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中喙鯨是中喙鯨屬里體型最小者。相關資料僅僅得自13具標本,以及少數可能的海上目擊事件。1976年秘魯聖安德烈斯的一處魚市場發現詭異頭顱的一部分,之後科學家即注意到它們的存在;該頭顱經鑑定,外形應屬喙鯨屬,但是有與已知的品種不盡相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秘魯中喙鯨
- 拉丁學名:Mesoplodon peruvianus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哺乳動物綱
- 目:鯨目
- 科:喙鯨科
- 分布區域:多數位於秘魯海域
基本信息,外型特徵,行為及特徵,分布地,習性、生殖、食性,現狀,鑑別清單,
基本信息
物種名稱→ 秘魯中喙鯨
拉丁文名→Mesoplodon peruvianus
英文名→ Peruvian Beaked Whale
法文名→ MÉSOPLODON PYGMÉE
科→ 喙鯨科
現況→ 不詳
現存→ 不詳
背鰭位置→ 中央偏體後方
出生時身長體重→1.6m,體重未知
最大身長體重紀錄→3.9m,體重未知
族群大小→ 2-3
根據少數可能的目擊事件推測所得
1985年,第一具完整的秘魯中喙鯨標本在秘魯利馬市南方的魚市場發現的,這促使科學家到秘魯的各處魚市場調查,因而發現更多的標本。直至1988年11月,才在利馬市北方一處荒涼的海灘發現一隻雄成鯨;由於喙鯨的分類非常複雜,有了完全長成的雄鯨才能夠進行確切的鑑別。直到1991年才正式依據發現首具標本的地方(秘魯)來為這個新品種命名。由於這些說明是根據少數個體的概略資料而來,所以應視之為暫時性的記錄。初生約1.5-1.6米,成年3.4-3.7米。
《鯨與海豚》書中受出版年份的限制,把“未命名的中喙鯨”單獨列為一種,其實那種神秘的鯨魚就是秘魯中喙鯨的雄性成年個體。這也暴露了喙鯨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即每個種雌雄個體極有可能有較大差別。
外型特徵
秘魯中喙鯨的體型與其他中喙鯨屬喙鯨相近,呈紡錘狀,身體橫切面周長最大的區域在胸鰭與背鰭之間。背鰭小而呈三角形,略呈鐮刀狀,大約在背部2/3的位置。尾柄粗厚,尾鰭很寬(相當於全長的1/4)。額隆在噴氣孔前方鼓起,以相當陡的角度與短嘴喙連線,嘴部曲線朝後方彎曲上翹。成年雄鯨下顎有2顆牙齒,位於嘴喙尖端後方,僅稍微突出下顎骨,當它們閉上嘴巴時便看不見。成鯨背部與側面普遍為暗灰色,腹面則淺得多,特別是在下顎、喉嚨與肚臍前方。背鰭、胸鰭、尾鰭皆呈暗灰色。
行為及特徵
要在海上實地鑑別可能非常困難。現存的資料僅來自少數的觀察。擱淺都是單獨發生,但幾乎所有的目擊事件都是成對出現(唯一的例外是兩隻成鯨或以至仔鯨共游),容易與成對出遊的赫氏中喙鯨混淆,對於兩者的行為差異不得而知。1986年與1988年共游五次可能的目擊報告,由此可見它們還算容易接近。噴氣不明顯。攝食區似乎分布於中等至極深的海域。
別名>> (舊稱:秘魯喙鯨),小喙鯨,小中喙鯨
雄/雌>> 在海上,雌雄兩性的牙齒都看不到,頭部狹窄,噴氣孔凹陷,身上疤痕非常少,背部呈均一的暗灰色,並逐漸褪至腹部呈淡灰色,小背鰭呈三角形基部寬大,尾鰭寬平,嘴喙末端色澤暗,嘴喙比例上算短(某些個體的嘴喙可能還更窄,暗色部位延伸至胸鰭,腹部的顏色比背部與體側淡,體型呈紡錘狀,肚臍之後的體色較深。
背鰭>> 後緣稍微內凹或平直,前緣可能稍微突出或平直
尾鰭>> 中央沒有凹刻,末端稍尖
雄性的顎骨>>
細小的牙齒長在下顎上突處
分布地
地圖顯示擱淺,漁網以外纏身及可能目擊的粗略分布範圍。可能局限於熱帶太平洋的東部,但是如此有限的記錄難以確定其真正的分布範圍,地圖也不可能顯示分布範圍的界限。多數的擱淺與以外捕獲事件都發生在介於南緯11至15度的秘魯南,中部之伊卡與利馬沿岸。秘魯中部沿岸外海也曾有一些待查的目擊記錄。發現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亞地岬拉巴斯灣的二次擱淺(1990年1月與4月)是秘魯中喙鯨首次出現在秘魯水域之外的記錄。但在秘魯與加利福尼亞地岬之間則無確切的出現記錄。秘魯南部可能接近它們分布範圍的南界。
秘魯中喙鯨已知棲息於秘魯與智利外海、約南緯11度至29度15分的海域,以及加利福尼亞灣(Gulf of California)西南部、墨西哥西部海岸與美國加州南部外海。在約北緯11度、西經98度處曾目擊到由3頭個體組成的小群體,在墨西哥拉巴斯的目擊記錄則尚未證實。由紐西蘭的擱淺記錄顯示,它們在南太平洋西部可能亦有分布。
習性、生殖、食性
現狀
在1980年代最初發現的10頭個體中,至少有6頭死於秘魯外海的流刺網。由於科學家取得的樣本只是秘魯捕獲的一小部分,被捕殺總量可能相當多。其數量不明,無法判斷該物種是否受威脅而有滅絕危險。
鑑別清單
體型小
體色暗,色澤不明顯
背鰭小,呈三角形
身上少有疤痕
嘴喙小,前額傾斜
看不見牙齒
噴氣不明顯
可能成對出現
或許極易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