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創建階段(1978—1984),創新階段(1985—1997),發展階段(1998年—至今),領導機構,歷任領導,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概述,機構設定,三個部,四個中心,四個掛靠的二級學會,研究方向,科技傳播與普及研究,科技創新與政策研究,科技哲學與文化研究,
歷史沿革
創建階段(1978—1984)
——成立自然辯證法教研組(室)
1978年春,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第一次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的春風感召下,被壓抑多年的一群青年教師意氣奮發,在高達聲同志的率領下,集結了十名教師,創建了自然辯證法教研組(室)。為了培養新中國的科學登山隊——研究生,他們以極大的熱情和忘我的精神投入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其成員如下:
姓 名
| 原 系
| 畢業時間
| 原教學課程
| 原職稱
| 現職稱
|
高達聲
| 電機系
| 1957
| 哲學
| 講師
| 教授
|
卓雲裳
| 工物系
| 1958
| 哲學
| 講師
| 後調離工作
|
曾曉萱
| 機械系
| 1955
| 經濟學
| 講師
| 教授
|
寇世琪
| 動力系
| 1958
| 黨史
| 講師
| 教授
|
丁厚德
| 水利系
| 1959
| 經濟學
| 講師
| 教授
|
姚慧華
| 電機系
| 1958
| 哲學
| 講師
| 教授
|
汪廣仁
| 水利系
| 1960
| 哲學
| 助教
| 後調離工作
|
魏宏森
| 電機系
| 1960
| 經濟學
| 助教
| 教授
|
范德清
| 土木系
| 1961
| 哲學
| 助教
| 教授
|
劉元亮
| 工物系
| 1964
| 哲學
| 助教
| 教授
|
第一任副主任、主任高達聲,正式建立了黨支部。1978年3月教研組剛剛組建,高達聲、魏宏森就參加了由教育部組織為全國理工科碩士研究生教學急需的教材——《自然辯證法講義》的編寫工作,高達聲積極參與組織領導了科學方法論篇的編寫,他親自寫了第一章觀察與實驗,魏宏森寫了第七章控制論方法與系統方法。該教材1959年出版公開發行幾十萬冊,為我國自然辯證法課程的教學和專業建設奠定了基礎。
1978年9月我校第一批400多名碩士研究生進校,高達聲、姚慧華、魏宏森三人合作分段為他們教授了自然辯證法、科學方法論課程,受到78級研究生的熱烈歡迎。
為了適應新課程教學的需要,他們一行十人,放棄了原來的專業和已熟悉的教學課程,自尋苦吃,從頭學起,重新開始探索新學科、新課程的教學內容與規律。他們雖然都是本校各系各專業畢業後留校的教師、雙肩挑幹部,有些人還是優秀畢業生獎狀或金質獎章獲得者,在原來各系曾經擔任了業務課的教學,1959年以後,他們服從黨的需要,真心實意,來到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陣地。本著科學與哲學相結合、科學家與哲學家結成聯盟,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科學技術工作的美好願望而來,並且在這塊陣地上已踏踏實實耕耘多年,積累了不少教學經驗。然而面對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面對陌生的自然辯證法課程,在新形勢、新課程、新任務的緊迫推動下,痛感自己所學的科學知識嚴重老化和不足。於是他們隨我校碩士生的課程,邊教學,邊聽課,如饑似渴地系統學習了新的科學知識。如現代物理和現代生物學的某些內容、量子力學、耗散結構,線性代數、數理邏輯、計算機、系統工程、資訊理論、控制理論、人工智慧、協同學以及西方科學哲學等課程。寇世琪、劉元亮奉派專程去廣州參加自然辯證法研討班。他們這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甘當小學生的終身學習刻苦耐勞的精神,力求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最新科學知識相結合引入課堂,不斷充實豐富課程內容,為了更好更快地適應教學,他們發揚團隊精神精神,對每講都集體備課,取長補短,並不斷地深入到學生中去聽取意見,使得自然辯證法教學不斷創新,深受廣大研究生的歡迎、教學效果良好,經久不衰。
在這期間教研室集體編著了《科學技術史講義》、《偉大的足跡——世界科學家傳記》。還有的寫出了專著《系統科學方法論導論》.......並在全國各種報刊雜誌上發表了近百篇論文。其中一些著作和論文曾獲得多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985年自然辯證法教研室獲教育部批准碩士授予權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曹南燕,肖廣嶺作為第一批正規自然辯證法碩士研究生畢業來校參加教學科研工作,使老化的隊伍增添了新生力量。
創新階段(1985—1997)
——創立全國第一個STS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機構
在世界新技術革命浪潮推動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科學技術與社會協調發展到達新階段。在國務院發起召開新技術革命對策研討會的啟示下,為了適應新的發展形勢,進一步改革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探索更好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服務,培養適合國家新時期發展需要的人才,從1984年開始系統收集了美國和西歐STS研究機構及其發展現狀,1984年魏宏森、丁厚德、范德清三人正式打報告,向學校建議,創立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研究和培訓中心,或科技與社會系統工程研究室,1985年5月16日經校長辦公會議批准,正式成立了科學技術與社會(STS)研究室,主任魏宏森,黨支部負責人范德清。這是我國第一個以STS命名與國際接軌的研究與教學機構,成為清華大學內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交叉科學新型組織。1986年開始招收科技與社會方向的研究生。
