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通常知識性、假設驗證及實驗製作的技術間必須達到某個臨界點,才能真正的產生科技創作。進一步說明如下: 知識臨界點 = K,而 K = k+1 (不同知識累積)
假設驗證臨界點 = H ,而 H = h+1 (假設一開始有很多,驗證到 後來是愈來愈少)
實驗製作臨界點 = P ,而 P = p+1 (累積不同的實驗製作經驗)
知識與經驗的累積或假設試探的收斂,再到達發明的 臨界點前,或許可稱為科技創作醞釀期(Incubation of Technological Creation)。而K+H+P匯合到達臨界點,可稱之為科技創作頓悟(Enlightening of Technological Creation)。
重要性
創作力的開發是人力資源發展中最重要的課程。人類的文明始自於創造,成之於創作。無論是生活科技或藝術的創造,都帶給人類生活上的便利與質量的提升。對於科技創作力、經常以對個人效益、社會及經濟效益來分析其貢獻程度論斷,科技創作力的強弱。如:
個人:人身安全或身心發展上有幫助
社會:公共安全或治安上有所幫助
經濟:生產、工作效率之提升及省能源,少污染或延長產品使用年限上有所 幫助。
以上是巨觀的看法,若微觀的看法,則通常會考慮科技創作品在套用、操作、維護、保存與時間、空間及效益性之交集。進一步說明如下:
時間性:操作能省時、套用能隨時、保存能長時、清理能省時。
空間性:操作不須太大空間、可隨處套用,套用範圍廣,保存省空間或隨處可保存。
效能性: 操作或套用能省力,減少人身的負擔,增加人腦/四肢的可套用性,操作安全性增加,保存及清理上安全與美觀。
試圖把科技創作定位在以人為中心的角度來看,創作力的貢獻度而論斷科技創作力。一般發明競賽,常從這巨觀、微觀兩個觀點綜合批判,從外在因素給予認定科技創作力。假若,進一步探討科技創作力 的思維,為何會想出這樣的天工開物途徑。則或可提供從事科技創作的人,窺其創作的奧妙,因而提升科技創作力。
客觀性
若進一步分析,知識的既存性、假設的容易性及實驗製作的經驗性,可以發展出客觀性科技創作力的等級。而要架構客觀性科技創作力之等級。首先要先分類知識的既存性,假設的容易性及實驗製作的經驗性。
知識的既存性之有無:是指在過去的文獻數據或作/產品之有無。
假設容易性之易與不易:是指容易聯想作假設的易或不易。通常愈不易假設,是領域差別愈大。
實驗製作經驗性之有無:在發明或創作的實驗製作技術是否有別人或單位 已經有做過或擁有。
根據這三個要素,以簡單的二分法來架構客觀性創作等級,則大約可分成八個等級(如下表)。若從文脈性而言,文脈性愈高的(知識已普遍存在,假設驗證較容易,實驗製作技術已開發),則科技創作力等級是愈低。
表1:客觀性科技創作力之等級
創作等級 知識 實驗製作 假設驗證 可能相關發明物 A 無 無 不易 電燈 B 無 有 不易 C 無 無 易 D 無 有 易 E 有 無 不易 F 有 有 不易 G 有 無 易 H 有 有 易
創作等級 知識 實驗製作 假設驗證 可能相關發明物
A 無 無 不易 電燈
B 無 有 不易
C 無 無 易
D 無 有 易
E 有 無 不易
F 有 有 不易
G 有 無 易
H 有 有 易
這個等級之劃分是以知識當作關鍵條件,實驗製作技術當作必要條件,而假設驗證當作充份條件。是否這種假設可以成立必須再進一步驗證。
主觀性
在前面部份,是以產品或生產技術開發為中心的觀點 來談科技創作力。假若以個人能力來分析,怎么樣的人較有科技創作力,則必須考慮一個人在科技領域之知識力的深廣度,思考力的活性化,實作力的準確度效度及 創作的行動力(不能光說不練)與貫徹力(不能半途而廢)。前三者,知識力、思考力及實作力是創作的必要條件;後兩者行動力及貫徹力是創作的充分條件。
知識力:與讀書廣度、深度有關;
思考力:與問題發現、解決或分析、批判、想像有關;
實作力:與機件之分解、組立之準確度或效度(轉移到類似機件的分解組立能力)有關;
行動力: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啟動力;
貫徹力:將一件事做完或告一段落的心態。
以下針對著科技創作力的必要條件---能力面來架構,個人能力與科技創作力之等級。若仍以二分法來分個人知識力、思考力及實作力的強弱來判定可能的科技創作力,亦可分成八個等級。如下表
表2:個人能力與科技創作力
創作等級 知識力 思考力 實作力 可能的角色 A 強 強 強 發明家 B 強 強 弱 實驗製作主持人 C 強 弱 強 技能者 D 強 弱 弱 書呆子 E 弱 強 強 閉門造車者 F 弱 強 弱 異想天開者 G 弱 弱 強 勇而無謀識者 H 弱 弱 弱 科技文盲
創作等級 知識力 思考力 實作力 可能的角色
A 強 強 強 發明家
B 強 強 弱 實驗製作主持人
C 強 弱 強 技能者
D 強 弱 弱 書呆子
E 弱 強 強 閉門造車者
F 弱 強 弱 異想天開者
G 弱 弱 強 勇而無謀識者
H 弱 弱 弱 科技文盲
這個等級劃分仍以知識力當作關鍵條件,而以思考力 當作必要條件,實作力當作充分條件。是假設有點子,是動手做的科技創作的先決條件。而假設是否可成立,亦必須再進一步驗證。但若表1製作過程中,因知識力 不足,而思考力(架構表)較足,仍然未能完成表(類似發明物,有空白處)。
