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視野11

科學視野11

基本介紹

  • 書名:科學視野11
  • 作者:尼爾森
  •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 頁數:432頁
  • 開本:16
  • 品牌:湖南教育出版社分
  • 外文名:Science Perspectives
  • 譯者:徐滿才
  • 出版日期:2010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5560822, 978753556082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科學視野11》:《聖智(原湯姆森學習)科學教育教材》是國外最具權威、經典、主流的科學教育教材和研究性學習讀本,是我國現行國家新課程標準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必要延伸與拓展。叢書以國際化的視野,結合中國基礎教育的實際進行有機整合,按國外的7-12年級分“科學探索”“科學探究”“科學視野”“科學方法”四個系列。
《聖智(原湯姆森學習)科學教育教材》既注重物理、化學、生命、地理、環境、自然、空間、地球、氣象、社會等多學科知識的融合教育,也強調科學、技術、社會、生活及環境教育的整合:不僅學科知識內容豐富,呈現形式新穎活潑,而且探究活動設計特色鮮明,注重科學素養、人文素養的提高;不僅授人以“魚”,而且授人以“漁”,對學習方法、思想和實踐創新能力的提高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可供廣大中學生作為拓展視野的主流課外閱讀圖書,一線教師作為探討新課標、新理念、新學法、新教學、新活動的資源寶庫,教育從業者和研究者作為探討國外學科教育實踐的。必備參考書。
單元A 日常生活中的技術
單元B 廢物管理
單元C 日常化學品與安全實踐
單元D 人體攝入與人體功能
單元E 科學和太空
技能手冊
國際化科學視野——國外留學的科學知識、方法、思維的預先儲備
研究性學習體驗——科學探究和主題探索活動設計過程的建構實踐
新課程資源寶庫——國家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新思想的延伸與拓展

作者簡介

作者:(加拿大)尼爾森 譯者:徐滿才 等

圖書目錄

前言 成為有科學素養的人
單元A 日常生活中的技術
引言
A1 技術:實踐中的科學
A2 線上世界:信息與通信技術
A3 行進中:運輸技術
A4 基因切割與重組:生物技術
單元任務和總結
單元複習
單元B 廢物管理
引言
B1 生存的代價:生活垃圾
B2 沖洗和忽視的:人體排泄物
B3 這裡暖和嗎?氣體廢物和溫室效應¨
B4 來自清潔能源及替代品的廢物:固體核廢物
單元任務和總結
單元複習
單元C 日常化學品與安全實踐
引言
C1 家用化學品:對你的健康有益嗎
C2 工作場所的化學物質:風險管理
C3 工業中的化學物後:化學物質的作用
C4 環境中的化學物後:權衡成本和效益
單元任務和總結
單元複習
單元D 人體攝入與人體功能
引言
D1 食物造就你:主食的營養成分
D2 這是真的嗎?——食物的形態和來源
D3 保持平衡:能量利用
D4 閱讀標籤:食品添加劑
D5 重要議題:減肥流行和進食障礙
單元任務和總結
單元複習
單元E 科學和太空
引言
E1 萬有引力:宇宙定律
E2 太空中的生活:特殊挑戰
E3 在太空工作:潛在的回報
E4 太空技術:收益及後續影響
單元任務和總結
單元複習
附錄
附錄A 技能手冊
附錄B 安全守則
附錄C 術語名詞

序言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從美國佛羅里達州甘迺迪發射場點火升空,開始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太空征程。經過4天的飛行,“鷹號”登月艙於7月20日下午4點17分在月球表面一處名為靜海的地方著陸。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首次在月球上留下了人類的腳印,這一事件成為太空探索及科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40年後的今天,仍有些人拒絕承認人類已經登上了月球並能夠在月球上行走.這些懷疑者確信他們已掌握了足夠的證據來證明這是一個騙局。2001年,福克斯(FOX)電視台在一台名為“陰謀論:我們登上月球了嗎”的專題節目中聲稱:美國宇航局在20世紀60~70年代間捏造了登月事件,支持這一言論的最有力證據就是一系列拍攝於“月球”的照片。有些懷疑者提出質疑:“如果這些是從月球上拍攝的照片,那么星星在哪裡?”這些拍攝於月球的照片中,有些能看到天空,但卻看不到星星(圖1)。處在地球上的我們在遠眺夜空時是可以看到繁星滿點的,但為什麼在月球上卻看不到呢?
這一所謂證據是很容易被推翻的。構想一下你在月球上給一位朋友拍照片的場景:由於你站在向光的一面(阿波羅11號的太空人從來沒到過月球的背光面),在亮度較好的情況下你選用了高照度(燈光明亮)的拍攝模式並飛快地按下了快門。月球上是沒有空氣的,即使在白天,天空也是黑的,並且能夠看到星星。然而,這些星星的光芒很微弱,在照片上並不能顯現出來。這與圖2所呈現的效果非常相似:運動場上燈火通明。但拍照時的曝光時間不長,這使得拍攝出的照片中看不到星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