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布局
福建省源古歷史博物館位於風光秀麗的鷺島之城,是首家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文化廳(《福建省文化廳關於核准成立福建省源古歷史博物館的批覆》閩文物〔2011〕124號)批准成立的綜合性民辦歷史博物館,館內展示面積1100平米。
館內共有6個展廳,主要展示馬家窯彩陶,涵蓋石嶺下、邊家林、馬廠、辛店(唐汪式)、菜園、寺窪、四壩、半山等文化類型;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小而精緻的素陶和彩陶;明清瓷器;戰漢和明清玉器;魏晉、隋唐、明清等時期的佛造像和法器等;閩南傳統工藝展;明清家具,明代海南黃花梨官帽椅、海南黃花梨琴桌,紫檀畫案,老酸枝花幾、美人榻、千工床等名貴家具。館內還展示紅色文化,現存世界上最高(2.8米)文革期間毛主席脫胎漆器雕像。
企業文化
1、傳承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進程,它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是人類生產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品讀歷史,景仰的是她的文明。馬家窯彩陶被譽為中國書法和繪畫的根,她作為一種特殊的器物載體,濃縮了華夏文明的精華。我館作為南方第一家集中並完整展示馬家窯各個文化類型的民辦博物館,通過展示這些古老的文明使者,把它們穿織起來,就會勾勒出幾千年來中國歷史畫卷的線條,多少往事都被濃縮進這些彩繪陶器之中。
2、創新
在博物館經營業態上,我館秉持“大博物館理念”,延伸博物館產業鏈,將博物館與文化創意產業、文化休閒旅遊、兩岸學術交流、文化藝術品鑑定培訓等結合,擬打造成廈門式的“古根海姆”。
我館十分重視博物館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結合,目前我館已成為國內最著名的文化創意產業機構“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高校聯盟”會員,兩岸70餘所知名高校如台灣藝術大學、廈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高校,已在我館設立研究和教學基地。
為了挖掘“草根”創意階層和為大學生創業搭建平台,我館正嘗試文化產業經營新業態:藝術銀行和藝術超市。擬通過引進投資資本,建立藝術銀行,資助文化創意產業從業者和大學生創作,原創作品可在“藝術超市”里展覽與商賣。從資金、產品、展覽、增值、銷售,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3、環保
我館秉承環保理念,用心從細節做起。館內的大部分裝修器物來源於閩南舊建築物材料。地板採集集美嘉庚路石板而成,館內最重要的設備——展櫃,是用老船木製成,厚實而穩重。
4、鄉土
福建省源古歷史博物館植根於閩南,整個博物館建築風格呈現出一派濃厚的閩南地方氣息。更為重要的是,我館積極推動閩南文化傳承,正全力推廣被譽為“中國音樂活化石”的“南音”,我館是全國唯一一家擁有自己獨立“南音表演團”的博物館;在常規參觀之外,我館會免費向觀眾提供南音表演,同時增加南音教學等互動環節,使廣大參觀者感悟閩南傳統音樂。此外,我館積極推廣閩南古早遊戲,例如:滾鐵圈、丟沙包、打陀螺、打彈珠等。這些傳統民間遊戲既承載了許多參觀者兒時的記憶;更重要的是它們都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周末都會來我館體驗,在玩耍的過程中輕鬆地感悟閩南傳統文化的厚重。
專家團隊
郭大順——紅山文化泰斗,遼寧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譽所長
蘇力——廈門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館藏文物
陶梟