1993年學校決定整合全校人文社會科學教學機構,正式成立了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自然辯證法教研室與科技與社會研究室便改為科技與社會研究所,任命魏宏森為首任所長。曾曉萱為副所長。
從1985年開始,該所結合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迫切需要,除擔負全校碩士、博士生的教學任務和大學本科生的選修課以外,進行了有中國特色的STS研究與教學工作,先後開設了多門有關《科技與社會》的理論與實際套用結合課程,並在1986年招收了首屆STS專業方向的研究生。還參加了校級跨學科軟科學研究所(技術經濟與能源系統分析研究所),承擔了國家科委與歐共體合作課題和中、韓、美國際合作項目。
1985年先後舉辦了兩屆系統科學與區域發展戰略和規劃的培訓班,共招收100多名學員,學習期限為1—3個月。這些學員來自全國50個省市政府機關。大多是具有實際經驗的中層領導和技術骨幹,回到本單位運用學到的知識,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作出了積極貢獻。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編寫了《發展戰略與區域規劃》專著。接著完成了北京、哈爾濱、鞍山、海南、白山等省市的科技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系統動力學SD模型,為地區發展戰略與規劃提供了科學決策依據,深受地方政府部門的好評。其中多項成果獲省市優秀獎。1989年還參加了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馬洪主持的《九十年代中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的研究。這些實踐活動,不僅為豐富STS的理論提供素材,而且把STS某些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收到實際成效。
與此同時,著重從理論上研究了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的相互關係,以及科技與社會協調發展的理論與方法。進而在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科技政策、產、學、研、中外科技政策比較研究,高技術政策比較研究,工程研究中心及中國科技園區發展等,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進行探索,積極與外單位合作參加多項實踐活動,取得優秀成果。為了進一步打開與國外直接聯繫的渠道,曾曉萱與曹南燕先後赴麻省理工學院STS中心進修。
截止1995年該所承擔並完成國家級、省、市、縣級科研課題5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項;國際合作項目八項。國家科委、計委、教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科研課題24項;與地方政府部門合作完成科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戰略規劃十項。許多成果直接被政府部門採納,取得較好的社會效果,多項獲得國家級、省部級政府部門的獎勵。其中一項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科委二等獎,這是我院的一項歷史性突破。在國內外主要報刊雜誌上發表論文400多篇。(其中國外發表的13篇)出版教材與著作如:《科學認識論與方法論》、《科學家傳記》、《技術史》《現代科技史》、《系統科學哲學》等幾十本書,譯著三本。
1987年高達聲、寇世琪參加教育部組織的第二本教材《自然辯證法概論》的編寫與修訂。此教材曾獲過國家教委優秀教材成果獎。與此同時、積極進行教學改革,不斷吸取最新科學技術成果和在實踐中獲得的豐富的鮮活的第一手資料,不斷地充實到教學中去,提高了教學質量,改進了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特別是對博士生的《現代科學技術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敢於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大膽創新。提出研究生教學的“兩級火箭”理論,對碩士生、博士生教學實行兩套方案,兩類師資隊伍,兩種考核制度?????組織了科學家與哲學社會科學家聯盟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建立了嚴格的科技哲學論文考核制度,使教學不流於形式,收到實際效果,真正使博士生把學到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運用於他們的業務學習和科研工作中去。他們能寫出理論聯繫實際的高質量的自然辯證法論文,其中部分優秀論文彙編在《清華博士對現代科學技術的哲學探索》文集中。
在此階段共培養本專業研究生60多名,在校期間不僅學習理論而且參與了大量的實踐活動,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得到了培養和鍛鍊。分配後他們各自在本單位取得了重大成就、發揮重要作用,有的成為領導骨幹或學術帶頭人。
由於該所長期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進行《自然辯證法》和《當代科學技術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教學截止1997年對近二萬多名碩士和 6000多名博士進行了課程教學,效果較好,受到研究生們普遍歡迎。獲得1993年北京市優秀教學一等獎和1993年國家教委頒發的優秀教學成果貳等獎。
發展階段(1998年—至今)
1995年9月以後,第一批參加建所的八名老教授,年事已高,面臨退休。為了使我校科技與社會的教學與研究繼續發展壯大,後繼有人,全所民主選舉了曾國屏為所長,曹南燕為副所長,經學校批准後,主持全所教學與科研工作,支部書記肖廣嶺。1997年以後八名老教授都陸續退休,為了減緩當時所里青黃不接的困難,老教師延聘分擔了部分教學任務。1999年全部退出教學第一線。新任的所長曾國屏和曹南燕不負眾望,積極開展了教學和科研的領導工作。在全國範圍內招聘了優秀人才,他們是吳彤、劉兵、李正風等教授,建立了一支年富力強朝氣蓬勃,團結合作,頗具實力的隊伍。並於 2000年獲科技哲學博士授予權,招收了本專業的博士生,2003年建立博士後流動站。
