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陵》是2011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琛。本書主要講述當前我國古建研究面臨的現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陵
- 作者:趙琛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ISBN:9787112137107
《福陵》是2011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琛。本書主要講述當前我國古建研究面臨的現狀。
福陵位於瀋陽東郊渾河北岸的天柱山,距市區約十八公里,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孝慈高皇后葉赫納喇氏的陵墓。因地處瀋陽東郊,故又稱瀋陽東陵,為盛京三陵之一。天聰三年(1629年)選定在盛京的東北郊外營建陵墓,總面積約19.48萬平...
在瀋陽,“一宮兩陵”指瀋陽市的盛京故宮、福陵和昭陵。“一宮兩陵”於2004年7月分別作為明清皇宮擴展項目和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一宮 瀋陽故宮,原名盛京宮闕,後稱奉天行宮。位於瀋陽市瀋河區明清舊城中心。占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有建築90餘所,300餘間。始建於後金天命十(1625年),初成...
《永陵 福陵 昭陵(中英文對照)》主要內容:清代帝王陵寢,除了位於河北省遵化的清東陵和易縣的清西陵外,在山海關關外還有三座,分別為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因此,這三座陵寢也被稱為“關外三陵”。有清一代,關外三陵備受尊崇,一直按皇家禮制進行祭祀。辛亥革命後,地方政府接管了三陵,並在清福陵和清昭陵...
瀋陽福陵神碑幻影,位於瀋陽福陵內,為清代的《留都十景》之一。基本信息 瀋陽清東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皇后葉赫那拉氏陵寢,原名福陵,因坐落在瀋陽市東北11公里處。故又稱東陵。福陵大碑樓為九脊重檐歇山式建築,亭內樹立“大清神功聖德碑”。碑石來自北京附近的房山,由數塊石料組成,其中僅碑身就重達5萬公斤...
唐福陵 唐福陵為唐朝皇家陵寢之一,為唐武宗母宣懿皇后韋氏墓。位於京兆府萬年縣(今陝西省西安市)。唐穆宗為太子時,納韋氏為妾。會昌元年(841年),唐武宗即位,韋氏已死,唐武宗贈母親皇太后,諡號宣懿。沒有和父親唐穆宗合葬光陵,而是將母親的陵墓稱為福陵。
三陵大祭是盛京福陵、昭陵、永陵三陵的祭祀制度。清制,每年清明日、孟秋望日、冬至日及歲暮為四大祭。福陵、昭陵忌辰日亦列為大祭。每次大祭,開列承祭官,由盛京宗室官六人列銜名,送太常寺請旨欽派。及祭期,福陵、昭陵由盛京將軍及盛京禮部侍郎輪班在殿內監禮,以副都統,盛京戶、兵、刑、工四部侍郎輪班...
《福陵》是2011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琛。本書主要講述當前我國古建研究面臨的現狀。內容簡介 我對關外“一宮三陵”非常了解,當年申遺時,我還提議,三陵不可分割,以擴展項目參與申遺,並一舉成功。當前我國古建研究面臨的現狀,建築專業很少開課,古建技術即將失傳,那些既是藝術家又是工人的建築...
福陵蟠龍壁 福陵蟠龍壁,遼寧省瀋陽市境內景點。福陵又名東陵,在遼寧瀋陽市東北11公里的丘陵地上,福陵正紅門東西牆上,嵌有雕著蟠龍的琉璃壁。
福陵石象生 福陵石象生,清代雕刻。福陵俗稱東陵,位於瀋陽市城東渾河北岸的天柱山,為清太祖努爾哈赤與孝慈高皇后葉赫納喇氏的陵墓。陵內有成對獅、虎、駝、馬、象等石象生,分列於陵道兩側。石雕刀法熟練,造型寫實而又概括,形體高大,在松柏的映襯下顯得莊嚴、雄偉。
福陵山是《西遊記》中的地名,女妖卵二姐住的山,她在此建立雲棧洞,後豬八戒招贅到福陵山雲棧洞的卵二姐家,可一年後,卵二姐就死了,全部家當全給了豬八戒。豬八戒至此棲身雲棧洞,自稱“豬剛鬣”。 鬥戰神場景 福陵山的名字既然帶了個“福”字,足以想見其富足安寧,至少絕非那種窮山惡水的不潔之地。而...
《瀋陽福陵志》是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瀋陽福陵的歷史以及陵園建築、陵園管理以及相關的詩文題詠等。作品目錄 封面 瀋陽福陵志 著作權頁 編纂委員會 序言 凡例 圖片 福陵鳥瞰圖 清太祖努爾哈赤 福陵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圖 福陵平面圖 清代福陵圖 石牌坊 石牌坊局部雕刻 石牌坊下部抱鼓石 正紅門 正...
盛京三陵包括埋葬清朝遠祖肇、興、景、顯四祖的清永陵、努爾哈赤的清福陵、皇太極的清昭陵。三陵均建造於清朝入關前的17世紀,是開創清朝皇室基業的祖先陵墓。2004年,並稱為盛京三陵的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增補項目加入《世界遺產名錄》。相關陵寢 清永陵 【主詞條:清永陵】清永陵位於遼寧省...
