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意見

《福建省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意見》是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06年11月13日印發的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意見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食用功效:增加免疫力
  • 適宜人群:全部
  • 儲藏方法:常溫保存
章程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經省政府研究同意,現將《福建省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福建省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意見
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2006年10月)
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八部門聯合下發的《關於加快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指導意見》(國食藥監察〔2004〕99號)、《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試行)》(閩政〔2004〕10號)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福建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省級單位任務分解表的通知》(閩政辦〔2005〕3號)的工作部署,為加快我省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堅持以人為本,把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之中,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基礎。以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環境,培育食品安全信用意識,規範食品生產經營者行為和食品市場秩序,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為目的,以加強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信用建設為核心,通過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綜合抓好食品安全信用制度規範、管理服務系統和運行機制建設,積極探索我省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加快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食品安全信用體系,保障廣大人民民眾的飲食安全,促進食品行業健康發展,努力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
(二)主要目標
2006年至2008年全面推進我省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通過三年的建設,逐步建立起我省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使我省的食品安全水平邁上新的台階。
??在制度規範上,初步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監管體制、徵信制度、評價制度、披露制度、服務制度、獎懲制度等,使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運行系統上,初步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統和服務系統。建立食品安全信用守信激勵和失信制裁機制,公開、便利的食品安全信用查詢和披露系統,科學、公正的食品安全信用評價系統,不斷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滿足社會對食品安全信用服務的需求。
??在信用活動上,開展宣傳教育、需求培育、行業自律、企業或產品認證等活動,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食品安全信用意識,營造食品安全信用環境,創造食品安全信用文化,提高食品生產經營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二、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機制
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對省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框架進行總體設計,並會同各相關部門組織實施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政府其他部門依照法定職責對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進行指導和管理。各市、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負責轄區內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組織領導和協調工作。行業協會對其會員的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進行行業指導和服務。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應當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切實抓好單位內部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消費者及社會各界對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進行監督。
(二)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徵集制度
主要包括徵集食品行業和企業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原則、渠道、內容和要求等。
1.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徵集的原則。依法、客觀、公正、完整、高效徵集信用信息,保障信息質量;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企業合法權益。
2.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徵集的渠道。食品安全信用信息主要來源於政府、行業和社會三個方面。其中,政府信息主要是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記錄的監管對象基礎監管信息,其他有關部門記錄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行業信息包括行業協會按照協會章程記錄和收集的會員單位信息、行業評價等;社會信息包括中介服務機構按照委託要求徵集的信息,新聞媒體輿論監督信息,信用調查機構的調查報告,認證機構的認證情況,消費者的投訴情況等。
食品安全綜合監督部門負責匯集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信息資料庫。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應依照有關法規和規定及時、全面、準確地報送有關信息。食品安全綜合監督管理部門要根據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的《福建省信用信息徵信管理暫行辦法》要求,通過食品安全信用信息數據交換平台,向省政府授權特許經營的省企業徵信機構提供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信用信息數據。
3.食品安全信用信息提供的要求。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及相關單位應做好食品安全信用信息記錄,保證信息真實全面,並依法公開其信用信息,促進信用信息的資源共享。政府各監管部門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全面、及時、準確、無償地向社會公開其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政策規定、標準規範等社會公用信息資源。
(三)建立食品安全信用評價制度
主要包括食品安全信用評價原則、評價機構、評價指標的確定,評價等級的劃分等。
1.食品安全信用評價原則。堅持獨立、公正和審慎的原則,嚴格按標準和程式進行評價,保證評價結論的合法性和權威性。
2.食品安全信用評價體系。要與食品安全信用徵集體系相匹配,逐步建立食品安全的政府評價、行業評價和社會評價三者結合的評價體系。政府評價由食品安全綜合監督部門會同食品安全監管相關部門負責實施;行業評價機構主要由行業協會承擔;社會評價機構應由省政府授權的信用評估(評級)機構承當,或由省社會信用監督管理辦公室推薦的社會評級機構承擔。
3.食品安全信用評價指標。食品企業內部評價指標包括原料進貨渠道、產品質量要求、檢驗要求、制度建設與執行要求等。外部評價指標包括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社會中介機構的評價。上述評價包括定性評價指標和定量評價指標。各部門、各行業可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具體細化評價指標條件。
4.食品安全信用評價等級。為有利於推動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不斷提升食品安全信用水平,根據目前社會信用等級建設情況,原則上確定食品安全信用評價等級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四級。評價等級的確定應充分採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設計統一的食品安全信用評價軟體,逐步通過統一的信息平台產生評價結果。
(四)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信息披露機制
食品安全信用披露應遵循依法、客觀、公正的原則,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保守國家機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省企業徵信機構採集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信用信息數據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披露,對內為國家機關司法和行政提供依據,為企業資質審批、政策制訂等提供決策參考;對外向社會提供企業信用信息查詢服務,依法公示企業的信用信息。食品安全監管有關單位、食品行業協會依照信息管理有關規定向社會披露食品安全信用信息,供社會隨時查閱食品安全信用狀況。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有關部門在福建食品安全信息網上開設福建食品安全信用專欄和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及查詢系統,綜合披露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全面展示我省食品安全信用狀況。
