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動經過
民國16年(1927)8月中旬,任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特派員、湖南省委常委的毛澤東,和中共湖南省委書記
彭公達,根據
中共湖南省委決定,將中共安源特別區委改組為市,組織行動委員會,為秋收暴動作準備。8月31日晚或9月1日,毛澤東到達安源討論暴動軍事問題和布置安源、萍鄉、
醴陵、濟陽、
平江工農民眾暴動問題。安源會議中決定,將駐安源、
修水、銅鼓3外的警衛團,安源礦警隊和各縣工農武裝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下轄三個團,並成立中共湖南省委
前敵委員會,毛澤東任書記,各團負責人為委員。會議又確定,軍隊作占和民眾暴動相互配合,奪取平江、瀏陽、萍鄉、醴陵和株洲,分3路合攻長沙:第一路,以安源工人及礦警隊為主力,首先控制安源礦區,然後攻占萍鄉縣城和醴陵縣城,會合醴陵、株洲工農民眾,向長沙取包圍形勢。第二路,以平江農民和平江農軍為主力,平江農軍由修水向平江戟,鼓動平江農民在各地暴動,奪取平江,再向長沙進發。第三路,以瀏陽農民和瀏陽農軍及盧德銘所部警衛團為主力,由
銅鼓向瀏陽進攻,鼓動瀏陽農民在四鄉暴動,奪取瀏陽後,再與其他兩路合攻長沙。會議還決定,以萍鄉、安源為退路,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萍、安,以防敵人斷了起義的退路。關於暴動日期,會議決定,關於暴動日期,11日安源、
修水、銅鼓一齊發動,18日進攻長沙。按照湖南省委發布的暴動命令,9月9日,
株萍鐵路工人和
粵漢鐵路工人開始破壞鐵路,斷截敵人交通。11日凌晨,工農革命軍第二團從安源出發攻打萍鄉縣城,但是由於敵人早有察覺,加強防守,革命軍的攻城計畫受阻。為了不延誤省委所定16日合攻長沙的計畫,於是決定放棄萍鄉縣城,一部分回安源留守,大部分轉攻
醴陵縣城。在攻打醴陵的的戰鬥中,取得了極大的勝利。 當第二團11日攻打萍鄉縣城時,按計畫當地工農武裝開始暴動,以期奪取武器,組成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四團,並配合第二團攻打醴陵縣城。12日凌晨暴動隊伍占領株火車站,同時攻打
團防局,奪取步槍12支,占領株洲鎮 。當即召集數百人的民眾大會,宣布暴動勝利。13日,第二團決定決定避敵銳氣,放棄原定經株洲攻長沙的計畫,改為北上攻取瀏陽縣城,以期取得瀏陽農民的幫助,並與第一、三團會合。14日凌晨,第二團撤出
醴陵縣城,少部分回安源增援,其餘的七、八百人則下經老關北上瀏陽。16日上午一舉攻克瀏陽城。17日下午,敵軍重兵包圍突襲,第二團因為連克兩城而產生輕敵思想,所以倉促應戰而被打散。21日,毛澤東率領部隊向萍鄉退卻,當天在萍鄉桐木宿營。第二團戰士、桐木籍安源礦工彭昌萍奉命留在桐木開展革命工作,他很快就組織起一支游擊隊,進行游擊戰爭。22日,部隊到達
上栗市,得知萍鄉縣城和安源駐有敵軍重兵,不能通過,遂繞道萍鄉宜春邊境南下,23日宿營小梘,24日傍晚到達
蘆溪宿營。次日清晨剛開往
蓮花縣方向行進時,遭到敵軍突然襲擊,損失步槍200餘支,死傷數十人,總指揮
盧德銘犧牲。29日,部隊到達永新三灣村,在這裡進行改編,由1個師縮編為1個團,在安源組建的第二團官兵分散編入各連隊。10月初,部隊到達寧岡縣,從此開始了創建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偉大鬥爭。
奪取政權
湖南的秋收暴動的發展,是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但要來製造這個暴動,要發動暴動,單靠農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須有一個軍事的幫助。有一兩團兵力,這個暴動就可起來,否則終歸於失敗。二、暴動的發展是要奪取政權,要奪取政權,沒有兵力的擁衛去奪取,這是自欺的話。我們黨從前的錯誤,就是忽略了軍事,現在應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軍事運動,實行在槍桿上奪取政權,建設政權。
