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火塘

摩梭人的眾多禮俗中,新房落成後的祭火儀式最為隆重。在摩梭人看來,一個火塘誕生,意味著這個家庭的興旺與火紅,標誌著新生活的開始,因而把火搪看成是房屋的心臟加以虔誠的祭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祭火塘
  • 意義:意味著這個家庭的興旺與火紅
  • 詞性:專有名詞
  • 簡介:新房落成後的火塘十分講究
儀式準備,儀式開始,

儀式準備

新房落成後的火塘十分講究,首先在正房堂屋上方挖一呈方形的坑,然後用石塊圍砌。坑內由達布(女主人)從女神洞中取來泥土墊底,泥土下埋一個陶罐,罐記憶體火種,故稱火種罐或火膽罐。罐呈方形狀似香爐,罐口由兩條蛟龍盤繞,罐脖處上有十二生肖圖,罐腰嵌刻著日月星雲圖案,罐底刻著雄獅白馬圖,罐記憶體有銀元、松籽、魚乾、玉石、酥油、豬膘肉以及五穀雜糧及火鐮火石等。把火膽罐埋於火塘中心,然後在火塘上方修砌一平台,平台前立一鍋莊石,是灶神或歷代祖先光臨受食的地方,摩梭人稱為“冉巴拉”,每餐飯食前必先獻之。

儀式開始

祭火之日,須選一天屬水的時刻祭火,且請來一位屬羊但八字為水性的男子和一位仍屬羊但八字為火性的女字。在黎明時分女子到山泉邊背一桶水至新屋前門等候,男子則從達巴手中接過熊熊燃燒的火把在房的後門等候。待到黎明前的曙光泛起時,隨著達巴的聲聲祭詞經文,點燃九響火炮,然後男子和女子同時向堂屋內的火塘邊走來。兩人在火塘邊相遇後,男的將手中的火把交與該家庭的舅舅,女的將背著的水桶交與該家庭的主婦達布,由舅舅先把火塘內的火點燃,然後達布把水倒入鍋內燒煮。稍後隨著達巴的祭詞經文,舅舅又從火塘內取出一根引燃的火種在堂屋潑灑,進行水與火的洗禮,以示除穢祛邪,保持房屋清潔。之後是舉行祭獻鍋莊石儀式。祭鍋莊石無須請達巴主持,每個家庭主婦即可祭獻。祭獻鍋莊石時,先將各種美味佳肴各取一點放在鍋莊石上淋向火塘內。白酒從火塘內引燃至鍋莊石上,同時念“秋朵、秋朵”的祭詞,以示祭祀祖先和獻花祭“冉巴拉”。祭祀完畢,開始殺豬宰羊宴鄉親,剎時筵宴歡歌,歌舞雜沓,餘音繞樑,終月不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