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
江海關也叫做海關大樓,位於
上海市
黃浦區中山東一路13號。
從1921年
中國共產黨在
上海成立以後,中國人民要求關稅自主、收回海關主權的鬥爭就成為黨領導下反帝反封建鬥爭的組成部分。江海關職工運動進入自覺鬥爭、黨的領導新階段。在上海,隨著全市工人武裝起義的成功,海關中的外班華員,於1927年3月13日,首先成立“海關外班華員俱樂部”,1927年4月24日又成立了全國性質的“海關華員聯合會”。海關華員聯合會領導全國海關華員進行了一場時間最長、規模最大、涉及範圍最廣、人數最多的鬥爭,這就是組織海關各部各級華員,向洋員統治的海關當局進行“提高職權、改良待遇”的鬥爭。提高職權,是爭取華員在海關內與洋員享有同等地位;改良待遇,是爭取華洋待遇平等。1935年夏,北平稅務專門學校前幾班同學陸續畢業,進入海關工作。由於這些同學已有左傾進步思想的基礎,同年秋天,由中共黨員楊成祺介紹,胡實聲、彭瑞復、朱人秀,馮華全、高士融等先後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中華民族武裝自衛會,簡稱“武衛會”。1936年秋,武衛會撤銷。當時武衛會的領導人任達先後吸收胡實聲、彭瑞復、朱人秀、馮華全加入中共。同年9月,在江海關正式建立了中共地下黨支部。
1936年11月,海關民眾進步團體“樂文社”成立後,歌詠、話劇、座談會、演講會等活動開展得生氣勃勃。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黨支部、團支部立即決定擴大民眾活動範圍。通過統戰工作,組成包括上海區海關全體華員在內的海關華員戰時服務團,進行募捐活動併購置卡車、機車、
腳踏車、罐頭食品、香菸,編制棉背心、急救包等物品慰勞前線將士和救濟難民。捐款數字之高,居於上海各界之首。1938年初,英國和日本在東京會談,背著中國討論中國海關問題。同年5月,南京漢奸維新政府派偽海關監督李健南接收江海關,懸掛偽國旗。關員聞訊,無比憤慨。根據中共江蘇省委決定,在黨支部領導下,通過救國十人團,於5月7日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護關運動。罷工兩天,政治影響很大。中共黨員,時任中國職業婦女俱樂部主席的
茅麗瑛於次年底遭到敵特槍擊犧牲,成為海關歷史上著名的革命烈士。茅原為江海關英文打字員,後參加樂文社,走上革命道路。上海淪陷後,她毅然拋棄了“金飯碗”,辭別多病的老母參加了江海關同人救亡長征團,宣傳抗日救亡工作,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茅麗瑛被暗殺後,上海各界為其在萬國殯儀館舉行了盛大的公祭,這是繼1936年魯迅出殯大遊行後上海規模最大的一次悼念活動。
1949年新春,
國民黨在遼瀋、淮海、平津三大
戰役中,損兵折將,節節敗退。江海關職工運動形勢非常有利。上海區海關職工在中共江海關總支領導下,經過1946年後連續三年多的罷工鍛鍊,壯大了黨的隊伍,擴充了積極分子陣營。1949年1月中共上海局根據寧滬一般形勢特點,指示上海各級組織,展開反遣散,反遷移,反裁員,保廠、保校、保業、保護機關的鬥爭。江海關地下黨組織,從1948年後,一直由中共上海市委王致中直接領導。王致中傳達黨的指示,要求海關黨員認清形勢,轉變鬥爭策略,要把幾年來熟悉的經濟鬥爭,轉變為迎接解放上海的政治鬥爭。上級黨在1949年2、3月間指示海關地下黨總支,分別在各部門,以地下黨員為核心,吸收一些經過長期鬥爭考驗,要求進步的骨幹分子,成立黨的外圍組織上海職業界協會小組。海關地下黨領導的職協小組,先後有總稅務司署、江海關內勤、江海關外勤、江海關工友、海務科、港警等6個小組。黨組織做好了迎接解放一系列具體部署。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同年5月30日,上海市軍管會派軍代表徐雪寒、賈振之接管江海關,同時分別接管的有海務處、浚浦局、海港檢疫所和總稅務司署等部門。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江海關結束了恥辱的歷史,由人民掌管的新海關由此揭開了嶄新的歷史篇章。
建築結構
上海海關大樓面臨外灘的一端高8層,上冠三層高的四面鐘樓,西部5層,均為鋼架結構。東部牆面用花崗石砌築,西部1、2層石砌,3、4層鑲褐色面磚。正面1、2層處理似底座,粗石牆面,入口處為典型的希臘多立安柱門廊。7層上方又挑出的高大檐口。
入口大廳藻井以彩色
馬賽克相拼的帆影海事圖案為飾,甚為精美。建築上部具有
裝飾藝術派建築特色。鐘樓旗桿位置在地理坐標東經121°29′0.02″,北緯31°14′20.38″,為上海地理位置的標誌點,同時也外灘建築中上最氣派最大者。鐘樓則為歌特式,有十層樓高,是仿
美國國會大廈的大鐘製造,在美國造好後運到上海組裝。據說花了白銀2千多兩,是亞洲第一大鐘,也是世界著名大鐘之一。海關大樓巍然屹立在浦江之濱,它那鏗鏘、激昂的鐘聲象徵著莊嚴,象徵著使命。
歷史
康熙二十四年(1685),始設於江南雲台山(今
江蘇連雲港)。康熙在攻占台灣後開放海禁,允許民船進行沿海南北運輸,在
江蘇、
浙江、
福建、
廣東4省設立海關。
江蘇海關(簡稱
江海關)後移上海,設在上海縣城大東門外黃浦江邊(今白渡路),舊地名稱為關橋。
道光二十五年(1845),根據南京條約和英國領事巴富爾的要求,上海海關監督在洋涇浜(今延安東路)設定了“
西洋商船盤驗所”。1845年12月31日,宮慕久撤銷這個盤驗所,在上海縣城租界內設定了“
江海北關”,並為之增設了兩個稽查關卡。因和原來江海關差異較大,通常稱“
新關”、“
洋關”,辦理新式輪船徵收
關稅等事。由江蘇省蘇松太兵備道(這是一個地方軍事長官職務而不是民事長官)兼管,江海關海關監督的正式官職稱呼為“護理江南海關道”。
鹹豐三年(1853),英人乘上海
小刀會起義之機,強占江海關。次年,上海道
吳健彰與英、法、美駐滬領事簽訂協定,允由三國各派
稅務司一人,掌管江海關。同年七月,少關稅務管理委員會成立,遂開外國侵略者直接管理中國海關的惡例,也是中國步入半殖民地社會的技術性步驟。
建築
1857年在外灘13號現址建成一座中國衙門式的關署,在
外灘眾多的西洋建築中特別引人注目。
1891年-1893年翻建成哥德式的紅磚建築,有33米高的鐘樓。
1925年12月-1927年12月19日再次重建,總造價430萬兩白銀,由
公和洋行設計,建築風格總體上屬於古典主義,正立面是典型的
多立克柱式。大樓高8層,上面有高大的鐘樓。東面面對
黃浦江,西面直抵四川路,占地面積5722平方米,建築面積32680平方米。穹頂內8幅歷代揚帆出海壁畫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