思維模式
一個創作品到底創意在哪裡,或創意何處來,是許多人力資源發展或教育專家所關心的。在了解創意在哪裡、創意何處來,才能將創意擴散。換句話說,科技創作的 創意在哪裡亦就是科技創作的思維有多少模式。而創意何處來是指點子尋找的方式(Approach)。一般說來點子尋找的Approach可分:自己依經驗 知識來獨自思考,與人討論或請教他人(討論包含團體思考的技法如Brain-storming),參考別人的作品或模型,找尋相關文獻。這四種 Approach常依每個人在該創作領域能力,有不同的套用。若把科技創作能力分三個層級:先知先覺型勘而後知型®教而後知型。先知先覺型的科技創作 人,就會采自己思考或文獻探討。勘而後知型比較會采參考別人作品或模型及與人討論或文獻探討。教而後知型則較可能采請教他人及參考別人作品或模型。其關係 簡要如下表:
創作能力 自己思考 別人討論 參考作品 文獻探討 先知先覺 1 3 4 2 勘而後知 3 2 1 4 教而後知 4 1 2 3 註:1、2、3、4表Approach的優先權
創作能力 自己思考 別人討論 參考作品 文獻探討
先知先覺 1 3 4 2
勘而後知 3 2 1 4
教而後知 4 1 2 3
另外,科技創作的思維模式,基本上,大略來分是樣 式(feature)的創新或套用機能(function & mechanisms)的創新或套用材料(material)的創新或套用。若一個產品或製程創意包含三個構面:樣式、機能及材料的創新,則科技創創造 力次之,樣式與材料創新又次之,機構與樣式又次之。
基本上,這個立方體分隔成套用與創新的基本面再交集。樣式、機構及材料等構面。這些交集可以進一步再細分。樣式又可分形狀、尺寸大小、位置(含紋路)變化,機構又可分為機能(function)變化、結 構(structure)變化、操作(operation)方式的變化,材料又可分為化學性質變化及物理性質變化。
若以條列式來看,若產品或製程的創新性涵蓋愈多變 項(如下表)則是愈多科技創作力。問題是,材料的創新,可能比機構創新所需的知識、假設及實驗製作更多或更廣,而機構創新比樣式創新所需的知識、假設及實 驗製作更多、更廣或更深。但到底更多是多多少、更廣是廣多少、更深是深多少,這就是創作力(creative power)的指數有多高,是有待進一步研究。
另外,一個創作品(產品與生產技術創新)或許不僅 一項思考點,大都可能是多項的。因而,在計算科技創造力積分時,第二樣之科技創作思考力指數算出後,再評比產品之點子何在,是採用他物或有哪些(樣式、機 構、材料),及樣式、機構、材料有哪些自創新,合起來計算,可算出一個人在創作品之思考積分。
思考點 創作力指數 —— —— 1.創作品或製作參考採用他作品之形狀,顏色 —— —— 2.創作品或製作參考採用他作品之尺寸大小 —— —— 3.創作品或製作參考採用他作品之紋路布局 —— —— 4.創作品或製作參考採用他作品之操作方式,方法 —— —— 5.創作品或製作參考採用他作品之結構方式 —— —— 6.創作品或製作參考採用他作品之功能 —— —— 7.創作品或製作參考採用他作品之材料加工技術 —— —— 8.創作品或製作參考採用他作品之材料化學性質 —— —— 9.創作品或製作參考採用他作品之材料物理性質 —— —— 10.創作品或製作之創新形狀、顏色 —— —— 11.創作品或製作之創新尺寸(大小) —— —— 12.創作品或製作之創新紋路布局 —— —— 13.創作品或製作之創新操作方式 —— —— 14.創作品或製作之創新結構 —— —— 15.創作品或製作之創新機能 —— —— 16.創作品或製作之創新材料加工技術 —— —— 17.創作品或製作之創新材料化學性質 —— —— 18.創作品或製作之創新材料物理性質
思考點 創作力指數
—— —— 1.創作品或製作參考採用他作品之形狀,顏色
—— —— 2.創作品或製作參考採用他作品之尺寸大小
—— —— 3.創作品或製作參考採用他作品之紋路布局
—— —— 4.創作品或製作參考採用他作品之操作方式,方法
—— —— 5.創作品或製作參考採用他作品之結構方式
—— —— 6.創作品或製作參考採用他作品之功能
—— —— 7.創作品或製作參考採用他作品之材料加工技術
—— —— 8.創作品或製作參考採用他作品之材料化學性質
—— —— 9.創作品或製作參考採用他作品之材料物理性質
—— —— 10.創作品或製作之創新形狀、顏色
—— —— 11.創作品或製作之創新尺寸(大小)
—— —— 12.創作品或製作之創新紋路布局
—— —— 13.創作品或製作之創新操作方式
—— —— 14.創作品或製作之創新結構
—— —— 15.創作品或製作之創新機能
—— —— 16.創作品或製作之創新材料加工技術
—— —— 17.創作品或製作之創新材料化學性質
—— —— 18.創作品或製作之創新材料物理性質
創作力指數:請在假設這個作品或製作,在套用或創作時給予7點的指數(1﹑2﹑3﹑4﹑5﹑6﹑7),7代表最強的創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