盛京三陵常祭 盛京三陵常祭,祀禮名。清代對盛京福陵、昭陵、永陵三陵的常祭制度。清制,凡每月朔望日及萬壽節日, 福陵、昭陵以宗室官六人輪值承祭。永陵每十月朔日,以總管承祭,其餘各朔望日,以掌關防官承祭,承祭官俱由盛京禮部屆期行知。
瀋陽福陵隆恩殿,是瀋陽福陵的主題建築,是舉行祭祀的中心場所,是滿族及中國東北少數民族的建築特色之一。景點介紹 瀋陽福陵隆恩殿,又稱“享殿”,是舉行祭祀的中心場所,殿內無天花,樑柱上直接彩畫,是滿族及中國東北少數民族的建築特色之一。方城是福陵的主體建築。方城中心的正殿隆恩殿,是供奉神牌和祭祀的地方。隆...
《瀋陽市故宮、福陵和昭陵保護條例》是瀋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的檔案。檔案信息 《瀋陽市故宮、福陵和昭陵保護條例》2003年4月23日瀋陽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2003年5月28遼寧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批准。《條例》規定,造成瀋陽“一宮兩陵”文物滅失、損毀的...
這些石柱建造於順治七年(1650),據《清奇世祖實錄》記載:順治七年四月已酉:在福陵立“擎天柱四,望柱二”。景點介紹 大紅門前的華表,其底座是三層蓮花座,長、寬各o.92米,高1米,柱體為八角形,圍長0.55米,通體浮雕雲紋及龍蟠柱、頂部橫插有雲板,上面各刻一“日”“月”字(東端華表刻有“日”字...
清代皇家陵寢是明清皇家陵寢的組成部分,就其建陵年代和地理位置,可分為關外四陵、清東陵和清西陵三個區域。關外四陵即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和東京陵。因關外四陵修建時值清朝初興,一切典制均屬草創,因此陵寢布局和建築都具有獨特的藝術傳統和明顯的地方風格。相關陵寢 清永陵 【主詞條:清永陵】清永陵位於遼寧...
福陵神功聖德碑,清太祖努爾哈赤陵寢功德碑,位於瀋陽市東郊福陵碑樓中,康熙二十七年(1688)立。龍首龜跌,碑座高1.17米、長4.8米、寬1.96米,花崗岩制。碑身高5.5米、寬1.8米、厚72厘米,大理石質。碑陽右側陰刻漢文,左側陰刻滿文,內容相同。其碑是清聖祖玄燁為太祖努爾哈赤所立,並親自撰文2000餘字,...
作為大清帝國的奠基人,努爾哈赤的生和死都留下太多歷史謎團,其陵寢福陵更是謎團重重。福陵為何建在山上?永陵、東京陵與其又有著怎樣的關聯?本書將為您揭開努爾哈赤陵及其祖陵的神秘面紗。作者簡介 徐鑫,男,滿族,河北省遵化市人。自幼愛好歷史,對清朝陵寢的興趣尤其濃厚。1993年8月起在清東陵工作,長期致力...
成都福陵殯葬禮儀服務有限公司 成都福陵殯葬禮儀服務有限公司於2016年08月03日成立。法定代表人林述偉,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殯葬禮儀服務;公墓設計;銷售:喪葬用品、石材、工藝美術品(象牙及其製品除外)等。
福陵的墓主人 壽康妃園寢 皇太極——功德彰顯葬昭陵 昭陵的建築 昭陵的墓主人 神秘的昭西陵 懿靖大貴妃園寢 入關第一帝順治的孝陵 少年天子親定陵址 洋洋大觀的孝陵建築 拆明宮、建孝陵的史實考證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陵寢 孝陵的內葬人物 略帶關外遺風的孝東陵 千年一帝——康熙大帝的景陵 戰火紛飛建陵園...
天柱排青,盛京八景之首,天柱山位於世界文化遺產-瀋陽清福陵,天柱排青觀景台位於東陵公園正門東湖荷花池。清代康熙年間著名詩人高士奇留下稱讚福陵天柱山氣勢恢宏,巍峨壯觀的詩句。“回瞻蒼靄合,俯瞰曲流通。地是排雲上,天因列柱崇。”景點簡介 天柱排青,為盛京八景之首,天柱山位於世界文化遺產-瀋陽清福陵。
清入關前,努爾哈赤的福陵、皇太極的昭陵以及清遠祖的永陵,統稱"清初三陵"。清入關前的陵寢建築即發揚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又有獨具特色的地方風格。與入關後的清東、西二陵不同,它突出地將陵區的自然風光和封建城堡式的建築布局相結合,陵區充溢著古樸、肅穆、神秘的氣氛。永陵 永陵是努爾哈赤的遠祖、曾祖、...
昭陵是瀋陽名勝古蹟之一,是我國古代建築的精華,漢滿民族文化交流的典型。方城是陵園的主體部分,結構與福陵的方城相似。北陵既有古老的傳統建築,又有現代化遊園設施,置身園中,撫今追昔,令人感慨萬千。它是國內外遊人來沈必游之地。 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是清“關外三陵”中規模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