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勞動價值論、效用價值論之後,在對馬克思主義和西方主流經濟學深入反思的基礎上,新近出現的一種新的價值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共產黨宣言》
- 作者:馬克思主義
含義,創新點,
含義
它認為勞動是價值的主要源泉,但不可以把勞動直接歸結為價值。在以市場交易為主要關係方式的社會裡,勞動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而價值只與目的相關。“價值”值得追求在於它具有滿足人們生活福利的屬性,因而衡量價值的尺度只能是對象物滿足人們現實的生活福利(包括精神性的需求)的程度(不是抽象的勞動量,也不是主觀的效用喜好)。離開的人的需求這個標準,“價值”就是沒有價值的。價值的“價值”體現於它對於增進生活福利的意義,它是人們為增進福利而付出的代價的轉化。
創新點
福利價值論沒有拘泥於勞動本身,但仍然把勞動當作了立論的出發點——因為勞動是獲取福利的最重要手段,因而它可以視為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修正。其創新體現在以下幾點:
1.它的著眼點由勞動本身轉向勞動的“人”,恢復了人在經濟生活中的主體和中心地位。
馬克思把勞動力抽象為商品,把人等同於機械系統中的零件,這固然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尤其是資本主義的早期階段的現實,但卻局限了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適應性,使之成為一種具有強烈指向性的革命理論,而不是能夠解釋不同制度之經濟現象的普適性概念體系。馬克思一方面強調商品生產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一方面又用“抽象勞動”這種超歷史的、遠離具體情境的東西來定義商品的價值,在邏輯上也是矛盾的:勞動是與人的歷史相始終的,而創造價值的勞動只能是特定社會關係中的勞動(生產商品的勞動)、特定生產條件下的勞動,難道人類在消滅資本主義後過得將是沒有價值的生活?
新觀點既能解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勞動者的主體地位——他是價值的創造者也是理所當然的享有者,又能像剩餘價值論那樣揭示資本剝削的事實,只要把剩餘勞動時間改為額外勞動時間——維持社會平均生活水平所必須付出的勞動時間之外增加的勞動時間——就行了。當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制度“不允許工人合乎人性地生活”時,當馬克思強調“一切真正的危機的最根本原因,總不外乎民眾的貧困和他們有限的消費,資本主義的生產卻不顧這種情況而力圖發展生產力,好像只有社會的絕對的消費能力才是生產發展的界限”[1]時,他是直接從工人的生活福利被剝奪而不是勞動被剝奪著眼去批判資本主義剝削的。
2.理順了生產和消費的關係。
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學說還是現代西方經濟學,實際上都是關於“發展”的理論,都是從“生產能否實現”的角度研究消費問題的。事實是,人為了消費而生產,而不是為了生產而消費;不是生產“生產出”消費,而是消費指導著生產。人們為了生活才去打工,這是一個再淺顯不過的常識。對“生產”的執著使當今人類社會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陷入了“發展的陷阱”,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因而,依據新的價值觀,我們可以更直觀地理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形成的原因和機制,了解當今普遍流行的政府干預政策的謬誤所在。
3.實現了人力資本與貨幣、物資和無形資本的統一。
馬克思的理論揭示了勞動力被資本化的事實,卻不承認其它形質的資本同樣具有創造價值的價值,這是很難讓資產階級心服口服的。人力資本化固然是資本主義必將被取代的歷史局限性的表現,但它同時也是資本主義進步性(相對於封建主義)的表現。承認資本主義制度具有歷史合理性,就應當承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不同形質的資本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新價值理論承認,價值是由參與勞動的社會成員共同創造的,而不是僅僅由工人創造的,擁有管理能力和資本的資本家同樣是價值的創造者。
4.實現了價值的主觀性與客觀性、物質性與精神性的統一。
將價值理解為對象物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能力,既能解釋一般勞動創造品,又能涵蓋稀缺性和邊際效用性物品,這既避免了效用學派將價值完全主觀化的弊端,又彌補了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與生活常識相背離的缺陷。價值有時表現為通過勞動生產出來的客觀的增量,有時表現為資源的稀缺性和需求的邊際性,就對人類生活福利(物質的和精神的)而言,這三者是可以並行不悖的。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第548頁,人民出版社197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