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福善獨特的地理環境也造就了一種語言的特殊體系。在繞環
福善的三面岩區村落,富順的“
客家話”以“
方言島”的形式散布於這裡,當地村民多是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又閩南遷進入富順定居的居民後裔。由於當地地形地貌十分複雜,加之交通十分不便,村民很少與外界接觸和交流,以至於這裡的風貌一直不為外人所知。
岩上的居民因缺少與外界交流,其語言沒有融入四川話的川南入聲獨立片(宜賓、
瀘州、重慶江津)和
川南入聲歸去聲片(內江、自貢),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福善岩上土話”。
表現形式
語言的特殊性,使得整座村莊處於某種邊緣化的狀態,以至於村裡的孩子讀書,都不願意到壩下的村小,而是選擇到鄰縣的學校就讀。除了路途遙遠的因素,就是與壩下學生的語言交流有一定的障礙,儘管時間久了還是能勉強聽懂,但幼小心靈里潛在的自卑卻是不言自明的。
使用範圍
福善的崖上土話,使用的範圍非常有限,且主要集中在福善的周安村、
雙燕村、
彭角村、
月形村幾個村的崖上村民,以及宜賓市翠屏區
邱場鄉(
現翠屏區金秋湖鎮)的
雲台村、宜賓縣
王場鄉(
現翠屏區金秋湖鎮)的黃坳等村的部分區域。
周安村人日常用來交流的語言是“岩上話”,這種“岩上話”,是與“壩下話”相對而言的,而且它的使用範圍非常有限,其核心使用人群僅在當地方圓不足10公里的範圍之內。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區域就是一座“語言孤島”。
歷史沿革
福善方圓63平方公里,正好處於由淺丘向深丘緩慢過渡的區域。也正因為如此,整個
福善鎮呈現出三面環山的結構。由於地理偏遠,這個與翠屏區、南溪區和敘州區三地交界的小鎮,歷代都是盜賊不息之地,匪患猖獗。史料記載,清同治九年,清朝政府還專門在此設外委把總1員,守兵30人,負責聯絡民團協同緝捕盜賊。此後,敘州知府改場名“
墳山咀”為“
從善場”,希望從此之後,這裡的社會太平安定,民風淳樸和諧,人們從善如流。新中國成立後,從善場改名為福善鎮,寓意福澤鄉里,善作善成。
地理環境
周安村,正好位於福善鎮西部邊緣的岩區,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土地十分貧瘠,經濟產出除了木材之外,主要種植花生和小麥。
學術研究
崖上土話的核心使用人群僅在方圓不足10公里的範圍之內。是地方方言研究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工作來說,是罕見的地方語言現象,是一個有價值的學術課題。
音調
雖然岩上與壩下僅僅一崖相隔,也並沒有風土人情的巨大差異,但用於交流的語言發音卻大為不同。比如,壩下人們說“吃飯”,其發音與國語非常近似,而岩上的發音卻成了qia-wan(去聲)。又比如,“你”和“你們”,岩上土話的發音就成了一個“en”和“lin”。在路上遇到熟人,我們一般會問一句:“你到哪裡去呢?”而周安村人的說法則是“恩得乃乾切喔”。如果不是經常受到這種語境的影響,斷然聽不明白這話的意思。
人文背景
岩上土話相傳為清代移民潮中從閩南遷入的客家人客家話。因舊時交通不便,
岩上生活客家人少與外界接觸,僅在岩上地區少數人中作為交流的語言。
保護措施
周安村的岩上話已經被正式列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傳承。從一種小眾的地方語言現象上升到文化層面後,每到逢年過節,周安村的岩上土話傳承人丁常彬都會被縣裡邀請去表演一段節目,其實就是把一段寫好的故事翻譯成岩上土話。富順縣非遺辦工作人員
徐玉財介紹,這個岩上土話的表演,很受市民的歡迎,成了
富順縣文化館的一個保留節目。
2012年底,富順縣文化館在對流行於福善鎮、
李橋鎮部分村,及與之接壤的宜賓市翠屏區
邱場鄉(
現翠屏區金秋湖鎮)
雲台村、宜賓縣
王場鄉(
現翠屏區金秋湖鎮)黃坳村等地“
崖上土話”,蒐集整理後申報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隨後,分別兼任富順縣民間文藝家協會秘書長、理事的徐玉財、
胡云昌受縣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委託,開始蒐集整理富順方言,並於2015年底將其申報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書籍
2017年,《
富順方言》出版發行,收錄了福善岩上土話的內容。
價值影響
2011年8月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100萬人口大縣中,岩上土話人數量很小,在基本講四川官話中的富順方言人群中,小部分人講岩上土話,充分體現了富順千年古縣語言的多樣性和獨特性,是研究古縣歷史、人文的活教材,是研究移民文化、客家文化的重要佐證,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