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社會學與科學技術政策》是202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學社會學與科學技術政策
- 作者:洪偉,王程韡
- 語言:中文
- 出版時間:2024年4月1日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457 頁
- ISBN:9787030782120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科學社會學與科學技術政策》是202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科學社會學與科學技術政策》是202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科學社會學與科學技術政策》是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在科學社會學和科技政策方向耕耘數十年的成果薈萃。在理論上,既有對默頓科學社會學傳統的繼承,也...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Science of Science and S&T Policy Research)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是全國從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工作者組成的學術團體和社團法人,是全國性一級學會,成立於1982年6月9日,於1985年加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據2023年6月研究會官網顯示,中國科學學與科技...
1 社會科學與國家的發展:現代性問題論說的變化情況 2 社會科學與西歐大陸的國家觀念:學科論說的政治結構化 3 社會科學在變化中的歐洲的作用 4 社會科學在中歐和東歐轉型過程中的作用 5 自然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研究在中國決策中的作用 6 社會科學領域的擴大與日趨多樣化 7 意識形態、科學及其對政策的影響:社會...
默頓及其學派主要把科學作為一種社會體制來考察,主要研究科學家共同體內部的社會關係及結構、科學家的行為規範、科學獎勵制度等方面的問題。另外還有本戴維的歷史分析方法和普賴斯的數量分析方法使得科學社會學形成了自己的概念範疇及其方法。與默頓 20 世紀30 年代, 默頓開始從社會學和科學史的視角來研究科學、技術與...
《科技政策:分配與規訓的技術》是2014年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俠。內容簡介 《科技政策:分配與規訓的技術》指出眾所周知,科技是當代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引擎,而科技的發展速度與質量則是科技政策質量的直接結果。科技政策已經成為當下影響科技發展的最大外生變數。《科技政策:分配與規訓的技術》...
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是用科學的方法,研究種種社會現象的各學科總體或其中任一學科。它是研究各種社會現象的科學,比如社會學研究人類社會(主要是當代),政治學研究政治、政策和政治活動,經濟學研究資源分配。涵蓋的學科:經濟學、政治學、法學、倫理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人類學、...
6.自然科學基金會章程的擬訂及相關問題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在研);7.湖北省科技人員流動的現狀、問題和對策研究(湖北省科委課題,已完成);8.科技獎勵的社會運行(湖北省科委課題,已完成);9.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社會設計(湖北省科委課題,已完成);10.湖北省科技人員流動的管理和地方立法問題研究...
《政策社會學》是2024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一、國內外第一部專門介紹政策社會學的專著。 政策社會學(PolicySociology) 已經成為“- -f 門獨特的學科”。政策社會學是政策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學科,是把政策看作一種特定的社會現象,運用社會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研究政策與社會相互作用、...
他早期研究的重點是外部社會環境對科學的影響。他考察了17世紀英國的情況,得出了兩個假說:①新教(尤其是清教)倫理精神的潛功能促進了科學的興起;②經濟、軍事和技術的需要促進了科學的發展。後期他轉而對作為社會一個子系統的科學內部的社會現象的研究,討論了科學精神氣質與科學共同體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科學精神...
而且,同一種文化觀念對不同的技術創新政策的影響也可能是不同的。總體來說,文化傳統對中國技術創新政策的影響具有雙重性。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成良斌,男,1964年3月生,博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自然辯證法、科學社會學、科技政策與管理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政策已要求政府、非營利機構和私營機構的決策要有專家和當事人的幫助,否則就不能制定和執行符合實際的政策。決策或決定形成不純粹是決策者的事,它需要許多專家和當事人的參與,才更符合實際。社會政策不單是政府行為,也是社會行為。社會政策是與公民福利有關的國家或政府的...
組織了科學家與哲學社會科學家聯盟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建立了嚴格的科技哲學論文考核制度,使教學不流於形式,收到實際效果,真正使博士生把學到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運用於他們的業務學習和科研工作中去。他們能寫出理論聯繫實際的高質量的自然辯證法論文,其中部分優秀論文彙編在《清華博士對現代科學技術的哲學探索》文集中。
第四章 社會學與科學政策學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政策任務:科學倫理的社會學 第三節 政策限制:資助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 第四節 政策難題:區域高科技集群 第五節 政策爭論:交叉學科研究和培訓 第六節 結論 第五章 科學技術政策經濟學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激勵和供給 第三節 科學家和工程...
《科學社會學》是2011年 6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嘉社。圖書簡介 本書包括科學社會化與社會科學化、科學技術的社會過程、科學主體和科學精神、科學文化與社會、軍校科技成果的社會轉化、國防軍事創新與社會、科學技術與戰爭等內容。圖書目錄 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科學社會化與社會科學化 第三章 科學...
《科學學研究》除設有科學學理論與方法、科技發展戰略與政策、科技管理與知識管理、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等欄目外,還有科技論壇、書刊評介、學術動態等非常設欄目。“科學學理論與方法”欄目主要發表理論科學學、科技社會學、科學計量學、科技哲學、科學技術史、學會研究、學科分類研究等領域的理論性較強的研究論文。“...
