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聞雁》是詩人弘曆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秋夜聞雁
- 作者:弘曆
- 創作年代:清朝
- 作品體裁:七言古詩
《秋夜聞雁》是詩人弘曆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
《秋夜聞雁》是詩人弘曆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作品原文 龍堆月白雁聲寒,氈屋清宵玉漏殘。憶昨題詩坐松榭,深秋見爾落沙灘。早乘霜露傳邊信,夜渡星河避彈丸。此日賢王爭扈從,不須書寄漢廷看。作者簡介 弘曆(1711-1799),即清高宗。清代皇帝。年號乾隆。1735-1796年在位。愛新覺羅氏。滿族。雍正第四子,名...
《摘星詩說》:“淮南秋夜雨,高齋聞雁來”、“山空松子落,幽人應未眠”、兩詩俱清絕,奇在音調悉同。《詩境淺說續編》:此詩秋宵聞雁,有歸去之思。凡客館秋聲,最易感人懷抱。作者簡介 韋應物,唐代詩人。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少年時以三衛郎為玄宗近侍,出入宮闈,扈從游幸。後為滁州和江州刺史、左...
《秋夜聞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是唐代詩人張南史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晚節聞君道趣深,結茅栽樹近東林。禪師幾度曾摩頂,高士何年更發心。北渚三更聞過雁,西城萬木動寒砧。不見支公與玄度,相思擁膝坐長吟。作者簡介 張南史,唐幽州人,字季直。工弈棋。後折節讀書,遂入詩境。肅宗時仕為左衛倉...
第一段六句,寫作者自己在一個月白風清的夜晚漫步小徑而聞雁聲。賦中既稱“春望”,又稱“石暖”,似乎那是一個溫暖的春夜;但從下文來看,鴻雁南飛,寒氣凜冽,又明明是指秋夜。很可能有文字舛誤,也可能開頭兩句是渲染作者未聞雁聲前心情的愉悅,以反襯聞雁後的淒涼感受,即事實上並非春夜,但周圍的美好環境...
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江外思鄉 [唐]韋莊 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
詩乃言秋夜聞雁聲,感雁足寄書之事,方欲裁箋,而訊息傳來,本住居延,又移軍他去,寄書不達,情益難堪矣。唐人集中多詠征夫思婦,宋以後頗稀,殆意境為前人說盡也。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兩詩首二句皆寫秋,三四句皆寫閨情。其一 楊慎《升庵詩話》:即《卷耳》詩後章之意也。凌宏憲《唐詩廣選》:胡...
秋夜聞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 (一作和空上人)晚節聞君道趣深,結茅栽樹近東林。禪師幾度曾摩頂,高士何年更發心。北渚三更聞過雁,西城萬木動寒砧。不見支公與玄度,相思擁膝坐長吟。作品賞析 《雪》、《月》、《泉》、《竹》、《花》、《草》這六首詩每首十四句七對,每對的句中字數從一字到七字,...
首四句為第一層,寫遊子思婦,兩個方面同時著筆,而以秋夜聞雁聲貫串。以孤雁哀鳴寫遊子思婦,這是古詩中常用的手法。如曹丕《雜詩》:“草蟲鳴何悲,孤雁獨南翔。鬱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又說:“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展轉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此詩頗有化用曹詩的地方,而...
秋夜霜清月白,交相輝映,猶如兩相鬥妍,既照應了上句“耐冷”,又表現了青女和嫦娥容態之皎美。既是詠物,又是詩人再次自珍自愛自喻。此句寫青女嫦娥彼此鬥妍,想像豐富奇特,與次句突兀矗天的百尺高樓一起都有從“奇”著筆的特點,所以張戒說,義山詩“多奇趣”(《歲寒堂詩話》)。這一首詩的主題究竟...
