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勸地震

祿勸地震

地面破壞主要表現為崩塌、地表裂縫、地震陷塘、噴砂等。公路沿線崩塌嚴重,震中地區個別老朽房屋和少數年久失修的牆全倒。震區西部的一些村寨因崩塌而搬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祿勸地震
  • 時間:1985年4月18日
  • 地理位置:祿勸縣轉龍區則邑鄉
  • 地面破壞表現:崩塌、地表裂縫、地震陷塘
基本信息,簡單概述,地圖信息,

基本信息

1985年4月18日,祿勸縣轉龍區則邑鄉發生6.3級地震。祿勸、尋甸兩縣13個區的108個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死亡22人,傷300多人,倒塌房屋2萬餘間。

簡單概述

1985年4月18日雲南省祿勸縣轉龍區則邑鄉一帶發生6.3級地震。該次地震使祿勸、尋甸兩縣13個區的108個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震中烈度為Ⅷ度弱1)。據當地政府統計,在這次地震中共死亡22人,傷300多人,倒塌房屋二萬餘間。地面破壞主要表現為崩塌、地表裂縫、地震陷塘、噴沙等。震區西部的崩塌使一些村寨搬遷。
地震發生前, 雲南省地震局曾作過中期預測。在1984年底完成的“雲南地區1985年地震趨勢研究報告”中,根據:①滇東地區M≥6.0級地震活動的周期分析及M≥6.0級地震沿緯度的南北遷移;②1980年以來,小江斷裂北段M≥4.0級地震已形成空區;③滇東北部地區小震活動增強;④東川0.8m地溫於1984年出現增溫異常等,提出“以南北斷裂帶為主體的小江斷裂及其附近的滇東地區,今後2-3年內可能發生M≥6.0級的地震”,“1985年以會澤為參考點,半徑120km的滇東北部地區,可能發生5.5級( ± 0.5)左右的中強震 ”。1985年祿勸6.3級地震就發生在離參考點(會澤)75km的預測區內。
地震發生後,雲南省地震局立即派出隊伍到震區進行巨觀烈度、震害、地震地質考察,並架設了臨時地震台,對餘震和地面運動進行觀測;成立了“地震指揮部”,對餘震進行監視和預報;同時還進行了流動重力、流動地磁、跨斷層短基線、短水準及羊街至湯丹段大地精密水準複測等工作;最後出版了“1985年4月18日祿勸6.3級地震研究文集”。
祿勸地震 - 地震地質背景
祿勸6.3級地震發生在川滇南北向地震帶的中南段,即小江斷裂和普渡河斷裂之間的北西向則邑斷裂上。震區東側為小江斷裂地震帶。該帶中北段於1500-1985年發生過M≥6.0級地震9次。1833年嵩明楊林8.0級大震是該帶最強的地震。震區西側的普渡河斷裂則相反,歷史上地震很少,僅1947年在斷裂北端的會東一帶發生過一次5.5級地震
則邑斷裂由北西往南東沿拖箐、則邑、桂泉、鳳家河一線展布,總體走向300°,為第四紀以來的活動斷裂。紅嶺坡斷裂西起發納四,向東南經紅嶺坡至李子樹一線,走向300°,也是一條第四紀時期有新活動的斷裂。洗馬河斷裂北起大村子西,向南沿小荒田、小龍街一線展布,總體走向北北西,在轉龍南1km處被紅嶺坡斷裂錯動,斷裂在地貌上很清楚。
震區的新構造運動以強烈上升為主,在地貌上表現為河流深切成“V”形谷,河流坡降大。如洗馬河的轉龍至三江口一帶,25km內落差達823m,平均坡降32%。這種地貌還直接影響到本次地震的震害和烈度分布。
震區歷史上沒有發生過破壞性地震。6.3級地震是區內有記載以來的最大地震。
祿勸地震 - 烈度分布
祿勸 6.3 級地震的巨觀震中在祿勸縣轉龍區則邑東北,北緯25°54.4',東經102°48.9'。震中烈度為Ⅷ度弱。有感範圍西至麗江,南至文山,東到昭通。昆明市強烈有感。
極震區位於普渡河支流九龍河和洗馬河所包圍的三角形地區中,為北西向橢圓,長軸長約4.8km,短軸長約3.4km,面積13km2。Ⅶ度區和Ⅵ度區為不規則的三角形,其面積分別為270和658km2。
極震區包括則邑、發納四、魯日恕、紅嶺坡、紅旗山、龍潭上等自然村。區內主要破壞表現為個別老朽房和少數年久的牆全倒,多數牆局部倒塌,牆體普遍開裂。區內地裂縫普遍,規模較大者主要分布在紅嶺坡一帶,公路沿線崩塌嚴重。極震區內,紅嶺坡東約800m處紅旗山頂雷達站(已廢)為Ⅸ度異常點。該站一幢二層樓水泥磚混結構房屋和雷達站控制室完全倒平,另一幢平房嚴重破壞,雷達基座傾斜,頂部垮塌。
造成該點烈度異常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和場地條件的影響。該站處於海拔2444m的孤立小山包上,高出溝底144m。由於山包孤立突出,山樑震害往往加重。震後在沿轉龍—紅旗山間一高差約30m的孤立山樑的垂直剖面內,從山頂到山腳布設強震儀,其觀測結果表明,在已取得的108條強震記錄中,有兩條加速度峰值超過0.1×10-8m/s2。這表明山樑上加速度峰值較大,地震時破壞也較重。
Ⅶ度區房屋破壞主要表現為個別老朽房牆全倒,木架脫榫,部分牆體局部倒塌,多數牆體開裂。地面破壞,如在Ⅶ度區東部楊家灣西南,震時一塊蠶豆田塌陷成塘(下陷20m左右),兩側噴沙, 噴沙孔總體排列方向為300°,長約170m。
崩塌區主要分布在Ⅶ度區西部洗馬河和九龍河東岸一帶,從六席經鳳家岩到大油麥地南北長約5km的陡崖邊緣。崩塌岩塊以灰岩為主,大小不等,最大岩塊直徑可達3m。為什麼崩塌主要發生在Ⅶ度區?主要是由於河流深切使洗馬河和九龍河東岸地形坡度很大(平均40°,局部80°);同時,該地地質構造複雜,斷裂發育,岩石破碎等原因所造成。
Ⅵ度區個別很差的牆體局部倒塌,山牆上部坍塌,滑瓦等。
綜上所述,祿勸地震具有等震線兩側不對稱,東北和西北衰減快,南、北方向衰減慢,烈度異常點較多,崩塌發育等特徵。上述特徵與震區垂直運動強烈,河流深切,地形坡度大,孤突地形發育等地形和場地條件有關。

地圖信息

地址:馬家莊205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