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福人頤”,很多老泉州人一定記憶猶新,在上個世紀,這個老字號曾經牽動著許多市民的味覺神經。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福人頤
- 總部地點:泉州
- 經營範圍:扁食、乾拌麵、炒米粉、煎包
- 公司性質:公私合營
店名故事,歷史介紹,發展歷程,
店名故事
泉州飲食服務公司的退休員工楊來儀老先生今年九十多歲了,他回憶說,解放前,福人頤前身是一家名叫“觀五頤”的小店,小店以經營冷盤、滷料為主,後來小店又改名“福人頤”。
當時小店為什麼叫“福人頤”,至今已無據可考。楊老猜測說,這個店最早的老闆之一李必才是福州人,“福人頤”在字面上就表達了店家“博好彩”的良好意願,店名可能和這些因素有關。
歷史介紹
1956年“福人頤”改為公私合營,歸泉州市飲食服務公司管轄。因為“福人頤”這三個字已經有一定名氣,店名仍然沿用。改造後,“福人頤”擴大了經營規模,該店經營的扁食、乾拌麵、炒米粉、煎包等大眾美食深受市民的青睞,很長一段時間,“福人頤”可謂門庭若市,很多老泉州人至今還記得當年“福人頤”門口排著長隊的熱鬧情景。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福人頤”開始迎來最輝煌的時代,各種榮譽接踵而至:1979年12月獲國務院嘉獎令;1980年、1983年兩次獲商業部嘉獎;1985年,“福人頤”獲得“全國商業系統先進企業”金杯獎;1986年又獲得省“企業管理優秀單位”……
泉州飲食服務公司的退休老員工陶友土介紹說,“福人頤”在計畫經濟時期,經營效益非常好,一個月的營業額多達十幾萬。作為國有企業,“福人頤”當時的管理很成功,員工積極性很高,幾年之間,相繼湧現了全國勞模林清紅、全國新長征突擊手林雅惠等一大批先進個人,在全國商業里相當引人注目。
發展歷程
上個世紀末,全國計畫經濟開始轉型,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福人頤”生意日漸清淡。但“福人頤”這個招牌,一直掛在中山南路,目前仍有一家小店面在經營一些傳統小點。“福人頤”的經營重心在新世紀已經發生“轉移”———2000年9月,泉州飲食服務公司的國家高級烹調師李輝波負責組建了“福人頤早餐配送中心”,成為泉州市早餐工程的三個承辦單位之一。而作為被人逐漸淡忘的國有“老字號”,“福人頤”的榮譽感仍在鮮為人知的情形下延續著:2003年3月,“福人頤”獲得福建省烹飪協會授予的“福建餐飲名店”榮譽稱號;2003年12月,“福人頤”的元宵圓、滿煎糕等3項產品先後獲得“福建名小吃”及“中華名小吃”榮譽稱號。2003年4月,“福人頤”的圖形商標獲得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的認定,這個歷經50餘年的泉州老品牌完成了企業商標註冊。
李輝波說,“福人頤早餐配送中心”組建五年了,如今已經初具規模,希望在新世紀的機遇下,這家老字號能夠重現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