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禁食療法
- 時間:十八世紀
- 地點:歐洲
- 目的:治療“代謝綜合徵”
介紹,歷史,基本原理,治療方法,適應人群,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禁食日記,背景,日記,反思,
介紹
禁食療法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內,除了適量飲水、進食少量蔬菜汁外,禁食其它一切主食的治療方法,以達到治療“代謝綜合徵”的目的。該療法起源於古代,在21世紀初得到流行。其可靠性還在試驗研究中,接受治療者必須接受營養師的指導,不可自行禁食,避免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
禁食療法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內,除了可以適量飲水、進食少量蔬菜汁、果汁外,禁食其它一切食物,依靠體內的能量儲存保障生命活動的需要,來達到治療或預防某些疾病的一種方法。
嚴格說來,“禁食療法”應當叫做“限食療法”,並不是完全不吃,而是依靠低熱量的餐包來保證人體每天必需的營養。這種特殊的方式,對目前(21世紀初)高發的一系列代謝相關的疾病,如脂肪肝、血脂異常、肥胖症、超重、骨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等病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在歐美被認為是“綠色”的自然療法。
歷史
在中國《黃帝內經》中有對食忌療法、飢餓療法的記載。《紅樓夢》中不少情節也對禁食治病做了詳細描寫。
禁食療法誕生於十八世紀的歐洲。
1959年,有人開始報導使用禁食療法治療肥胖症有效後,有許多肥胖者接受了這種療法(主要是間歇禁食療法)的治療。
2009年開始,廣東中山一院中醫科率先展開了禁食療法的安全性研究。
基本原理
截至2012年,與代謝有關的疾病病因與發病機制不完全清楚,但諸多流行病學資料證明:超重和肥胖在代謝綜合徵發生、發展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禁食期間,胰島素得到休息,而脂肪則相應被分解。這就是禁食期間很多人體重會下降的原因。通過禁食療法,能明顯減輕代謝綜合徵患者的體重和腰圍,即減輕肥胖,從而減少代謝綜合徵發生的“危險因子”,發揮防病治病作用。
治療方法
根據禁食時間長短不同,分為間歇禁食療法和完全禁食療法兩種:
間歇禁食療法
禁食療法患者每隔幾天就完全禁食(飲水不限)1天。如果按照正常低能量飲食狀態下,每千克體重、每天需要120—130千焦耳能量的方法計算,一個體重70千克的肥胖症患者,每隔6天禁食1天,約可減少8400-9100千焦耳(2008-2175千卡)能量的攝入,1年有52個星期,共可減少436800-473200千焦耳(104398—113100千卡)能量的攝入。如果這些減少的能量都由體內的脂肪轉換成能量來補償的話,1年可使體內的脂肪組織減少14.5—16千克。這也就是間歇飲食療法可以減肥的道理所在。
完全禁食療法
完全禁食療法必須在有條件的醫院裡、在有經驗的醫護人員監護下進行。完全禁食療法一個療程不要太長,以1周或10天左右為佳。其原理同間歇禁食療法,但由於完全禁食療法要求患者在一段時間裡完全禁食(飲水不限),對機體正常新陳代謝過程的影響非常大,不良反應也較多,故不宜作為常規的方法使用。
適應人群
‘禁食’不能盲目,在推廣時最好還是能夠聽從營養科醫生的指導。如嚴重胃出血的潰瘍患者,哺乳期女性等人群就不適合“禁食療法”。
注意事項
1、禁食不能盲目,在推廣時最好還是能夠聽從營養科醫生的指導。如嚴重胃出血的潰瘍患者,哺乳期女性等人群就不適合禁食療法。
2、禁食的周期定在一周到十天,對於胃部完全沒有任何影響。
