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防局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地主階級反動武裝的指揮機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團防局
- 外文名:Mass of the bureau
- 類型:指揮機關
- 源於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團防局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地主階級反動武裝的指揮機關。
團防局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地主階級反動武裝的指揮機關。...... 團防局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地主階級反動武裝的指揮機關。中文名 團防局 外文名 Mass ...
出生於地主家庭。少時不喜讀“四書”,追求新文化。1914年,考入寧鄉縣雲山學校。畢業後,考取長沙湖南法政專門學校。1920年回鄉,任同文鎮學務委員,並在團防局兼職...
無奈,只好對雷實行招安。1921年,川邊鎮守使陳遐齡委任雷雲飛為營長、團防局長兼金沙江江防守備大隊長等職。雷雲飛獲加封后趁機加緊擴充自己的勢力,在同德景莊廟...
出生於一個貧農家庭。10歲時父親早逝,母親改嫁,隨舅舅去江西學武術,後回家鄉給人當長工。1927年春,在塘湖“金福春商號”當挑夫。1928年秋,被東區團防局拉去...
1927年,何新福回到南雄,在本村組織農民協會,參與誘殺國民黨南雄縣城鄉團防局局長盧焜的行動。1928年2月參與組織領導農民暴動,被選為縣蘇維埃政府委員。在“平田”...
清宣統三年(1911),九月一日(10月22日),中里團防局曾惠伯回響武昌起義,率團勇戟縣丞署,縣丞王友義出走芭坪,結束了清廷在永豐的統治。1949年10月2日,中國人民...
明清時期屬黎平府龍里蠻夷長官司管轄,民國3年(1914)屬錦屏縣第五區團防總局邊沙團防分局,19年(1930)屬邊沙鄉,31年(1942)屬啟蒙鄉。1951年屬啟蒙鄉,1953年屬...
不久成立西教團防總局,今中湖全境當時屬北支團。1927年,團制撤銷,改為保甲...中湖鄉野溪鋪居委會被湖南省旅遊局授予“湖南省旅遊特色名村”稱號。...
起義軍攻打高山鋪、雅雀沖、梧桐等地,奪取團防局長短槍400多支,鎮壓了團正劉澤昭。次日拂曉,起義隊伍到達李晏時,不見各地農民武裝來會合,即向南區進發。由於...
劉官禮與子劉顯世、侄劉顯潛乘機扯起團防局大旗,協同清軍收復府城,得到清政府嘉獎,劉顯世被委為靖邊團正營管帶。後劉官禮年老多病,劉顯世繼承了其父的衣缽。...
1927年,大革命時期,與鄉義勇隊長朱子炎自幼相愛的姑娘許茶英被團防局長、土豪惡霸許登庵家逼迫與白痴成親。這天,花轎正通過苛龍橋,朱子炎和義勇隊副隊長聞大錘...
民國時期先後建立團防局,鄉公所。1952年7月成立“羅渡鄉民族聯合政府”,1958年10月成立“羅渡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為羅渡鄉。1993年11月28日成立羅渡苗族鄉...
1928年3月,在返回家鄉聯絡地下黨組織的當晚,被反動派團防局的暗探窺見,遭圍捕,即押解長沙鏟共法院。在反動派嚴刑拷打下,堅貞不屈,視死如歸。同年4月28日,被...
該鎮在清道光年間,設為鳳廬分防同知署,並駐千總一員,號稱文武衙門。民國年間,該鎮是團防局駐地。日偽期間,該鎮為偽下塘特別區治所。鎮歷史遺存有金鐘寺、...
192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夏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寒假期間,回家鄉參加農民運動。曾動員農民打開自家倉庫分糧,並帶領農民收繳了當地反動團防局的槍,...
1909年,安徽省咨議局成立,壽州推選曾參加壽州農會的鄉團團長王慶云為議員。王騙取安徽巡撫朱家寶的信任,撥毛瑟步槍700支讓王成立團防局,並委任王慶云為局長。農會...
此外,1922年、1924年,香港政府擬任命何甘棠為定例局議員,均辭不就。歷任太平局紳、保良局紳、團防局紳等職。香港賽馬會為英國人所創立,長期拒絕華人參與。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