此梟銳喙圓目,鷹足及尾為器足,雕塑技法古拙。神態威嚴,栩栩如生。古言梟鳥不孝,《漢書·郊祀志》注:“孟康曰,梟鳥食母,破鏡獸食父,黃帝欲絕其類,使百吏祠皆用之。如淳曰,漢五月五日作梟羹以賜百官。”梟即貓頭鷹,在紅山文化出土數量最多,最大的達到十幾厘米高;姿態各異,有仿真的,也有抽象的,同其他動物的組合也是千變萬化。紅山文化時期人們經常遭到其他野獸的攻擊,希望能夠像鳥兒飛起,以避免受到傷害;人們過著農牧漁獵生活,又希望像雄鷹一樣輕易地捕捉到獵物。而貓頭鷹具備這一切優勢,貓頭鷹是
遼西地區普遍存在的猛禽,黑夜活動,可以飛向高空,又給人以通達天地陰陽的神秘感。
象徵
所以紅山文化時期先民們寄希望於貓頭鷹能夠給予自身與自然界抗爭的神奇力量,貓頭鷹成為紅山文化時期先民們的圖騰崇拜物應該是一種必然。
古希臘神話中智慧女神
雅典娜,據說她的愛鳥就是貓頭鷹。因此
古希臘人對貓頭鷹非常崇拜,認為它是智慧的象徵。
精品
天工開物(廳名)——新石器文化
石器指以岩石為原料製作之工具,為人類最初主要生產工具,盛行於人類歷史初期階段。毛傳(毛亨):“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分別為骨、牙、玉、石的加工方式。舊石器時代(距今約250萬年~1萬年)使用打制石器,是石塊打擊而成的石核或打下的石片加工成一定形狀,新石器時代(1.8萬前-4000年前)約使用磨製石器,為石材打成或琢成適當形狀,後在礪石上研磨加工而成。
人們選取岩石製作石器,用它作為武器或原始的生產工具,在與大自然進行鬥爭中改造自己,學會使用原始工具從事勞動,這是人和猿的根本區別所在。生產工具出現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加速了人們對土地的開發和利用推動了社會的發展進程。石器作為生活和勞動工具,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也是祭祀崇拜器物,充當豐富精神生活的藝術品。
陶融天地——陶器
《禮記》“器用陶匏”,器為陶製尊﹑簋﹑俎豆和壺等器皿或合於古制之實用器物。郭沫若《中國史稿》中“
陶器的出現是人類在向自然界鬥爭中的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創造”,陶器出現標誌新石器時代的開端。紅山文化陶器分泥制紅陶、夾砂灰陶、泥制灰陶和泥制黑陶四類,飾細繩紋、刻劃紋和附加堆紋,由細繩紋組成的菱形回字紋已初具雷紋特徵。陶器的發明是
人類文明的重要進程--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它揭開了人類利用
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劃時代的意義。用泥土燒制的陶器,既改變了物體的性質,又塑造出便於使用的形狀。它使人們在處理食物時,除了燒烤之外,又增加了蒸煮的方法。
直口短勁圓肩平底帶九獸龍紋罐
此罐為泥質灰陶,罐身有龍、蛇、魚、雀、鹿等裝飾紋樣,中國古文獻記載的黃帝圖騰(熊、龍、龜、雲、鳥等)一是熊,《
史記》說:“黃帝為有熊";二是龍,《史記》說“軒轅,黃龍體”;三是龜,《國語》說“我姬氏出自天黿”;四是雲,紅山文化的勾雲形玉器造型與雲有關;五是鳥,《
國語》記載,黃帝之子十二姓中,有“人面鳥身者”,可能以鳥為圖騰。這些圖騰均有紅山文化玉器與之對應,陶罐紅山先祖的生產、生活情況。
物華天寶——紅山文化
紅山玉人
立體圓雕的裸體婦女像,胸前乳房突起,高顴骨,嘴唇略薄。雙腿略分開,呈蹲踞之姿。中國歷史上的大部族都是由母系氏族發展來的,但知其母不知其父。對女始祖的崇拜,女陰的崇拜是原始社會的一大特色。
C形玉龍
玉龍黑褐色,龍身大部光素無紋,體蜷曲,呈C字形,形體酷似
甲骨文中的“龍”字。吻部前伸,略向上彎曲,嘴緊閉,有對稱的雙鼻孔,雙眼突起呈棱形,有鬣。《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鱗鳳魚龍,謂之四靈。龍為之首,後成為皇權象徵,歷代帝王都自命為龍。
敬天格物——齊家文化、良渚文化
