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福建曇石山遺址博物館)

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

福建曇石山遺址博物館一般指本詞條

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於1998年正式成立,占地面積1460平方米,這是福建省第一座依託於史前遺址的博物館。博物館展覽以半個多世紀以來考古發掘出土的曇石山文化遺物為陳列品,充分運用雕塑、仿真場景、多媒體、圖片、文字資料和聲光電等多種方式,多方位、生動地再現了五千年前曇石山人生產、生活的場景,還揭示了曇石山人的社會意識,曇石山文化的源流及與海峽對岸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緊密聯繫。

2018年9月,經中國博物館協會決定同意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
  • 類別:古代文化博物館
  • 地點:福州市閩侯縣甘蔗街道曇石村330號
  • 館藏精品:陶器、石器、貝器和骨器
  • 遺址發現時間:1954年
  • 占地面積:1460平方米
  • 開館時間:2008年6月14日
  • 票價:免費
發展歷史,遺址文化,作用價值,建築布局,場館特色,參觀信息,開放時間,地理位置,乘車路線,

發展歷史

2005年,福建省政府啟動“曇石山遺址保護和博物館建設”的省重點建設項目。
2009年10月底遺址廳改建工程竣工。改建後的遺址廳充分展現曇石山遺址的考古發掘現場,使人們能夠親臨其境,體味原始風貌和考古發掘成果。
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2004年被評為 “福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也是重要的科研基地。
2008年6月14日,遺址博物館新館落成並對外試運行,同年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獲“福州市級青年文明號”稱號。

遺址文化

曇石山遺址位於閩江下游北岸,距離福州市區21公里。遺址發現於1954年,迄今已歷經九次面積不等的考古發掘,發現了墓葬、灰坑、壕溝、陶窯等遺蹟,以及陶器、石器、貝器和骨器等文物。2001年,曇石山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曇石山遺址命名的曇石山文化,分布於閩江下游,直達沿海地區,具有鮮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是先秦時期閩台兩岸海洋文化的源頭,在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群星璀璨的天空,它是崛起於東南沿海的一顆明星。

作用價值

依據《曇石山遺址保護規劃》和“曇石山遺址保護和博物館建設”項目的要求,曇石山遺址博物館將依託史前遺址,建設成融博物館、考古發掘現場和遺址公園為一體的遺址展示園區。充分發揮近鄰福州省會都市的區位優勢和曇石山遺址的歷史、科學、旅遊三大價值。成為福建省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的重要視窗和文化旅遊的優秀品牌。

建築布局

《海峽文明之根——曇石山文化陳列》是曇石山遺址博物館新館的基本陳列,展線長約220米,面積1460平方米,由序廳、第一展廳小序廳、第一展廳場景廳、休息廳、第二展廳等組成。
展覽以半個多世紀以來考古發掘出土的曇石山文化遺物為陳列品,充分運用雕塑、仿真場景、多媒體、圖片、文字資料和聲光電等多種方式,多方位、生動地再現了五千年前曇石山人生產、生活的場景,還揭示了曇石山人的社會意識,曇石山文化的源流及與海峽對岸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緊密聯繫。基本陳列反映了曇石山文化在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中的地位,在福建閩越文化中所留下的不可磨滅的烙印,對史前海峽兩岸文化交流、閩台古文化淵源以及南島語族的起源等課題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場館特色

與舊的曇石山遺址博物館相比,新館主要有以下幾個特色:環境優美,設備先進。布局合理,展線順暢。陳列突破了舊傳統手法,使用了新展示手段、新材料、新工藝,在形式設計上有新創新。

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

每周二——周日09:00——16:00(周一閉館)

地理位置

福建省閩侯縣甘蔗街道曇石村330號
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

乘車路線

33、38路公車或於福州西客站乘坐甘蔗中巴於曇石站下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