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州華亭市舶司

秀州華亭市舶司,北宋以後的一個海關管理機構,北宋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始置。清代江海關的前身。

沿革
  • 自唐以來,中國對外貿易逐漸增加,來自阿拉伯、日本的商人往來不絕。於是在唐高宗顯慶六年,於廣州創設市舶使,負責海路貿易。
  • 北宋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始置秀州華亭市舶司(今上海華亭),成為上海海關之始。
  • 大元大蒙古國至元年間,設立上海市舶提舉司,成為全國七大市舶司之一。
  • 明朝洪武元年,於亦在上海設立了太倉黃渡市舶司(今上海嘉定黃渡鎮),洪武七年裁撤。
  • 明朝永樂元年,復設。
  • 清聖祖康熙二十三年,決定重新設立負責對外貿易事務的行政官署,並定名為海關,取代了歷代沿用數百年的“市舶司”管理體制,遂海關一詞沿用至今。
  • 清聖祖康熙二十四年,定名為江海關,始置於松江府華亭縣境境內的漴闕(今上海市奉賢區境內漴闕),後移駐上海縣城寶帶門內。現在位於上海外灘13號,毗鄰英商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大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