科學社會學是關於科學領域社會行動因果聯繫的社會學分支學科,也是處於社會學、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史、公共政策和自然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其內容涉及科學的社會建制及其規範、基本形式、組織體系和分層結構,以及科學社會建制與經濟、軍事、宗教等其他社會建制和科學認知組織的關係。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逐步形成了科學...
”“新型舉國體制與創新體系能力建設政策思考”作論壇大會報告。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原所長李平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王生研究員,圍繞“健全新型舉國體制”主題作論壇專題報告並開展交流研討;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柳學智研究員,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原專務...
主要研究中國近現代科技思想史、科學社會學和科普理論。主要專著:《科學的社會性和自主性——以默頓科學社會學為中心》《科普理論要義——從科技哲學的角度看》《探尋儒學與科學關係演變的歷史軌跡——中國近現代科技思想史研究》《科技與社會引論》《中國科技思想的創新》等。曾在《哲學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
在科學計量方面,研究理清了文獻計量學、科學計量學、信息計量學和替代計量學的關係,針對科學計量學指標廣泛套用的現象和存在的問題,面向科學技術的測度,提出實施科研計量指標的標準化,提出將計量指標劃分為8個維度,即科技投入強度、經濟投資與回報、商業與市場、文獻計量、專利維度、同行評議維度、組織與管理維度、...
“科學人類學”方法,起源於拉圖爾和伍爾加,指的是人類學家參與到實驗室研究中進行田野調查的研究方法。這種“實驗室研究”有四個特徵(操作描述代替科學方法論研究、非科學話語體系描述科學建構活動):(1)“實驗室研究”占領了社會與行為科學這一新領域,開起了理解知識與科學的重要進路。(2)“實驗室研究”...
黃玉,女,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法學學士,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碩士、社會學博士。現任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與社會政策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兼任廣州市社會學人類學學會秘書長、廣州市勞動保障學會第七屆常務理事。研究領域為經濟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社會政策。人物經歷 2023年5月,被聘任為廣州市民政局高質量...
科學社會學、科學與宗教、科學技術與社會(STS)、科學思想史及傳播學、科學倫理學、生態哲學、環境哲學、經濟哲學、科學學、哲理數學,以及各個產業、行業領域的一些哲學、方法論、科技政策、發展戰略等都是科學技術哲學研究的範圍。隨著人類社會逐漸步入資訊時代,為了應對信息化浪潮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種種機遇和挑戰,...
面對“後工業社會”這樣一個未來學的概念,貝爾概括性地描繪了其五個基本特徵:⒈經濟方面:從產品生產經濟轉變為服務經濟;⒉職業分布:專業與技術人員階級處於主導地位;⒊中軸原理:理論知識處於中心地位,它是社會變革與制定政策的源泉;⒋未來發展方向:控制技術發展,對技術進行鑑定;⒌制定決策:創造新的‘智慧型技術’...
7.2 科技政策評價的類型及標準 7.3 科技政策評價的方法 第8章 科技政策的實證分析 8.1 已開發國家科技政策制定的經驗及啟示 8.2 跨國公司R&D國際化與我國R&D政策調整 8.3 已開發國家的技術擴散政策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8.4 我國科技計畫的模式及特徵分析 參考文獻 後記 序言 馬克思曾說,科學技術是生產力。1988年...
《科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是200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馬爾凱。該書作為科學社會學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期間所發生的某些變化的部分反映也許同樣會引起人們的興趣。另外,本書的內容也表明了我本人對科學的理解、在認識科學與說明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時所用的概念的某些轉變。內容簡介 本書序言之後...
公共政策(科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包括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在內的諸多學科的不斷發展為政策科學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用技術,現實壓力和未來需要則為其提供了發展的動力。可以這樣說,公共政策(科學)的形成及其發展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一、為什麼要研究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多出於三種緣由,從...
五、健全科學共同體的自律功能,推動建立和完善科學研究誠信監督機制,促進科學道德建設和學風建設,宣傳優秀科學技術工作者,培育科學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六、組織科學技術工作者參與科技戰略、規劃、布局、政策、法律法規的諮詢制定和有關事務的政治協商、科學決策、民主監督工作,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北京特點的高...
社會科學類是一種綜合性專業,包括哲學類、經濟學類、法學類、教育學類、文學類、 藝術類 、歷史學類、管理學類、政治學類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新聞傳播學類、社會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外國語言文學類等多個學科。簡介 哲學類包括哲學、邏輯學、宗教學、倫理學專業; 經濟學類包括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
科學社會學、科技倫理與治理、科技發展戰略與政策 科研方向 科技發展戰略與政策,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與社會,中國科技政策史 學術兼職 中國發展戰略研究會常務理事,科技發展戰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科學技術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軟科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科技指標研究會理事;《科學學研究》...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關於自然、科學技術、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理論和戰略。最早出現於1980年國際自然保護同盟的《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必須研究自然的、社會的、生態的、經濟的以及利用自然資源過程中的基本關係,以確保全球的可持續發展。”1981年,美國布朗(Lester R. Brown)出版《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