(五)完善食品安全信用獎懲機制
充分發揮食品安全信用差異對企業的獎懲功能,食品安全各監管部門應根據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信用評價結果(信用等級狀況)確定不同的監管力度,實行分類監管。建立完善激勵和懲戒機制,對長期守法誠信經營的企業要給予宣傳、支持和表彰,在證照年檢、產品抽檢、報關等方面給予便利;對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制售假劣及有毒有害食品等嚴重失信的單位及其責任人,在依法實施行政處罰的同時實行重點監管,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信用提示、警示、公示,公開曝光,取消市場準入等行政處罰方式進行懲戒,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六)制定完善食品安全信用標準
食品安全信用標準是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徵集、評價、和披露工作的基礎。為實現食品安全信息的互聯互通,保障資源共享,避免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在貫徹執行國家有關部門共同制定的食品安全信用標準的同時,以地方現行有關的食品安全法規和技術標準為基礎,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制定食品安全信用數據標準及格式等地方標準。
(七)建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管理服務系統
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要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徵集、披露、評價、擔保、失信懲戒五個環節中相關部門的責任和工作程式;明確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中社會中介機構的服務內容和服務程式,培育一批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社會中介服務機構;定期發布誠信信息,引導消費,鼓勵誠實,懲戒和打擊失信行為。
三、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工作步驟
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分為三個階段實施。
(一)試點、啟動階段(2006年)
1.開展試點工作。各設區市要根據分類指導、注重實效、積累經驗、逐步推廣的要求,本著積極穩妥的態度,選擇一個工作基礎較好的縣(市)進行試點,制定具體的試點工作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及時總結試點經驗,為全面實施提供經驗。
2.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各設區市、縣(市、區)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深入開展轄區內食品生產(加工)經營單位基本情況的調查了解,摸清食品安全和信用的現狀及存在的突出問題,掌握食品生產(加工)經營單位經營狀況、品牌特點、履約能力以及資質是否合法,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規範等情況,同時還要了解消費者對食品品牌的知曉度,食品安全的滿意度等情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轄區內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各有關監管部門要結合職能,制定工作方案,加強對生產和經營單位的監管和指導,抓好方案的落實。
3.開展教育和培訓工作。各級要根據國家有關檔案的精神和要求,圍繞食品安全信用基礎知識和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目標要求、主要內容、工作原則等組織開展教育和培訓工作。
4.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部門對各設區市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進行檢查、督導,並組織綜合考評,進行綜合評價。
(二)全面實施階段(2007年1月~2008年9月)
1.全面動員部署。各設區市政府要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召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動員大會,全面部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按照工作實施方案認真組織,精心指導,狠抓落實,分步推進,確保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順利進行,取得實效。
2.抓好企業信用。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結合發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以及食品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HACCP)、食品良好生產規範(GMP)和質量管理體系(ISO9000)等認證體系的建設,建立企業內部信用管理機制及信用風險管理制度,重視培養信用管理人才,加強生產經營行為自律,把維護自身形象和提升企業價值有機聯繫起來,築牢信用基礎,樹立食品企業良好形象。
3.加強行業管理。各食品行業協會要加強對本行業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管理和指導,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有關制度,通過發倡議、簽公約、向社會承諾等有效形式,不斷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安全意識、質量意識,依法依規生產經營,自覺保證食品安全。
4.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部門對各設區市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進行具體的指導、督查,定期進行評價,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各監管部門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各項食品安全制度落實情況和食品安全信用建設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指導。
(三)總結階段(2008年10月~12月)
1.各設區市、縣(市、區)對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進行全面總結,重點總結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以及取得的成效和成功經驗。
2.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成員單位對各設區市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和評價。
3.評選和表彰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
四、加強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組織領導
(一)明確工作職責。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從保護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出發,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切實把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納入政府工作重要議事日程,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統籌安排,整體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要在省食品安全委員會領導下,在省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建設協調小組協調下,牽頭會同各相關部門組織實施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二)加強制度建設。省直各有關部門要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加快研究制定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各項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徵集、信用評價、信息披露、信用懲戒、信用標準等制度規範,以及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管理系統和服務系統。
(三)加大科技投入。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家和省里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加大科技投入,積極參與政府公眾信息服務平台建設,充分利用電子政務等手段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網路。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牽頭負責福建食品安全信息網建設,把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平台納入其中,形成全省食品安全信息網路體系,保障信息資源共享。
(四)加強輿論宣傳。按照廣泛動員、人人參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要求、開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民眾喜聞樂見的食品安全信用宣傳活動,逐步形成以守信為榮、失信為恥的良好社會氛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要開展重契約、守信譽、依法經營的活動,倡導文明經商,形成有效的企業自律。食品行業協會要積極普及食品安全基本知識,提高民眾食品安全意識,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