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故事
媽祖林氏默娘,
莆田縣湄洲島之民女,生於來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父親林帷愨,母親王氏平生注意積德行善,樂於助人,年紀都在四十有餘,雖生了一男五女,老是覺得單枝難以傳宗接代,向觀音菩薩祈求再生一男。王氏不久便懷了孕,在降生之時,王氏見到一道光從西北面射人她房內,光輝耀眼奪目,香氣四處飄蕩,久久不散。林默娘長大了,決心終生以行善濟人為務,矢志不嫁人,專心致志精研醫理,為人消災防病。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排憂解難,還引導鄉人避凶趨吉,有誰遇難,都樂意找她求助。當時,
莆田地區瘟疫大流行,林默娘想盡辦法施藥搶救鄉民,果然立愈。鄉民感激她的救命之恩。
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重陽佳節,媽祖父兄駕舟渡北上,西風正急,途中遇到狂風惡浪,船在狂風怒濤中劇烈顛簸,媽祖敏感到父兄的遇難,親臨救駕,父親救起,兄長與自己身亡,就這樣鄉民贊她“通悟秘法,預知休咎事,鄉民以病苦輒愈。長能乘席渡海,乘雲遊島嶼間,人呼曰神女,又曰龍女”。因默娘生前與民為善,升化後被沿海人民尊為海上女神。立廟祭祀。泉州天后官初建即以來微宗賜額“順濟”為廟名,即“濟以順風”之意。
歷史沿革
天后宮始建於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據《泉州府志》載:“是年,泉州浯浦海潮庵僧覺全夢神命作宮,乃推里人徐世昌倡建。”以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欽賜莆田聖墩媽祖廟額“順濟”為名,稱“順濟廟”;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和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元世祖兩次冊封媽祖為“天妃”,媽祖神格提高,“順濟廟”隨之易名“天妃宮”;明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鄭和出使西洋路經泉州,曾奉旨修廟。此地昔日為:“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官府曾在此為商舶出洋舉行祭海大典,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八月十四日,“以將軍侯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奏,特封天后”,自此,天妃宮改稱為“天后宮”;清道光年間(公元1830年-1850年)加封媽祖為“天上聖母”。
天后宮歷代均有修復。目前,除較完整地保存有雄偉的大殿、後殿等古代建築外,近年來,在政府及海內外信眾的熱心資助下,已經陸續修復了山門、戲台、鐘鼓樓、東西長廊等建築,並將繼續復建梳妝樓。宮內的“閩台關係史博物館”收藏陳列有大量的珍貴歷史文和民俗文物。
由於泉州在宋元時期為世界最大的對外貿港口之一,泉籍移民常由此廟迎接媽祖赴海外奉祀,媽祖信仰隨泉州外交往的發展、海交貿易的興盛、移民熱潮的興起而遠播台、港、澳地區和世界各地,影響深遠。因泉州古稱溫陵,故有“溫陵媽祖”之稱。
建築結構
原山門馬戲台因築公路被拆毀,1990年3月由台灣鹿港天后宮暨諸委員捐資重建。今移清代晉江縣學橫星門為山門、面闊五開間,牌樓式造型,雕花漆繪木構斗拱,青石龍柱,兩側石雕麒麟,螭虎窗,屋頂重檐四坡面,屋脊反翹瓷雕八龍二鱷,角脊作成鳳尾伸展而捲曲,線條柔和優美,整體結構華麗壯觀。戲台連線于山門後檐,坐南朝北,木構藻井頂蓋。雕脊畫枋,小巧玲瓏,具有泉州獨特藝術風格。
緊接山門兩側為東西厥建築,所謂“秦宮漢闕”以示天后宮之尊。建築為二層樓閣,面臨通衢,兩樓高聳,樓上分置鐘鼓,樓下塑造千里眼,順風耳二神像,威武莊嚴。
天后正殿,雖歷經滄桑,但明清木構建築至今依舊保存完好,而且保留來代構件。正殿占地面積635.5平方米;築於台基座,高出地面1米,採用花崗岩石砌築的須彌座,束腰處浮雕“鯉魚化龍”、雄獅、文房四寶“八駿雲火”、仙家法器、鶴舞雲中、寶蓋蓮花等圖為二度空間動態藝術造型、雕刻刀法熟練,生動活潑,表現其神職至高無上與教屬。殿內木樑骨架,立於圓形花崗岩石柱,柱頭浮雕仰蓮連珠斗,挑出斗拱承托梁架作九架粱,建築結構比較特別,空間變化很豐富,門窗彎枋雀替,雕花精緻細密,紋飾豐富多彩。既有幾何圖案,又有花卉水族,鳥獸人物,托木部位有鳳凰戲牡丹,壽梁中作如意訪心,表現女性神廟。殿內油漆用朱地畫“暖八仙”之一的鐘離及如意相間圖案,其綠地雕彩西蕃蓮及喜鵲登梅圖案,有吉祥的象徵,有的圖案作異獸,寓意“益壽”。殿內礎浮雕,更是琳琅滿目,八駿、八寶、傅古鳥龍及各種花卉,表現著水族魚龍騰空翻浪,與百花爭妍,這都是表現道教主題的圖案,以福祿壽吉祥物作襯托,呈現仙家的非凡境界。
殿頂築九脊重檐四面落水的歇山式,正脊是天后殿至高點,兩端五彩瓷型雙龍戲珠,造型精美,光澤鮮艷,表現整個大脊龍的至高題材,四岔脊頭組合鳳凰圖案,對應大脊成龍鳳呈祥,背面作人物故事,配以龍鳳、麒麟、玄武、雙虎、體現了吉祥如意,慶賀長壽的象徵,為閩南建築藝術之一絕。
東西兩廊及兩軒和寢殿,均由國家文物局立案撥出專款復原修繕。東西兩廊原置配神二十四司,現改為閩台關係史博物館陳列室。寢殿又稱後殿,地勢比正殿高出1米多,兩側突出部位設為翼享,左右齋館。整座殿字系明代大木構建築,屋蓋為兩坡面的懸山楔,面闊七間,35.1米,進深19.8米,高8米許,木質梁架粗大古樸,大木柱置於浮雕仰蓮瓣花崗岩的圓形石礎之上,殿前檐柱保存一對十六面青石雕的元代印度教寺石柱。估計是明代翻修時稱置。柱上接木柱,刻有楹聯“神功護海國,水德配乾坤”。正面原有懸掛明代大書法家張瑞圖書“後德配天”的橫匾,目前正在修建中,屬國家木構建築之瑰寶。
建置於宮內的閩台關係史博物館是反映祖國大陸(福建)與寶島台灣歷史上淵源關係的專題性博物館。館內收藏有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近期已舉辦“閩台民間藝術展”、“泉州古今字書展”、“閩台民俗風情攝影展”等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