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一般指本詞條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位於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開元寺東側。1959年7月15日創建,新館於1991年2月落成,有開元寺館和東湖新館兩個館區。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是專門反映古代航海交通歷史的博物館。它以中世紀刺桐港即泉州港的歷史為軸心,獨特的海交文物,再現中國古代海洋文化。重要文物有古代宗教石刻、泉州灣宋代海船等。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設有“泉州宗教石刻陳列館”、“中國舟船世界陳列館”、“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陳列館”、“泉州灣古船陳列館”等7個分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是中國海交史的展示中心和研究基地,2008年5月,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先後於1997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2年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8年被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 外文名:Quanzhou Overseas Transportation History Museum
  • 類別:專題博物館
  • 開放時間:上午 9:00 —下午17:00(16:3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 門票價格:免費
  • 地點: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東湖街425號
  • 竣工時間:1959年7月15日
  • 館藏精品:尖底海船、戰船模型、伊斯蘭教塔式披巾墓蓋石等等
  • 陳列面積:11000平方米
發展歷史,場館組成,綜述,主要展館,臨時展覽,館藏精品,場館特色,活動建設,特色活動,外展回顧,學術成果,參觀信息,現任領導,獲獎記錄,

發展歷史

1959年7月15日泉州海交館成立。
1962年,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視察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並題寫館名。
1976年5月,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被正式升格為福建省省屬文化單位。
1978年12月,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內部學術刊物《海交史研究》創刊。
1979年10月,泉州灣古船陳列館落成並正式對外開放。
1990年1月至1991年2月,完成了新海交館一期工程的建設
1991年2月泉州海交館新館落成。
2004年2月,由阿曼國王、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摩洛哥政府捐贈,福建省、泉州市兩級政府共同投入的“伊斯蘭文化陳列館”主體建築落成。
2008年5月,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場館組成

綜述

泉州海外交史博物館的舊址與新館區總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3萬平方米,陳列面積11000平方米。新館為抽象造型雙桅船現代建築。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現有固定陳列七個,展出除國寶級文物宋代沉船及其大量伴隨出土物外,還有數十根木、鐵、石等古代錨具,數百方宋元時期的石刻,各個時期的外銷陶瓷器,200多艘中國歷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以及反映海外交通民俗文物的器物。

主要展館

泉州灣古船陳列館
泉州灣古船陳列館位於泉州開元寺內,展覽面積800平方米,主要陳列1974年從泉州灣後渚港發掘的宋代沉船及其伴隨出土物,以及泉州水域發現的宋元以來的船屬用具:石碇、木碇、鐵錨等實物,並詳細介紹了古船發掘過程、古船結構等。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泉州灣古船陳列館
泉州港與古代海外交通史陳列館
泉州港與古代海外交通史陳列館位於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主體樓一樓西展廳,展覽面積700平方米。展示“海上絲綢之路”的港口,在造船航海、對外貿易和科技文化交流方面所創下的業績。它以實物和圖片,敘述了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泉州先民在手工業、海外貿易、科技文化交流和抵禦外來侵略等方面的歷史。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泉州港與古代海外交通史陳列館
泉州宗教石刻陳列館
泉州宗教石刻陳列館位於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主體樓一樓東展廳,面積800平方米。它陳列著宋元時期外國僑民在泉州經商、傳教及其後代遺留下來的數百方石刻,內容有墓碑、墓蓋石、石雕像和各種教寺建築構件等,屬於古基督教、印度教和摩尼教等幾大宗教的遺物。這些石刻混合了中世紀中西方的文化元素,其中多數被定為國家一級藏品。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泉州宗教石刻陳列館
中國舟船世界陳列館
中國舟船世界陳列館位於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主體樓二樓東西兩展廳,面積1500平方米。內容包括從人類的舟船起源開始,到中國歷代各水域的著名舟船模型,以及古代造船航海技術的重大發明等。展出的140 多種船模,有各種長江船、黃河船、歷代戰船、古代使節的出國使船、華麗遊船;有鄭和下西洋龐大船隊和鄭成功與荷蘭殖民者海軍作戰的艦隊;還有從全國各地徵集來的各種實船,如台灣雅美船、西藏牛皮船、黃河羊皮筏、摩梭人獨木舟、紹興烏蓬船等。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中國舟船世界陳列館
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陳列館
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陳列館位於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新館區的伊斯蘭文化陳列館二樓展廳,面積1200平方米。展出了宋元時期移民到泉州的阿拉伯及波斯人遺留下來的伊斯蘭教石刻300多方,並介紹仍生活在泉州的幾個重要阿拉伯後裔家族。石刻主要為教寺建築石刻和墓葬建築石刻,墓葬石刻有墓碑、墓蓋石和墓葬構件。石刻的文字以阿拉伯文為主,部分為波斯文和突厥文,有的混刻漢文、波斯文、阿拉伯文於同一碑中。墓碑的記載反映了墓主生前的一些信息。這些墓碑中有幾十方被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品。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陳列館
泉州海交民俗文化陳列館
泉州海交民俗文化陳列館位於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主體樓後面倉儲式建築,面積750平方米。展出近代以來泉州地區的各種民俗用具,包括生產工具、生活用具、節慶和宗教器物、建築構件等。其中有一重要部分是與海事活動相關的,如傳統的行船與捕撈工具、航海儀器、灘涂養殖和內海作業用具,以及以之相關的宗教信仰、節日慶典等器物。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泉州海交民俗文化陳列館
莊亨岱藏品館
莊亨岱藏品館位於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新館區伊斯蘭文化陳列館三樓,面積300平方米。展出祖籍泉州的原台灣警察總署署長莊亨岱先生畢生收藏的藝術品、紀念品及所獲榮譽勳章。所贈展品得自53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玉石、金銀、銅錫、陶瓷、竹木各類。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莊亨岱藏品館
以上資料均來自