領導機構
副所長(Deputy Director):
李正風教授,
楊艦教授,
雷毅副教授
在所領導班子帶領下,全所齊心合力,事業蒸蒸日上,無論在教學和科學研究上都取得顯著成績。其發表的著作、論文無論在數量、質量上都有所突破,已成為我國該領域中富有實力的研究機構之一,該所已進入了新的大發展時期,有望爭取更大突破。
歷任領導
1978—1984,成立自然辯證法教研組(室)第一任副主任、主任
高達聲,正式建立了黨支部。
1985年5月16日, 經校長辦公會議批准,正式成立了科學技術與社會(STS)研究室主任魏宏森。黨支部負責人范德清。
1993年,正式成立了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自然辯證法教研室與科技與社會研究室便改為科技與社會研究所,任命魏宏森為首任所長,曾曉萱為副所長。
1995年,曾國屏任副所長,曹南燕任副所長。
肖廣嶺為黨支部書記。
2000年,曾國屏任所長,曹南燕任副所長。
2003年,曾國屏任所長,吳彤副所長,李正風副所長。
2007年11月,曾國屏任所長 , 吳彤副所長,李正風副所長;楊艦為黨支部書記。
2010年3月,
吳彤任所長,李正風副所長,楊艦副所長;王巍為黨支部書記。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概述
在科學技術與社會(STS)領域,清華大學的學長中湧現出於光遠、查汝強、李昌、龔育之、何祚庥、邱仁宗、孫小禮等著名學者。1985年清華大學組建了中國高校中的第一個STS實體機構,1993年成立了人文社會科學學院STS研究所,2000年成立了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STS)研究中心。STS研究所是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國家創新研究基地(2004)、中國科協—清華大學科技傳播與普及研究中心(2005)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所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8人,博士生導師6人,副教授9人,教師大部分有留學經歷,其中有多位海外博士學位獲得者;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2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名,有一批校內外、海內外兼職教授和兼職研究員,多年來接待了一大批國內外訪問學者、訪問教授。
STS是清華大學社科學院的實體機構,文理交叉特色鮮明,以科技哲學學科建設為中心,正逐步建設成清華大學文科的標誌性學科之一。有科學技術史碩士學位點(2003)、科技哲學碩士學位點(1986)和科技哲學博士學位點(2000),在學院率先開展博士後工作,並組織哲學一級學科力量建立了第一個博士後流動站(哲學博士後流動站,2003)。 2008年清華大學STS成為北京市重點學科(交叉學科類)。在學碩士生、博士生73人。已出站博士後50餘人,已培養國內外碩士、博士200餘人。畢業生及出站博士後大多數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高科技企業等從事教學、研究或管理工作,受到社會各方面的一致好評。
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科技的哲學研究、科技的史學研究、科技傳播與普及研究、科技政策與戰略研究、科技與國際(地區)關係研究等,並在“科技傳播與普及”、科技創新與政策研究”、“科技哲學與文化研究”三個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果豐碩。承擔和完成了一大批國家級、省部級、橫向課題以及海外合作課題,參與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研究工作。出版專編著百餘部,發表學術論文近千篇(多篇SCI、SSCI論文),主持編撰《清華科技與社會》、《清華大學科技哲學文叢》等叢書及譯叢8套。成果獲得國家、部委、地區及校級獎項百餘項。是核心期刊《科學學研究》的主辦單位之一。長期堅持開設了科技哲學和技術哲學沙龍,科技與社會學和政策學沙龍,科技史和科技文化沙龍,學術氛圍濃厚。
機構設定
三個部
科技創新與政策研究部
產業發展與政策研究部
軟實力與企業文化研究部
四個中心
四個掛靠的二級學會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技術學專業委員會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產業論與產業創新專業委員會
複雜性與系統科學科學哲學專業委員會
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科技發展戰略專業委員會
研究方向
科技傳播與普及研究
基於我國和北京市的科普實踐,努力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科技傳播和科技普及模式,文化創意產業與科普的結合機制和模式,理論研究取得突出成績。全面參與《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的研製和起草工作,承擔完成多項中國科協、北京市相關研究課題,在公共科技服務體系研究、科技傳播與普及的實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科技創新與政策研究
理論研究方面有豐富積累,在國家創新系統、區域創新體系研究和科技創新體系研究方面形成了系統性的研究成果。參與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研究起草工作和科技進步法修訂工作,長期參與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科技興市縣等領域的研究,多次參與北京市科技發展計畫、中關村科技園發展規劃等方面的研究和諮詢工作。
科技哲學與文化研究
科技哲學研究積累豐富且緊密結合實踐,關於科學實踐哲學的相關研究形成了特色和有時,從技術哲學進一步延生到產業哲學、企業文化研究。科技思想和社會史研究有系統性成果,持續進行了中日、中俄科技發展的比較研究,科技倫理和科技文化取得顯著成果。為學術研究與服務社會相結合提供了更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