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孝經》是2016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禮記孝經
- 作者:胡平生、陳美蘭
- 出版時間:2016年1月1日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114713
《禮記孝經》是2016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
《禮記孝經》是2007年12月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平生,是一部以儒家禮論為主的論文彙編。內容簡介 《禮記》是一部以儒家禮論為主的論文彙編。今本《禮記》共四十九篇,其中《曲禮》、《檀弓》、《雜記》三篇因篇幅較長而分上下篇,實際為四十六篇,闡釋禮經意涵,可指引後人閱讀禮經的思考方向。孝道,是...
禮記·孝經》是2011年2月1日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平生、陳美蘭。內容簡介 本書由禮記和孝經兩部分組成,其內容包括:曲禮上、曲禮下、王制、禮運、學記、樂記、祭法、祭義、經解、冠義、昏義等。圖書目錄 前言 禮記 曲禮上 曲禮下 王制 禮運 學記 樂記 祭法 祭義 經解 緇衣 冠義 昏義 孝經 ...
《禮記·孝經譯註》是2021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德永。內容簡介 《禮記》是對《禮》進行注釋的文章彙編,本書以戴聖選編篇章為主。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解釋先秦的禮制、禮儀,涉及祭祀、文藝、曆法、日常生活等諸多方面,集中體現了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孝經》主要闡述了孝道的重要內涵,對“尊老...
⑿鬼:指去世的父母的靈魂。《論衡·譏日》:“鬼者死人之精也。”《禮記·禮運》鄭玄註:“鬼者精魂所歸。”⒀如此:指“天下和平”等福應。孔傳:“行善則休徵(吉祥的徵兆)報之,行惡則咎徵隨之,皆行之致也。”這是說由於明王用孝道治理天下,有美德善行,因此才有這種種福應。⒁ 有覺德行,四國順...
《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孝經》是200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引梅。弟子規 ●《弟子規》首作者為清代李毓秀,後來經賈有仁修訂。三字一句,是採用《論語》、《孟子》、《禮記》、《孝經》和朱熹語錄編成的,給學童立學規的。三字經 ●《三字經》一說是清末學者王應麟所作,在古代蒙學教材中最有代表...
《孝經章句》·一卷(江蘇巡撫采進本),清朝任啟運撰。簡介 啟運有《周易洗心》,已著錄。是書一遵朱子《孝經刊誤》本,而於《傳》之十章增“君子無不敬也”云云一百一十二字。其文與《禮記》小有異同,而今本《孝經》皆無之。啟運《自序》稱得之山西佛寺中,疑為熊安生所傳之本。又云:“王肅於《家...
《孝經·弟子規·增廣賢文》是2012-11出版圖書 內容介紹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注音全本-孝經·弟子規·增廣賢文》,《孝經》是《十三經》之一,是字數最少,內容最淺,而影響最大,爭議最多的著作。其宗旨在於宣揚儒家所提倡的孝道。《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其內容出自《論語》、《孟子》、《禮記》、《孝經》等書...
“百善孝為先”,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以孝行為道德的根源,《孝經》作為我國歷史上部系統論述孝道的書,強調敬老養老,重視血緣親情,對規範人倫秩序、調節人際關係、促進家庭和諧、維持社會穩定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仍然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大戴禮記》中的《曾子本孝》、《曾子立孝》、《曾子大孝》、《曾子事...
④覆載:指天地養育及包容萬物。《禮記·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載。”⑤胞與:“民胞物與’’的略稱。指以民為同胞,以物為朋友。後以“胞與”指泛愛一切人和物。宋代張載《西銘》:“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⑥遂:順利成長。《韓非子·難二》:“六畜遂,...
《孝經》孝論的智慧 《論語》孝論的智慧 《弟子規》孝論的智慧 《禮記》孝論的智慧 《二十四孝》孝論的智慧 《女孝經》孝論的智慧 第三章 流芳百世的孝子故事 以小孝治家,大孝治國的帝王之孝 以仁孝治天下的朱元璋 介子推與清明節 催人淚下的《陳情表》孝字當頭的晚清重臣曾國藩 孝子與名醫並稱的葉天士...
《弟子規 三字經 千字文 孝經(大字拼音讀誦本)》包含《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孝經》幾個部分,內容分別是:●《弟子規》首作者為清代李毓秀,後來經賈有仁修訂。三字一句,是採用《論語》、《孟子》、《禮記》、《孝經》和朱熹語錄編成的,給學童立學規的。●《三字經》一說是清末學者王應麟所...
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五經”。五經是儒家作為研究基礎的古代五本經典書籍的合稱,相傳它們都經過儒家創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編輯或修改。儒家本六經,即詩、書、禮、樂、春秋、周易。秦始皇“焚書坑儒”,樂經失傳,東漢增論語、孝經,共七經;到唐時,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禮經“三禮...
禮》終於變成了《小戴禮記》而不再是《儀禮》。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共七經。唐朝時候,將《禮》分為三:《周禮》、《儀禮》、《禮記》(指《小戴禮記》),將《春秋》分為三:《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但又把《論語》和《孝經》排除在外,這樣就是九經:《詩》...
《禮記正義》六十三卷,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左傳正義》六十卷,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公羊傳註疏》二十八卷,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 《春秋穀梁傳註疏》二十卷,晉·范寧集解、唐·楊士勛疏 《孝經註疏》九卷,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爾雅註疏》十卷,晉·郭璞注、宋·...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補充: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共七經;唐時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爾雅》,共十二經;宋時加《孟子》,後有宋刻《十三經註疏》傳世。...
所謂“九經”包括《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和《春秋》三傳。唐文宗開成年間於國子學刻石,所鐫內容除“九經”外,又益以《論語》、《爾雅》、《孝經》。五代時蜀主孟昶刻“十一經”,排除《孝經》、《爾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躋入諸經之列。南宋碩儒朱熹以《...
大唐,大明的:《易經》《詩經》《樂經》《禮記》《尚書》《春秋》(六經中的《樂經》一般認為已經失傳,所以很多人稱“五經”)。有的六經四書是著名國學家、累積式教育法創始人賴國全老師首先提出的國學經典的簡稱。六經是指《易經》,《黃帝內經》,《詩經》,《孝經》,《道德經》,《金剛經》。此六經,以儒家...
四書即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又稱四子書,為歷代儒學子首要研習之書。南宋朱熹取《禮記》之大學、中庸篇,分章注釋,與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四書及其注釋包涵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編撰時長達一千八百年之久。南宋後,四書成為官學書籍和科舉指定書目,對歷代文教產生了極大影響。釋義 ...
十三經刻石,現存於北京孔廟,亦稱“乾隆石經”。十三經是儒家的13部經典著作,全部共63萬字。即《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十三經碑刻是歷史儒家經典刻碑中最完整的一部,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重...
《禮記·王制篇》說:“周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又說:“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後氏以饗禮,殷人以食禮,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養於鄉,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達於諸侯。”此所謂“國老”,就是卿大夫一級年老致仕的封建貴族;所謂“庶老”,就是庶民百姓中德高望重的長者。周代的學校...
《十三經讀本》是線裝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文治 內容簡介 十三經是古代中國儒家文化最為重要的十三部文獻,包含《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孟子》《孝經》《爾雅》十三部經典。歷史上,對於十三經的解說,以清代阮元所刻《十三經註疏》最為...
《漢書·藝文志》云:“武帝未,魯共(恭)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文也。共王往入其宅,聞鼓琴瑟鐘碧之音,於是懼,乃止不壞。孔安國者,孔子後也,悉得其書(《古文書》),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六篇。安國獻之。遭巫蠱事,未列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