起義時間
關於秋收起義到底應以哪一天為紀念日,在我國學術界和出版的著作中,有三種不同的觀點。一般認為,1927年9月9日是秋收起義的暴動日期,因此應把9月9日作為秋收起義紀念日。有的則認為,是9月10日。而
湖南人民出版社於1988年11月出版的《
黃洋界保衛戰》一書則提出了另一種觀點:湘鄂贛粵四省各地農民
秋收起義並無一個統一的暴動日期,應以哪一天為秋收起義紀念日呢?毫無疑問應以黨的前敵委員會書記毛澤東9月11日率領部隊從
銅鼓向瀏陽進發為這一偉大的歷史紀念日。而這一天與湖南省委命令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和10個農民團暴動出發的日子是一致的。如用別的什麼日子為紀念日,就沒有什麼歷史根據了。那么,秋收起義到底有無一個統一的暴動日期呢?據查證,關於秋收起義的時間問題,中共中央曾有兩次要求:一次是1927年8月22日給湖南省委的信中要求:“全省暴動應於月底以前開始。”另一次是1927年8月底《中共中央關於兩湖暴動計畫決議案》強調:“兩湖的農民暴動必須開始於9月10號,因為兩湖的環境不同,兩湖應各有其中心區域,應各創成一種獨立的暴動局面以發展暴動,但總的政治目標口號與行動須一致。”根據中央的指示,兩湖省委都制訂了特別的暴動計畫,決定:“鄂南決於9日發動,安源決於11日發動,自岳至長至株鐵道9日起破壞,各縣農運亦已特別加緊工作,限於11日齊起發動。” 1927年10月8日,當時任湖南省委書記的
彭公達向中央呈送的《關於湖南秋暴經過的報告》中這樣寫道:“公達在常委的提議是9日破壞鐵路,10日各縣暴動,13日長沙暴動。理由是一個暴動的發展不能等待,而各處暴動時間太長,則敵人可以有機會準備,來消滅暴動的力量。這個提議經過約一小時的討論,各部不贊同,遂作如下之決定:9日開始破壞鐵路,11日各縣暴動,15日長沙暴動。此議決定之後,隨即通告各地執行。” 暴動計畫執行情況怎樣呢?彭公達在《關於湖南秋暴經過的報告》中寫道:“湖南的暴動9號開始……安源10日發動,發動之後,工農軍即開始向萍鄉縣城攻擊……駐在
銅鼓、
修水一帶之瀏陽及平江農民軍,於11日分三路進攻平江的長壽街……長沙鄉村的農民暴動於11日分河西、河東兩方進行。” 陳永清,在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時任中共湘潭縣委委員兼東一區區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共中央信訪局顧問。1927年9月初,毛澤東在株洲曾當面向株萍轉運局局長
朱少連和
陳永清部署
秋收起義計畫。根據陳永清的回憶和《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一書的記載,秋收起義正是從破壞鐵路開始。9月9日,在行動委員會的統一布置下,長沙60多名鐵路工人,分成十幾個行動小組,分別破壞了長沙至岳陽、長沙至株洲間的鐵路;10日,繼續破壞長岳段鐵路;11日,又破壞了
株萍鐵路。起義民眾拆除
鐵軌、切斷電線、炸毀橋樑,使長岳、株萍鐵路陷入癱瘓,直至15日,兩路仍不能通車。起義民眾的破路行動,有力地鉗制了敵人的軍事行動.從秋收暴動的全局來看,參加
秋收起義駐江西
修水的盧德銘兼任團長的第一團,於9月9日正式宣布起義,打響了秋收起義的槍聲,從修水出發,進取平江,做右翼;駐安源的第二團,9月10日暴動,從安源出發,向瀏陽集中,做左翼;毛澤東親自率領的第三團,於9月11日在
江西銅鼓暴動,然後和二團會師攻取瀏陽,筆者認為,無論是以9日破路行動作為秋收暴動的開始,還是以第一團9日正式宣布起義打響槍聲作為秋收起義的標誌,都應以9日作為秋收起義的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