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送別

秋江送別

第一、二句疊用“早”、“江”二字,讀起來有一種迴環往復的感覺,也胡一種節奏緊湊的效果,和下面兩句一比,節奏的變化就顯出來了,而節奏由緊張變為舒緩,又正與送別是的愴然與別離後的惆悵相吻合。

逝川:《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不捨晝夜”,這裡指流逝的江水,說看到流逝不返的江水更增添了別離的傷感。更何況看到渡口的樹林隱沒了友人的舟船。

宋人李鞴《鄉思》中“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用的也是這種更進一層的寫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秋江送別》
  • 作品別名:《秋江送別二首》
  • 創作年代:初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王勃
作品原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秋江送別
【其一】
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
已覺逝川傷別念,復看津樹隱離舟。
【其二】
歸舟歸騎儼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

作品鑑賞

兩首詩都有趣地運用重複的詞語,表現一種迴旋反覆的美:第一首開頭兩句的第一字和第六字相同,第二首開頭兩句的第一字與第三字相同。王勃將陸與水相對,這是最普遍持久的對偶之一。
在第一首詩中,詩人已經感傷於江水及其對離別的實際意義和象徵意義,但是他發現格外難以忍受的是陸地上的樹,這些樹遮斷了他的視線,使他難於看到離去的朋友。
在第二首詩中,王勃運用了一個十分普通的宮廷轉喻來進行巧妙的議論:“誰說甲是真的(事實上甲是真的),因為乙(巧妙的構思)與甲相矛盾。”由於離別,江水不再是一個小區域,而成了兩個不同世界的分界線。

作者簡介

王勃(650~676)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稷山、河津一帶)人。祖父王通是著名學者。王勃少時即聰慧過人,有“神童”之譽;十四歲時應舉及第,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因戲作《檄周王雞》被逐出王府;一度任虢州參軍;後又因為受牽連犯了死罪,遇大赦免死革職。其父王福疇因受牽連,貶為交趾令。不久王勃前往探親,渡海溺水,受驚而死。
王勃像王勃像
詩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史稱“初唐四傑”。王勃詩主要描寫個人生活,亦有少數抒發政治抱負、表達不滿之作,風格較為清新。對仗工整,上下蟬聯,但有些詩篇仍“浮躁炫露”,流於浮艷,沒有徹底擺脫六朝辭藻華麗綺靡的詩風。有《王子安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