齊家文化,因最早發現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齊家坪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甘肅省、青海省境內的黃河及其支流沿岸台地上,為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文化,年代距今4100-4000年。齊家文化的特點,一是以黃色
陶器最有特色;二是已出現冶銅業,有小型紅銅器或
青銅器;三是出現成年男女合葬墓,如秦魏家的成年男女二人合葬墓和皇娘娘台的成年一男二女三人合葬墓,表明其時已由走婚(“阿注婚”)、向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過渡;四是出現人殉現象;五是齊家文化特有的玉器,如刀鏟鉞璧等片狀玉形器、圓雕玉人和四面淺浮雕式玉琮、竹節紋琮等。
良渚文化,因最早發現於浙江省杭州市餘姚區良渚鎮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長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地區,為新
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年代距今5300-4200年。良渚文化的特點,一是犁耕和耘田器的使用,說明農業已進入精耕細作時代;二是古代稻作農業的誕生;三是以泥質灰胎磨光黑皮陶和磨光玉器為代表的典型器物,尤以玉琮、玉璜最為著名;四是良渚遺址古城的發現,形象展示了古代方國的建制。
良渚文化與齊家文化一南一北,二者所代表的長江流域文明與黃河流域文明互相呼應,說明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獸面紋玉璧
玉璧直徑約35cm,孔徑通體墨綠,光滑。為我國傳統的
玉禮器之一,也是“
六瑞”之一。《爾雅·釋器》載: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根據中央孔徑的大小把這種片狀圓形玉器分為玉璧、
玉瑗、
玉環3種。
齊家文化玉蛙
《說文·黽部》“蛙,詹諸也。”詹諸即蟾蜍,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月精。蛙在古代似作神靈物,古人對青蛙崇拜因為青蛙多子,乃至與我們人類的繁衍聯繫起來,豈望人類生生不息,並且作為一種圖騰。“媧”與“蛙”同音,蛙圖騰是女媧氏族部落標誌。
良渚文化玉琮
《白虎通·文質篇》曰“圓中牙身玄外曰琮”。此琮玉料外表經侵蝕呈黃白色, 矮方柱形,內圓外方,四角各有兩組獸面紋。孔為對鑽而成,
孔壁微弧,磋磨光滑。 《周禮》“以黃琮禮地”,玉琮是統治階級祭祀蒼茫大地的禮器,也是巫師通神的法器。
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變體神人紋雙耳罐
蛙紋是馬家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紋飾之一,蛙紋很少有重複的,形態生動。先民對浩大、洪猛的水無法駕馭,但又離不開它,自然而然地對水產生了敬畏、依戀和崇拜。由對水的崇拜,進而對在水中自由出沒的魚、蛙、蜥蜴同樣崇拜。
戰國筆洗
舊時文人文房用具,用來盛水洗筆。因其雅致精巧、造型裝飾各有千秋,深得追求優雅和精緻生活情趣文人墨客的喜愛。
陳重遠的《古玩談舊聞》中有“翠鐲換鈞窯筆洗”的故事 ,可見古人對筆洗的厚愛。
吉泥耀彩——漢唐文化
漢出廓璧
壁上鏤雕雙龍,谷璧上鐫刻有成排的密集小乳丁,乳丁如同谷,取其谷可養生之意。因璧是圓的,有和平的含義,所以它還是一種和平的象徵。
漢黑陶彩馬
漢代以數量不等的馬匹充車騎儀衛,以別尊卑之序。《易經》中:行天莫如龍,行地莫如馬。古人認為地上的馬是變象之龍,說明馬有一定的神秘性。
唐武士頭
與鎮墓獸一樣,武士俑也是古人用於鎮懾鬼魅、守護亡魂的鎮墓俑類之 一,多成對出土,流行於北魏至初唐時期,唐高宗以後逐漸被天王俑取 代。鎮墓獸、武士俑通常擺設於墓室內或甬道內的墓誌之後,向門而 列,武士俑通常放置在鎮墓獸之後。
慈智為本——宗佛雕塑藝術
唐觀音
唐代繁華男女皆格外愛美,且以豐滿為美,肯定著現世並崇敬著未來。立姿已不再是 嚴正的正面像,姿態上常呈s型的曲線,唯真正有著阿娜多姿的傾向。同時,細部線條從 生 澀呆滯到輕柔艷麗,那種飄逸中具有流動感。
