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
- 外文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st satellite
- 作用:科學研究、國土普查、地圖繪測等
- 型號:實踐一號、實踐二號、實踐四號等
為了對航天任務急需的新技術進行先期試驗,同時開展空間環境探測與空間科學研究,中國在剛開始研製衛星時,就開始發展了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系列。從20世紀70年代,中國先後研製和發射了實踐一號、實踐二號衛星群、實踐四號以及實...
火箭發射約20分鐘後,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這顆返回式衛星已經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圓滿成功。這顆返回式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將主要用於科學研究、國土普查、地圖測繪、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等。2004 台北時間2004年4月18日23...
澳科一號衛星(英文:Macao Science 1,全稱:澳門科學一號衛星),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中國國家航天局聯合組織研製的澳門首顆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澳科一號衛星項目落戶於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該衛星由A、B兩顆...
在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在充分利用其技術的基礎上,我國發射了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系列中的第一顆衛星,即實踐一號。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進行了一箭多星技術試驗,即利用一枚運載火箭將3顆衛星送上天,這3顆衛星...
技術試驗衛星(technology test satellite):用於衛星工程技術和空間套用技術的原理性或工程性試驗的人造地球衛星。航天技術中的新原理、新技術、新方案、新儀器和新材料往往需要這類衛星進行空間飛行試驗,成功後才能投入實際套用。技術試驗...
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由國家航天局批覆立項,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製,用戶方為南京大學。2021年9月25日起至10月7日18時,中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面向廣大網友徵集名字。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中國航展)...
人造衛星發射數量約占太空飛行器發射總數的90%以上。人造衛星它可分為三大類: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套用衛星。科學衛星是用於科學探測和研究的衛星,主要包括空間物理探測衛星和天文衛星,用來研究某星球的大氣、輻射帶、磁層、宇宙線、太陽...
“試驗衛星二號”是一顆科學試驗小衛星,具有高精度控制、快速側擺和偏航機動能力,衛星重三百多公斤,設計壽命兩年,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東方紅衛星公司研製。此次發射主要是通過對衛星平台高精度控制技術、高效電源技術、多功能結構...
實踐一號衛星是中國第一顆科學探測和技術實驗衛星。它1971年3月3日發射,重221千克,外形為近似球體的多面體,直徑1米。它的主要任務是試驗星上太陽能電池供電系統,主動無源溫度控制系統,長壽命遙測設備及無線電線路性能及其他太空環境...
,衛星研製正式立項,確定將人造衛星研製列為國家尖端技術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並確定整個衛星工程由國防科委負責組織協調,衛星本體和地面檢測系統由中國科學院負責,運載火箭由七機部、衛星發射場由國防科委試驗基地負責建設。因該研製項目...
2023年1月,中國“創新X”系列首發星——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第二批科學與技術成果發布。這批成果主要包括獲得我國首幅太陽過渡區圖像、探測到迄今最亮的伽馬射線暴、首次獲得全球磁場勘測圖等。主要用途 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是可通用、可...
衛星簡介 “實踐十一號”05星主要用於開展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這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78次航天發射。實踐十一號07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東方紅衛星公司負責生產,主要用於開展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用於發射的長征二號丙運載...
12月3日,中山大學舉行了“全球變化天基觀測系統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衛星遙感高峰論壇”。中山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將聯合研製並發射一顆極地衛星。 這將是我國首顆北極航道監測科學試驗衛星,預計2022年發射升空。衛星平台和載荷的...
實踐十號衛星是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中首批確定的五顆科學衛星之一,將充分發揮我國返回式衛星技術的優勢,在軌開展流體物理、燃燒科學、材料科學、輻射生物效應、重力生物效應、生物技術等6大領域的科學實驗,並利用空間實驗樣品返回的方式...
星上的儀器艙裝有電源、測軌用的雷達應答機、雷達信標機、遙測裝置、電子樂音發生器和發射機、科學試驗儀器等。衛星的主要任務是向太空播放《東方紅》樂曲,同時進行衛星技術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密度。 衛星上採用銀鋅蓄電池作電源...
“實踐十號衛星”旨在利用中國成熟的返回式衛星技術,緊密圍繞有關能源、農業和健康等領域國家科技戰略目標,結合太空飛行器防火等關鍵技術需求,促進地面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技術發展和生命科學等基礎研究取得突破,獲取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
“愛太空科學號”衛星是航升衛星圍繞空間創新套用需求、面向商業航天打造的“消費級”科學衛星系列,為航天新技術試驗、空間科學研究與實驗、航天科學教育與實踐等領域提供的價格領先的靈活快速全流程解決方案。衛星採用標準模組化組件製造,可...
空間技術-5(Space Techology-5,ST-5)衛星是美國新盛世計畫的一顆技術試驗衛星,又稱“納衛星星座開拓者”,旨在演示驗證研製日地關係科學探測器所需的新技術。減小由智慧型微小衛星構成大星座的研製、生產、部署與運營風險。ST-5的研製...
試驗衛星系統衛星(Experimental Satellite System,XSS)是美國發展的一種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用於研究和驗證低軌道空間非合作目標交會、繞飛以及接近巡視技術,旨在提高空間攻防能力。該系列衛星包含2顆衛星:XSS - 10/11,分別於2003年1...
實踐七號衛星設計壽命3年,主要用於空間環境監測以及其他相關的空間科學技術試驗。自1971年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實踐”衛星以來,中國共研製發射了7 種型號的“實踐” 系列衛星。成功發射 台北時間2005年7月6日6時40分,中國自行研製的“...
實踐二號衛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科學探測和技術試驗衛星。1981年9月20日,中國成功實現了一箭3星的發射任務,將實踐二號和實踐二號甲/乙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研發歷程 1972年4月,“實踐”...
實踐十二號衛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衛星主要用於開展空間環境探測、星間測量和通信等科學與技術實驗。2010年6月15日9時39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十二號衛星”...
羲和號(英文:Xihe,英文全稱:Chinese Hα Solar Explorer,英文簡稱:CHASE),全稱“太陽Hα光譜探測與雙超平台科學技術試驗衛星”,是中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衛星總重508千克,運行於高度為517千米的太陽同步軌道,...
“珞珈三號01星”是面向國家空天科技重大需求,探索空天信息智慧型服務新理論、新技術、新裝備的重要成果。其成功發射意味著武漢大學“珞珈”系列科學實驗衛星家族再添新星,也將為我國通導遙集成的智慧型遙感衛星科學實驗和商業遙感發展注入新...
墨子號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衛星系統總設計師:朱振才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副總設計師:周依林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
5、待飛船返回後,天宮一號升軌到高度約370千米的近圓軌道,轉入長期在軌運行管理模式,開展空間科學與技術實驗,並等待下次交會對接。6、天宮一號壽命末期,主動離軌,隕落南太平洋。主要任務 1、天宮一號作為交會對接目標,與神舟八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