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納的創作流變及其在中國的接受和影響》一書由朱振武所著,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目錄福克納的南方傳奇:闡釋空間與現實意義(代序) 虞建華1第一章 從青澀少年到“終南”隱士:福克納創作的心路歷程第一節 榮辱之路第二...
第一章:“福克納與中國新時期作家:影響與接受”,第二章: “福克納與余華小說時間觀比較研究 ” ,第三章:“ 福克納與蘇童人物形象比較研究”,第四章:“福克納與賈平凹的現代英雄神話敘事比較研究”,第五章: “格非與福克納小說的詩化書寫比較研究”,第六章:“福克納與張煒小說文學倫理學比較研究”,第七...
中國外國文學教學研究會理事,上海市作家協會理事及外國文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翻譯家協會理事, 上海市比較文學學會理事;北京大學等多所高校的特聘教授。社會影響 作家張煒獲得美國總統亞太裔顧問委員會(AAPI)“傑出成就獎”的訊息在媒體傳開,有媒體認為“這封感謝狀被說成是一個國際大獎”。上海大學英文系教授...
《在心理美學的平面上:威廉·福克納小說創作論》是2004年1月1日學林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是從心理美學視域下對福克納小說創作的研究,對大師小說創作的隱含形式與內在機制等進行心理上的探索,並對其創作模式進行美學上的探討。媒體評論 代序 觀察烏鶇的又一種方式:從文化心理層面看福克納的小說創作 ...
發達的現代傳媒取代了“講故事的人”,事件信息以其驚人的數量與便捷的獲取方式完成了對自身的祛魅,而現實事件的誇張和精彩甚至已經遠遠超過了小說家的想像力。同時,過於靠近的時間影響了雙眼的聚焦,經驗的碎片化增加了整合敘事的難度。在《炸裂志》中,閻連科是這樣做的:他以寫史的姿態面對當下經驗,同時又把整個...
(3)理論思考,批評自覺與深度關懷——評福克納的《創作流變及其在中國的接受和影響》,《當代外國文學》,2015(4),CSSCI,1/1。(4)中國非英美國家英語文學研究的拓墾與勃興,《中國比較文學》,2013(2),CSSCI,2/2。(5)中國紐西蘭文學研究:1976—1989,《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
虞建華評《福克納的創作流變及其在中國的接受和影響》周敏評《福克納的創作流變及其在中國的接受和影響》李萌羽評《福克納的創作流變及其在中國的接受和影響》劉略昌評《福克納的創作流變及其在中國的接受和影響》劉建軍評《愛倫·坡研究》盛寧評《愛倫·坡研究》楊金才評《愛倫·坡研究》綦亮評《愛倫·坡研究》虞建華評《...
然而,後現代敘事理論及其實踐在中國的出現並非中國本土社會文化發展的自然結果,而是中國的先鋒派作家們“站在文化仿製的立場上”,在“互文”意義上的外向接受,他們從博爾赫斯、福克納、海勒等的作品中頓悟原來小說可以有別樣的寫法,因而從某種程度上說先鋒派作家首先是對其敘事層面的仿製。先鋒文學適時的轉向,並非偶然...
然而,後現代敘事理論及其實踐在中國的出現並非中國本土社會文化發展的自然結果,而是中國的先鋒派作家們“站在文化仿製的立場上”,在“互文”意義上的外向接受,他們從博爾赫斯、福克納、海勒等的作品中頓悟原來小說可以有別樣的寫法,因而從某種程度上說先鋒派作家首先是對其敘事層面的仿製。先鋒文學適時的轉向,並非偶然...
4.“歐美象徵派詩歌翻譯與30年代中國現代派詩歌創作”,《中國比較文學》2001年第1期(獨著、CSSCI)5.“從生態意識看20世紀美國自然詩的流變”,《國外文學》2010年第2期(獨著、CSSCI)6.“陌生與熟悉之間:哈羅德·品特在中國”,《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第一作者、CSSCI)7.“道非道:美國...
86.論長安文化精神對當代秦地作家的深層影響,人文雜誌,2010年第2期,收錄《長安學術》第1輯(商務印書館2010年11月版),上海《社會科學報》摘錄;87.轉折·構建·流變——論中國當代文學“新方向”的確立及歷史實踐,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88.近年來甘肅城市小說的發展現狀,小說評論,2010年第3期...
這是英國文化學者彼得先生在中國的首本著作,探討了黑白攝影在中國的歷史流變,創造性地引入了時間性、空間性以及人性的哲學命題,全面地總結了黑白攝影作品成為“經典”的種種可能,把我們常見的黑白攝影作品引入到了理論層面,作者的闡幽發微豐富了我們觀看、解讀作品的視野,也為黑白攝影體裁的創作提供了學術的支撐。...
跋/ 主要參考文獻/ 書 評 該書內容旁徵博引,論證融通中外古今,為人格權領域難得的一本認真之作,學術價值高。叢書信息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共173冊), 這套叢書還有 《商代水利研究》,《唐代家庭與社會》,《盧梭美學思想研究》,《福克納的創作流變及其在中國的接受和影響》,《科學哲學》 等。
2014年5月29日,羅斯宣布全面退出公共活動,不再出席公開的活動,也不再接受媒體的採訪。2018年5月22日,去世,享年85歲。個人生活 羅斯的父親赫曼·羅斯信仰正統猶太教,他從加利西亞移居到美國後,曾從事過多種低收入的工作。後來,他開辦了一個家庭製鞋作坊,但是沒有做多久,就因經營不善倒閉了。在20世紀30...
其實,不論是20世紀上半葉福克納為代表的美國“南方文學”,還是魯迅、周作人倡導影響下新文學園地里最早的“鄉土小說”,都說明現代文學的一個根本特徵,那就是現代性壓迫下鄉村文化的解構和鄉土詩意的傷逝。尤其是回顧百年來曲折而複雜的中國鄉土小說史,我們發現,魯迅、沈從文、趙樹理、高曉聲、賈平凹等作家,恰恰是...
迄今為止在中國大陸能見到的丹·布朗的小說都是由他主要翻譯的,深受廣大讀者喜歡。編輯推薦 本書主要探討多元文化語境下的美國小說的相互關係以及少數族裔小說的心理構成、美學特徵及其對主流小說的影響。本選題主要從印第安因素、清教因素、黑人因素、猶太因素、華裔因素、語言因素以及後現代因素等方面對美國小說的本土化...
在書中,張清華也談了如何處理“文化尋根”和“走向世界”關係這個困擾中國作家多年的難題。在張清華看來,無論人們怎么做,都很難被這個由西方人建構來的“世界文學”所接受,人們唯一能做的,便是對這種悖謬與期待焦慮的掙脫和反抗。這對於當時迷信諾貝爾文學獎的文學界來說,無疑是一種清醒。當下的文學評論往往是...
愛倫·坡在西方世界是個盡人皆知的名字,其作品在中國影響也很大,但目前在國內還沒有對這位世界級文學大師進行系統研究的著作,《愛倫·坡研究》希望能夠填補這個空白。這項成果從傳統文化的滲透方面對愛倫·坡的幾種小說樣式進行追本溯源,從精神生態視閾對愛倫·坡的創作發生及創作軌跡進行探究,從接受美學上對愛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