更是品味現實的熾熱組歌。目錄 前言 長溝乾隆行宮詩碑考 詩帖大字精選 寒雀 日暮 古寺疏鐘 二月六日 輕陰 對月二首 秋夜聞雁 瓶菊 秋麥 涼 射 夜 水碓 官柳 西北風 易州道中作 夕 微雨 拒馬河 過盧溝橋 曉行即事 長溝 麥色 菜花 詩帖註譯全文 乾隆詩帖印章 註譯附言 後記 ...
而可以與這兩句詩合參的有韋應物的《聞雁》詩:“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但韋詩是以我感物,以情會景,先寫“歸思”,後寫“聞雁”。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指出,這樣寫,“其情自深”,如果“倒轉說”,就成了一般人都寫得出的普通作品了。這首《秋風引》前兩句所寫的秋風...
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 宿永陽寄璨律師 懷琅�山深、標二釋 登樓 聞雁 秋齋獨宿 皎 然(一首)待山月 靈 澈(一首)天姥岑望天台山 張文姬(二首)溪口雲 沙上鷺 司空曙(二首)金陵懷古 別盧秦卿 盧 綸(四首)和張僕射塞下曲 (六首選四)李 益(九首)石樓山見月 題太原落漠驛西堠 軍次陽城烽舍...
聞雁——韋應物•123 春草宮懷古——劉長卿•123 彈琴——劉長卿•124 送上人——劉長卿•124 送靈澈——劉長卿•125 平蕃曲——劉長卿•125 江行無題(二首)——錢起•125 採蓮曲——劉方平•126 京兆眉——劉方平•126 感懷——張繼•127 憶舊遊——顧況•127 江南曲——李益•128 鷓鴣...
《瑤瑟怨》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詩作,是唐詩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此詩描繪的是抒情主人公寂寞難眠而鼓瑟聽瑟的各種感受,以表達別離之怨。全詩像是幾個銜接緊密的寫景鏡頭,表現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和思想感情。冰簟、銀床、碧空、明月、輕雲、雁聲、瀟湘和月光籠罩下的玉樓,組成了一組離人幽怨的秋夜圖,...
聞雁 /042 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 /042 西塞山 /043 李端 拜新月 /043 聽箏 /044 盧綸 和張僕射塞下曲 /044 盧殷 遇邊使 /045 柳中庸 揚子途中 /046 李益 立秋前一日覽鏡 /046 江南曲 /046 鷓鴣詞 /047 孟郊 怨詩 /047 權德輿 玉台體 /047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048 王涯 春遊曲 /048 王建 江館 /048...
秋夜懷劉箋雲女史 秋海棠 秋柳次陳相之老伯原韻 題陳簫樓師詩集 蘆花 桃花 春陰 感懷 梅影分韻 臨水 懷箋雲女史 甬上顧君白先生逸為予點定詩稿賦謝 湖樓春暮 讀吳苹香夫人《花簾詞稿》雲間丁步珊夫人來浙,耳餘名,繪桃花冊頁見贈,未謀半面,遽訂神交,賦此報謝 步珊夫人歸帆已掛猶寫梅花見贈賦謝...
8.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9.峽口送友人 10.竹枝詞(其九)11.洞中蝙蝠 12.客發笤溪 13.慶全庵桃花 14.桃花溪 15.題古木蒼藤圖 16.曉行望雲山 17.夜坐 18.三月 19.聞雁 20.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21.留別王維 22.房兵曹胡馬 23.山居即事 24.溪亭 25.問來使 26.塞路初晴 27.夏日三首(...
這首詞寫秋夜思鄉。上片寫景,描繪飄泊異鄉的淒涼景況,下片懷望故鄉,抒寫愁思。作品評析 文學賞析 這首詞寫的是在旅途中思鄉的感情。上片通過聽覺和視覺構成四幅各具特色的畫面,即“畫角譙門”、“飛雪孤村”、“冷落酒市”和“寒夜驚雁”。首句“風悲”兩字刻畫風聲。風聲帶來陣陣角聲,那是譙門上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