臨時展覽

吳江鴻壬辰書畫篆刻展
2012年12月28日,《吳江鴻壬辰書畫篆刻展》在伊斯蘭陳列館四樓臨時展廳開幕。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吳江鴻壬辰書畫篆刻展
迎春書法展
2013年2月22日—27日,由泉州書法家協會、泉州海交館聯合舉辦的《迎春書法展》在伊斯蘭陳列館四樓臨時展廳展出。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迎春書法展
海交館館藏精品展
2013年5月18日-20日,《海交館館藏精品展》在伊斯蘭陳列館四樓臨時展廳展出。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海交館館藏精品展
詩情畫意訪古船
2013年6月16日上午,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與台灣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聯合舉辦的《詩情畫意訪古船》特別展覽在伊斯蘭文化館拉開序幕,此次展覽時間:2013年6月16日-9月16日。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詩情畫意訪古船
以上資料均來自

館藏精品

尖底海船(宋)
尖底海船,殘長24.20米、殘寬9.15米;底部削尖,龍骨粗大,船體扁闊,是典型的福建尖底海船。該船有當時最先進的造船技術:水密隔艙、多重板結構,是國內出土的體量最大、年代最早的海船。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尖底海船(宋)
伊斯蘭教塔式披巾墓蓋石(元)
伊斯蘭教塔式披巾墓蓋石,長171厘米,寬63厘米,高53厘米;該墓蓋石上雕有“卍”形,頂層正中刻有方巾形圖案,是泉州伊斯蘭教塔式墓蓋石的代表作之一。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伊斯蘭教塔式披巾墓蓋石(元)
伊斯蘭教潘總領墓碑石(元)
伊斯蘭教潘總領墓碑石,長68厘米,寬36厘米;同時刻有漢文和阿拉伯文,表明墓主人是一位姓潘的、當過總領的穆斯林。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伊斯蘭教潘總領墓碑石(元)
印度教大象與林迦龕狀石(元)
印度教大象與林迦龕狀石,長70厘米,寬50厘米;該雕刻表達萬物崇拜印度教神的神話故事,是該類作品的代表作。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印度教大象與林迦龕狀石(元)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模型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模型,共9艘。鄭和下西洋的船隊龐大無比,由60多艘不同的船隻組成;其指揮艦--鄭和寶船長達138米,寬51 米,為世界上第一艘萬噸船。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模型
雅美族船
雅美族船,是中國少數民族的船型之一,體現了中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造船技術。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雅美族船
磁灶窯綠釉軍持(宋元)
磁灶窯綠釉軍持,高13.4厘米,口徑6.5厘米,底徑6厘米;軍持是專供外銷的產品,在東南亞等地區常有出土,這從另一方面反映了當時泉州外貿的繁盛。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磁灶窯綠釉軍持(宋元)
基督教四翼天使墓碑石(元)
基督教四翼天使墓碑石,高50厘米,寬53厘米;該墓碑石上面雕刻有多種宗教的標誌,是當時泉州多種宗教並存的見證。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基督教四翼天使墓碑石(元)
基督教敘利亞文墓碑石(元)
基督教敘利亞文墓碑石,長92厘米,寬29厘米;上面雕刻有十字架、天使和二十一行敘利亞文,是基督教聶斯脫里派的實物見證之一。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基督教敘利亞文墓碑石(元)
基督教八思巴文墓碑石(元)
基督教八思巴文墓碑石,長42厘米,寬32厘米;上面雕刻有八思巴文、漢文和十字架,代表了當時泉州基督教的興盛。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基督教八思巴文墓碑石(元)
德化窯何朝宗塑乳白釉滴水觀音像(明)
德化窯何朝宗塑乳白釉滴水觀音像,高46厘米,寬37厘米;是德化窯產品的代表作之一。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德化窯何朝宗塑乳白釉滴水觀音像(明)
泉州東門窯青釉劃花雙夔龍耳瓶(宋元
泉州東門窯青釉劃花雙夔龍耳瓶,高32.5厘米,口徑7.7厘米,底徑9.5厘米;東門窯青釉產品俗稱“土龍泉”,反映了泉州當時發達的制瓷業。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泉州東門窯青釉劃花雙夔龍耳瓶(宋元)
孔雀綠釉大瓶(唐五代
孔雀綠釉大瓶,高41厘米,該瓶系波斯(現伊朗一帶)的產品,於唐五代傳入中國,反映了當時中外貿易交流史的繁榮。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孔雀綠釉大瓶(唐五代)
以上資料均來自

