。
雄雌相似,是一種羽色鮮艷,多姿多彩的大型涉禽,全身的羽毛呈橢圓體,主要為粉紅色和白色,有黑色飛羽和鮮艷的紅色,細長的肩部羽毛。特別是翅膀基部的羽毛,光澤閃亮,遠遠看去,就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因此得名。在繁殖季節,成鳥的整個粉紅色胸部具有血色條帶。
它的體形長得也很奇特,身體纖細,頭部很小,鐮刀形的嘴細長彎曲向下,前端為黑色,中間為淡紅色,基部為黃色。黃色的眼睛很小,與其龐大的身軀相比,顯得很不協調。細長的頸部彎曲呈“S”形,雙翼展開達160厘米以上,尾羽卻很短。此外,它還有一雙又細又長的紅腿,腳上向前的3個趾間具紅色的全蹼,後趾則較小而平置。
秘魯紅鸛比較其他火烈鳥體型較小,只有約1米高。它們主要呈淡粉紅色,在頸部及背部有鮮艷的深紅色斑紋。站立時可以見到它們的雙翼上有一些黑色。眼睛周圍有鮮紅色的皮膚。腳呈磚紅色,而喙呈鮮黃色,末端黑色。雛鳥是呈灰色的。虹膜周圍有深紅色斑塊;鳥喙鮮黃色,端黑;腳紅色,與其他同類不同,至少短1.5厘米。並且它們具有非常窄的上鉗口,尺寸僅為0.55厘米,其小於其他火烈鳥的二分之一的平均寬度。以及缺乏一個後趾或拇趾的特點。

棲息環境

主要生活在安第斯山脈的高原,喜歡居住在鹽湖的淺灘老邊,這有利於它們的攝食行為。高海拔的鹽湖可能是鹼性,有利於藻類生長,從而提供更多的營養。然而,它們也可以在南美洲的熱帶區域內的某些淡水環境中找到。平均海拔棲息地約海拔4000米,在非繁殖季節高達4870米。部分遷徙,在繁殖季節前往海拔低至2300米的地區。生活在高海拔濕地的物種在冬季必須遷移,冬天硅藻和藻類在這些湖泊中凍結,無法採食。在夏天結束時離開海拔較高的繁殖地,轉移到低海拔地區。然而,仍有一些鳥類留在繁殖地的溫泉區,此處的湖泊在寒冷的天氣並不凍結。

生活習性

集群

喜歡結群生活,往往成千上萬隻,甚至多達10萬隻以上聚集在一起,一個挨一個緊密地排列著。有時會與智利紅鸛安第斯紅鸛混群。與雁類相似的叫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遠遠望去,紅腿如林,似蜘蛛一般,一條條長頸也頻頻交替蠕動,十分壯觀。如果乘飛機向下觀看,遍地通紅,綿延好幾公里,就象一塊巨大的紅地毯,又宛如一片在泥沼原野上沸騰著的紅色波濤,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令人心曠神怡。
性情溫和,平時顯得膽怯而機警,游泳的技術也很出色。飛翔時,能把頸部和兩腿伸長呈一條直線,而且只要有一隻飛上天空,就會有一大群緊緊跟隨,邊飛邊鳴,就象一條紅色的彩練從藍天白雲中掠過。

食性

食物以水中的藻類、原生動物、小蠕蟲、昆蟲幼蟲等為主,偶爾也吃小的軟體動物和甲殼類。進食的方法與眾不同,十分奇妙,先把長頸彎下,頭部翻轉,然後一邊走一邊用彎曲的喙向左右掃動,觸摸水底取食。由於喙的構造特殊,下喙的溝深,上喙的淺而呈蓋形,邊緣有稀疏的鋸齒和細毛,倒置在水中就像個大篩子一樣,可以快速地將水吸進來和濾出去,並使食物留在嘴裡。另外它的舌很大,也可以幫助將水壓出和防止吞食大塊的物體。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和秘魯。
秘魯紅鸛分布圖秘魯紅鸛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也是集團式的,成百上千隻在一起組成一個求偶群,但婚配卻主要是“一夫一妻”制,交尾時雄鳥跳到雌鳥的身上,只有這時才能清楚地分辯它們的性別。每年營巢一次,但新巢大多搭建在舊巢之上。巢高出水面,一般多選擇在三面環水的半島形土墩或泥灘上,有時也在水中用雜草建築一個“小島”。築巢時用喙把潮濕的泥巴滾成小球,再混入一些草莖等纖維性物質,然後用腳一層層砌成上小下大、頂部為凹槽的“碉堡”式的巢,高度為12.7-45.7厘米,直徑為38-76厘米,別具一格,堅固耐用,任憑大雨沖刷也不會倒塌。每個群體的巢常常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構成一個很有秩序的“小村落”,巢和巢之間的距離多為60厘米左右,其內還開掘有許多小溝,以便與水面相溝通,這樣在孵化期間就可以隨時進入水中覓食、站立在淺水中瞭望,或者潛入水中游泳。
營巢期間,性情有時也變得兇猛而好鬥,不時因為爭奪“地盤”或搶劫巢材而發生一些小小的衝突。也有一些性情急躁的個體,不等泥乾,就匆匆進入巢中產卵孵化。它的卵呈淡白色,每窩僅產1-2枚。孵卵工作由雄鳥和雌鳥共同擔任,一隻孵化時,另一隻就守衛在巢的旁邊。孵化期大約為28-32天。雛鳥出殼後羽毛一乾,馬上就能下地行走,第二天即可下水游泳,4-5天后,就十分活躍了,但主要還是依靠吃成鳥嗉囊里分泌的乳狀物來生存。12天后離巢。
雛鳥的絨羽呈灰色絲狀,腿也是灰色的,嘴並不彎曲,而是直的。到了兩個半月的時候,幼鳥能夠學會飛翔,一年以後,體形幾乎同成鳥一樣大了,但體色仍然是灰色的,直到第3年才能變為紅色,達到性成熟。壽命大約為20-50年。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數量在2010年普查時估計有106000隻(馬可尼等人。2011)。物種升降趨勢:自20世紀90年代的數量趨勢是積極的,表明經濟復甦的開始,普查數據表明,人口可能已經穩定下來(馬可尼等人2011)。儘管如此,人們懷疑的其數量將經歷一個適度的快速下降,主要是由於棲息地喪失和未來三代種群退化。

保護級別

  •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