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碑遺址

禹王碑遺址

衡山禹王碑遺址位於湖南省衡山縣福田鋪鄉雲峰村七組雲密峰下,是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禹王碑是我國最古老的石刻,為中華民族三大瑰寶之一。禹王碑字型奇古,似蜷身蝌蚪,蒼古難辨,未破譯,被稱之為古文天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衡山禹王碑遺址
  • 地理位置衡山縣福田鋪鄉雲峰村七組雲密峰下
  • 景點級別: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著名景點:禹王碑
  • 特點:中華民族三大瑰寶之一
禹碑傳說,文字記載,禹碑釋文,地理環境,景點規劃,

禹碑傳說

傳說帝命,繼承父之業治水,經13年的艱苦努力,用疏導的方法制服洪水,劃定九州,立下大功。在治水過程中,登南嶽衡山,於此處殺白馬祭天,仰天長嘯,夢繡衣童子,授金簡玉文,禹按其文治水,於是刻石以銘志,表示治水的決心。是石即後人所說禹王碑。

文字記載

關於衡山《禹碑》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西晉和南北朝時代。羅含《湘中記》:“岣嶁山(衡山)有玉牒,禹按其文以治水,上有禹碑。”南朝徐靈期《衡山記》:“雲密峰有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夏禹導山通瀆,刻石名山之巔。”其後,許多文人墨客所述地點岐異。唐代的文學家韓愈來南嶽尋禹碑不見,寫一首題為《岣嶁山神禹碑》的詩,失望而去。宋代,在南嶽九真洞(水簾洞景區之左)老圃庵住了十九年之久的道士陳田夫,在其著的《南嶽總勝集》中,詳細地記敘了雲密峰禹碑。與陳田夫同時期的散文家張世南在其《遊宦紀聞》中記載:何賢良(名致,字子一)於嘉定五年(1212)游南嶽時,在雲密峰找到了禹碑。

禹碑釋文

嘉靖年間楊慎的釋文:承帝日咨,翼輔佐卿。洲渚與登,鳥獸之門。參身洪流,而明發爾興。久旅忘家,宿嶽麓庭。智營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華岳泰衡。宗疏事裒,勞余神。鬱塞昏徙,南瀆愆亨。衣制食備,萬國其寧,竄舞永奔。

地理環境

衡山縣禹王碑被發現的地點,位於祝融峰右側,右有紫蓋峰,左有雲密峰,兩峰之間有一隴,上有隱真寺、隱真坪,下有禹王橋、禹溪。該石碑高約2米,平坦面長約2.3米,寬約1.8米,重約10噸,碑面有形似蝌蚪文字的痕跡。

景點規劃

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禹王碑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劃定保護範圍以遺址外緣四向各500米,建設控制地帶至保護範圍外各100米處。鑒於禹碑重要的文化價值和深遠影響,湖南省官方擬將嶽麓山禹碑最初摹刻本和禹碑原碑遺址捆綁申報國家級保護文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