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為害葉片、葉銷,也侵染莖部,嚴重時全株枯死。葉及葉鞘病斑初為小形,水漬狀,暗綠色小斑點。後漸擴大成橢圓形或雲紋形大斑,中央黃色或灰白色,邊緣暗綠色,病斑可匯合成不規則的雲紋大斑,上生許多芝麻大小的黃褐色菌核,葉片多枯死。莖部病斑形狀與葉斑相似,後期呈黃褐色,病莖易折斷。影響抽穗和結實。
基本介紹
症狀,寄主範圍,發生規律,分布與危害,防治方法,
症狀
病原菌 為擔子菌亞門的佐佐木伏革菌(Cortcium sasakii(Shiral)Matsum)=佐佐木薄膜革菌(紋枯病菌)(Pellicularia sasakii(Shiral) Ito)。幼嫩菌絲無色,後變為黃褐色,直徑8-12微米。分枝處呈銳角,明顯縫縮,距分枝不遠處有一隔膜,細胞內有顆粒狀內含物。菌核褐色,扁平,扁圓形、腎形,表面粗糙,下面有時凹陷,菌核有時為不規則形,大小2-3毫米,培養條件下可達5-6毫米。子實層灰褐色,內為擔子及擔孢子。擔子無色,倒棍棒形,單胞,大小為8-13微米×6-9微米,頂端生有2-4個小梗,梗上各生1個擔孢子;擔孢子無色,單胞,倒卵形,6-12微米×7微米。
寄主範圍
發生規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核和菌絲體在野生寄主上越冬。次年菌核萌發侵染寄主。高溫、高濕有利於病害的發生和流行。
分布與危害
防治方法
可用甲基胂酸鋅、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農藥進行防治。注意科學施肥,以增強禾草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