3、禁食恢復期結束並不代表能夠徹底大魚大肉,在飲食上的自我控制也是需要毅力的。
4、施行間歇禁食療法的患者,切忌在禁食的前一天或後一天大開食禁,以免這些增加的食物能量抵銷了辛苦禁食一天的效果。
不良反應
在禁食療法的使用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存在著以下的不良反應:
1、禁食療法引起的體重減少,並不是像人們所要求的那樣只是減少體內脂肪組織的量。治療期間體內其他組織(如肌肉組織)的量也大量減少,容易導致發生嚴重的肌肉和內臟組織損害。
3、治療效果可疑,許多患者結束完全禁食療法後,體重不僅很快恢復到平時的水平,有些人甚至還超過以前的體重。
禁食日記
2012年12月,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助理,內分泌科主任劉超的微博分享自己的“禁食日記”,網路走紅。為了能夠在治療中更好地掌握療法,身為科主任的劉超決定和科里的三位同事一道“禁食”一周。每天減肥一公斤,他原本略高的血糖和血脂居然恢復了正常。
背景
2012年12月8日體檢發現血糖和血脂略高后,身為內分泌科主任的劉超決定親身試驗一下病區里正在推行的“禁食療法”。根據“禁食療法”的安排,劉超要經過兩天的“緩衝準備期”,5天的“禁食期”和兩天的“恢復期”三個過程。劉超每天僅靠著營養師“定額”的超低能量餐包維持。
日記
劉超將每天的“禁食經歷”和“思想鬥爭”逐一在個人微博上以《禁食日記》的方式記錄,及時和病友互動。禁食的第一天是亢奮期,第二天開始覺得有些乏力。午睡的時間也因為莫名的興奮而有所減短。劉超在詳細記錄了自己每天身體情況的變化。經過注射左旋肉鹼、服用中藥等多種藥物的支持,劉超的“禁食期”波瀾不驚地進入了第三天,在這三天裡他的工作質量沒有因為“禁食”而絲毫打折,唯一減少的則是他的體重,以每天一公斤的驚人速度在逐漸減輕。他記錄了自己的“思想鬥爭”:“起床後第一個想的事就是吃東西,很嘴饞的樣子,只是,要堅持住,晚上才有一個小包東西進食……”
應酬時面對美食“心饞嘴硬”的崩潰也被劉超清晰記錄,“醫院通知我,下午一位外地專家來我院講學,晚上要陪吃!我的天,我在禁食啊!快問問營養師,剩下的東西,是否可以用晚上替代?我在那一桌美味佳肴面前,總不能無動於衷吧?崩潰!”為了分散飢餓感,劉超決定和一同“禁食”的同事一道去看電影,“為了分散注意力,我們幾個禁食的病友一起出去看電影《1942》,也許那種饑荒的場面,讓我們感覺現在有一點吃的就夠好了。”
反思
據劉超團隊成員、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養科主任陳杰介紹,嚴格說來,“禁食療法”應當叫做“限食療法”,並不是完全不吃,而是依靠低熱量的餐包來保證人體每天必需的營養。陳杰解釋,禁食療法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內,在保證人體正常生命活動和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除了可以適量飲水、進食少量蔬菜汁、果蔬汁外,禁食其他一切食物。依靠體內的能量儲存保證生命活動的需要,並通過人體的自身修復和自我平衡功能的實現,達到治療某種疾病的方法。
“禁食”就是不吃飯?
劉超說:“這幾天真正禁食期,我們吃兩個餐包,含熱量300卡左右,就是日常飲食量的十分之一。按規定,這兩個餐包要在晚上和睡前吃,免得夜間飢餓難忍而影響睡眠。但是,從早上開始不進食任何食物,晚上再吃不是上策。”
“禁食”真能降血糖?
“禁食期間,胰島素得到休息,而脂肪則相應被分解。這就是禁食期間很多人體重會下降的原因。”陳杰說。而劉超甘於充當“小白鼠”的做法也初獲成效,通過三天的“禁食”,劉超原本略高的空腹血糖從6.8降到了4mmol/l,血脂也恢復了正常。
“禁食”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