場館特色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自1959年成立以來的近半個世紀,一直是中國惟一的海事博物館。它以文物藏品,展示了中華民族的航海交通曆程以及世界不同文明在此相互交融的歷史情景,在國際上享有聲譽。在中國申報“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項目中,海交館作為指定的展示中心,也扮演重要角色並發揮著作用。1980年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刊物《博物館》,曾以英、法、日、西班牙四種文字介紹過海交館。1983年9月,國家文物局局長孫軼青在國際博物館委員會第十三屆大會上所作的報告中,將海交館列為中國最有特色的七個博物館之一。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海交館還成功地創造了“一館、一會、一刊”的博物館模式,即該館與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秘書處設在本館)聯合主辦《海交史研究》的國家級定期刊物,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它凝聚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力量,使海交館成為中國海交史研究的重要基地。

活動建設

特色活動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是“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長期以來把開展有效的宣教活動作為工作重點,其中面向中小學生的“海交館之友”活動更是成為泉州市的一項文化品牌。“海交館之友”創辦於1997年,以在校中、小學生為對象,旨在培養青少年熱愛家鄉、學習傳統文化的品質,加強博物館與學校的溝通,讓學生學會利用博物館資源。“海交館之友”除平時不定期舉辦的活動外,每年假期都有一次明確主題的集中活動,參加活動的學生通過學習理論知識,研習傳統工藝,走訪名勝古蹟這三種方式,對泉州歷史、中國海絲文化進行全面的學習。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特色活動

外展回顧

1992年以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積極開展海外展覽活動,先後在義大利、新加坡、葡萄牙、科威特、馬來西亞、日本、韓國和香港、台灣地區舉辦過專題展覽,均取得了成功,為傳播中華民族優秀的海洋文化作出了貢獻。

學術成果

截至2012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研究人員在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研究領域取得了一定成果,多次榮獲省、部級獎項,出版各種專題研究20多種,發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的論文數百篇。編輯出版的論文集、專著有: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學術成果
吳文良著:《泉州宗教石刻》(考古學專刊,乙種第七號),科學出
版社1957年。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等編:《泉州伊斯蘭教研究論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編:《泉州灣宋代海船發掘與研究》,海洋出版社1987年。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編:《泉州伊斯蘭教石刻》(主撰陳達生),寧夏人民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綜合考察泉州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下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1994年。
王連茂等著:《閩台關係族譜資料彙編》,廈門大學出版社1987年。
王連茂等著:《海上絲綢之路著名港口——泉州》,海洋出版社1988年。
李玉昆著:《泉州海外交通史略》,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年。
王連茂、葉恩典整理:《張士箱家族檔案彙編》,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連茂、陳麗華著:《中華海洋文化的縮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
王連茂、丁毓玲著:《重返<光明之城>》圖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陳麗華等:《泉州海關志》(古代市舶司篇)2005年,廈門大學出版社。
李玉昆、李秀梅:《泉州古代海外交通史》,2007年,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參觀信息

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東湖街425號
交通路線:
主館區:7路、19路、22路、25路、27路、41路、202路、203路、K502路公車(以上路線均在僑鄉體育館站下車)
古船館:2路、6路、26路、40路等均可到達
門票信息:本館常年免費開放(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開放時間:上午 9:00 —下午17:00(16:3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現任領導

副館長:陳穎艷

獲獎記錄

2022年2月,入選2021—2025年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首批認定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