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州鍋邊糊
- 主要原料:米漿,海蠣,蜆子,香菇
- 菜系:閩菜
- 流行地區:福建省福州市
由來故事,製作步驟,
由來故事
清代鄭東廓所著《福州風土詩》寫道:“梔子花開燕初雛,余寒立夏尚堪慮,明目碗糕強足筍,舊蟶買煮鍋邊糊”,由此可以看出,鍋邊糊這道小吃在福州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鍋邊糊又稱鼎邊糊,說起鼎邊糊的由來、來歷,還有一段不同尋常的故事。明朝嘉靖年間,福州沿海城鄉常遭倭寇騷擾,戚繼光帶兵入閩剿倭寇,受到當地民眾的擁戴與歡迎,老百姓經常送糧送食犒勞戚家軍。有一天,戚家軍到了福州南郊,當地鄉民擺下八仙桌,主動送來大米、魚肉、香菇、蝦皮等,準備熱熱鬧鬧地招待凱旋的戰士們。就在此時,又有一股倭寇襲擊,戚繼光問清情況,馬上集合隊伍準備殲滅敵寇。老百姓一聽著急了,無論如何也要讓戰士們吃了飯再去打仗。不知是誰靈機一動,將大米磨成漿,肉絲、蜆子、金針、木耳、蟶乾、干貝等一股腦混煮成清湯,涮米漿於鍋邊,不消一刻鐘,一鍋又一鍋的鼎邊糊就出來了。眾將士吃飽後奮勇上陣,把倭寇全部消滅。“做夏”吃鼎邊糊,緬懷民族英雄,也有著愛國主義的內涵。立夏季節,福州風俗流行煮鼎邊"做夏"。1961年,朱德元帥在福州品嘗鼎邊糊時說,這么簡單的原料,這么簡便的製作,這么簡化的吃法,卻有這么吸引人的魅力,真叫人難以忘懷。
製作步驟
1、大米泡上兩個小時,一定要泡的,這樣磨得才細。
2、兩個小時後,將泡的水濾掉,就要開始磨了,水要少些,漿要濃的。
3、放入料理機的豆漿杯,做的量多的話,需分次磨,不可太滿,並在豆漿杯的上口用塊布遮一下,磨的時候,用手壓住,因為米漿較濃,會有渣噴出,為避免廚房大搞衛生,堵上。
4、磨好後,往過濾網倒,為了過慮未磨好的米渣,怕料理機沒磨細,用勺子把細的壓下去,就好像過濾豆漿一樣。
5、米漿弄好了,鍋內倒入清水,做鍋邊必須要用鐵鍋。
6、用乾淨的菜葉或蘿蔔,沾點油,沿鍋邊均勻抹上。
7、用飯勺(本來要用碗,但是鍋小,用碗不實在),攪一下米漿,再舀出來,在水七成熱的時候,往鍋邊滾上米漿,越薄越好。米漿會蹭蹭流下來了,鍋小就流到水裡去了,沒事,就是不要流太多。
8、邊緣起皮後,用鏟子鏟下來,攪碎,如果想做多點,鍋里再加水,鍋邊再抹油,再澆一圈米漿,如此循環。
9、放入配料一起煮,再進行調味,海鮮的配料,調味要少擱,吃的就是要鮮。
10、起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