貴胄榮華——明清家具
黃花梨官帽扶手椅
《廣州志》云:“花櫚色紫紅,微香,其紋有若鬼面,亦類狸斑,又名和‘花狸’。老者紋拳曲,嫩者紋直,其節花圓暈如錢,大小相錯者佳。”
瓷奪珠光——明清瓷器
從瓷土選取、拉坯成形、施釉上彩,至入窯燒成,由平凡到精美的幻化,讓藝術發揮與施展。
中國瓷器是從
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
原始瓷器起源於3000多年前,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瓷器產生於東漢時期。
明清時代從制坯、裝飾、施釉到燒成,技術上又都超過前代。明代燒制出了著名的珍品“鬥彩”、“五彩”,清代創燒了“琺瑯彩”“粉彩”清代瓷器集歷代燒瓷之大成並創造性地加以發展,達到了中國瓷器燒造的歷史高峰。進入中世紀後伴隨著中國瓷器的外銷,中國又開始以“瓷國”享譽於世。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詞已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刻骨銘心——紅色文化
此廳展示紅色文化包括毛主席脫胎漆器雕像,毛主席徽章,毛主席語錄等。
山谷藝術中心
中國書畫技藝猶如“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它是無聲的詩,無音的歌,歷代書法家用中國獨有的“寫畫”的藝術,表現人的最本質的精神世界,表現出對美的追求,體現了數千年以來深厚的文化底蘊,具有強大的藝術魅力和表現力,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瑰寶。山谷藝術中心將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融入書畫之中,致力於展示最正統的文化技藝,給人以美的享受。山谷之名取自黃庭堅號——山谷道人,期在此展出之交流之輩有如黃山谷之藝術成就。
學術活動
福建源古歷史博物館是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基地、廈門大學教研與實習基地、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研究基地、台灣藝術大學教研實踐基地。為兩岸文化溝通與發展提供實踐平台, 成為高校生交流的教育基地,有利於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第三屆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聯盟論壇上,廈大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陳斌說將嘗試在博物館裡設‘藝術超超市’與‘藝術銀行’。省內高校大學生的原創作品可在“藝術超超市”里展覽與商賣。但學生作品要成為典藏作品進入“藝術銀行”,需要經過專家團隊專業鑑定。這部分作品將通過展覽等推廣方式,提升藝術價值。
開館以來,我館致力於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2013年免費接待中小學生和各類公益團體5萬餘人;同時我館積極推動海峽兩岸文博業的交流與合作,兩岸共有70所高校在我館設立教育實踐基地。此外,為推進廈門市文博產業的發展,我館每年至少舉辦8場高質量的特展,已成為廈門市政府接待貴賓的重要文化場所之一,被各級領導和社會知名人士評價為“廈門真正用心做傳統文化推廣的博物館”。
參觀信息
參觀時間:周一至周日9:00—18:00(17:30以後停止檢票)
交通指南
景區熱度指數
景區熱度指數根據景區歷史人流量計算得出。近30天展示的數據中,今天及之後的數據是預測值。為排除異常數據、保證準確性,對近期數據會定期檢查回溯,有可能造成數據波動。
近30天熱度指數均值為38.22近一年熱度指數均值為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