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秀塗村
- 住戶:748戶
- 人口:2512人
- 耕地面積:890畝
地名含義,歷史沿革,交通位置,人口土地面積,村容村貌,氣候,物產經濟,境內設施,下級組織,
地名含義
地理位置處於晉江洛江交匯,山青水秀故稱秀塗。初叫芸頭,後到鴉片戰爭,清朝戰敗,簽訂中英條約《南京條約》,中國大門打開,實行五口通商,秀塗港停靠外輪,因國家落後,石油靠進口,在秀塗卸煤油時,海面及灘土都煤油味,又叫臭土,秀塗來歷,據傳港深又山青水秀,一個外國船長說:“這裡好像繡圖”,翻譯譯成秀塗,所以海圖地圖都定名秀塗。過去秀塗建學校有首校歌:“芸山蒼蒼,秀水注洋。”
歷史沿革
元代、明代、清代屬於惠安縣廿四都安雲鋪、前坧鋪,民國時期屬惠安縣第十五區後港鄉秀塗保,建國後屬東坑區後港鄉,1955年改為秀江鄉,1958年成立上游公社秀江管區,1961年政社分開,屬於東園公社秀塗大隊,1984年10月改為秀塗村委會。
交通位置
秀塗村位於晉江洛江交匯處,二面臨山,二面臨海,距東園鎮人民政府所在地10公里,境內有杏秀路及沿海大通道貫村通過交通便捷。
人口土地面積
全村共有748戶,人口2512人,全村現有耕地面積890畝。
村容村貌
幾年來通過舊村改造,村境內有連線杏秀公路的水泥路,村中有惠南路、愛鄉中路、經灣路、環村路、門兜中路、頂宮路、下宮路。
氣候
秀塗村境內夏無酷暑,冬無嚴寒,但四季分明,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溫度20.4攝氏度,年降水量1264.3毫米。
物產經濟
村民從事種植業、內海漁業捕撈、灘涂養殖、鞋業,航運、工匠作業等行業,村民年均收入7900元。
境內設施
境內有秀江國小,春暉幼稚園,秀塗村衛生所,老年協會文化活動中心和健身休閒場所。
下級組織
下轄:芸頭、門兜、頂宮、下宮4個自然村,共有15個村民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